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那仁图雅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阿拉善盟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降水
  • 2篇气象
  • 2篇气象服务
  • 1篇动力条件
  • 1篇应用型本科
  • 1篇灾害
  • 1篇增雨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特征
  • 1篇中尺度特征分...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沙漠化
  • 1篇水汽
  • 1篇水汽条件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强降水

机构

  • 8篇阿拉善盟气象...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甘肃省水利水...

作者

  • 8篇那仁图雅
  • 2篇杨宗英
  • 1篇陈秀莲
  • 1篇石建峰
  • 1篇额尔德木图

传媒

  • 3篇农业灾害研究
  • 2篇现代农业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物理量在阿拉善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与检验
2012年
利用T213物理量(相对湿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假相当位温、K指数)格点资料对2004~2007年,每年5~8月阿拉善盟所属9个气象观测站30次中雨以上降水过程71个样本进行分析,找出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过程的一些物理量特征,并总结出一种阿拉善盟中雨以上降水概率预报方法。另外,用该预报方法对2004~2007年,每年5~8月中雨以上降水过程进行了检验.并对2009年5月1日~7月20日的降水进行了试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张斯莲陈秀莲那仁图雅额尔德木图陈秀琴
关键词:物理量
一次引发洪涝灾害的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分析
2024年
2022年8月12—14日,阿拉善盟出现一次典型的暖区强降水过程,具有降水时间长、雨强大、降水范围集中的特点。通过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风云2-G卫星云图及ERA-5资料对阿拉善盟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低层高湿、整层高湿的环境场特点有利于降低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从而降低暖区强降水对触发机制的要求;高湿环境可减小雨滴蒸发率,增大暖云层厚度,从而提高本地降水效率;次天气及以下尺度的系统为常见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强降水落区一般位于低层多层辐合的叠置区。
那仁图雅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垂直风切变降水效率
2022年6月20日阿拉善盟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和国家站探空资料对阿拉善盟2022年6月20—21日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的动力条件、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以及降水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充足的水汽条件和700 hPa暖湿切变线的长时间维持是导致本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对流层中高层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有利于降水云系形成;在大气低层前期温度偏高、能量积累条件下,上层干冷空气的侵入是触发对流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地面中小尺度辐合产生的上升运动对强降水及对流产生有一定的触发作用。
那仁图雅
关键词: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中小尺度系统人工增雨
2021年3月30日至31日阿拉善盟荒漠化地区春季暴雨气象服务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2021年3月30日至31日阿拉善盟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高新区出现罕见春季暴雨天气,多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极值,本文对本次过程的影响系统及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阿拉善盟气象台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决策服务主动,部门联动响应快,社会媒体宣传到位,使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时也查找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那仁图雅
关键词:春季暴雨气象服务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在高校教育中所受到的重视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课程在高校中的开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对本科教育中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改革也是很必要的。本文将从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进行论述。
石建峰那仁图雅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1975—2020年黄河“几字弯”沙漠化时空变化被引量:2
2024年
黄河“几字弯”是新时代“三北”工程防沙治沙的核心区域,是黄河中下游泥沙的主要源区,而作为新提出的荒漠化综合防治战略区域,其沙漠化发展规律和驱动因素尚不清楚。基于Landsat影像,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结合方法,解译了“几字弯”1975—2020年土地沙漠化数据,并定量分析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几字弯”沙漠化土地变化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态势,2020年的沙漠化程度已逆转到与1975年的程度相当,但沙漠化面积仅逆转到接近1990年的面积。空间格局上,1975—2000年表现为局部逆转,整体恶化;2000—2020年则为整体逆转,局部恶化,恶化区域主要在毛乌素沙地鄂托克旗中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主导该区域沙漠化变化,但气候变化贡献率远高于人类活动。
李森杨宗英赵鸿雁那仁图雅安桂香谢家丽贾晓鹏颜长珍
关键词:沙漠化驱动力气候变化
基于RWEQ模型的内蒙古阿拉善防风固沙功能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2025年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高效评估荒漠地的防风固沙治理成效。本文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和多源数据,分析了1990—2020年阿拉善防风固沙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阿拉善防风固沙功能经历了衰退期和恢复期,拐点出现在2000年。在经历恢复期后,阿拉善平均防风固沙能力为1373.70×10^(4)t,恢复速度为29.82×10^(4)t/a。年均防风固沙总量虽然与20世纪持平,但恢复速率仅为衰退速率的1/3。阿拉善防风固沙能力由西北向东南递减。2000年以前,以中度和强烈风蚀等级为主,2000年以后,以微度和轻度风蚀为主。研究期内,有超过12×10^(4)km^(2)地区风蚀等级下降为微度、轻度,并且防风固沙能力改善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阿拉善防风固沙功能主要影响因子中,风力对阿拉善防风固沙影响最主要,贡献率为36.54%,对固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对防风固沙的作用次之,贡献率分别为32.51%、30.95%,可以起到抑制风蚀的作用。土壤可蚀性因子、土壤结皮因子和地表粗糙度因子(K′)虽然变化极缓慢,却能代表一个地区原始的风蚀状态,并决定其未来变化。
汤永康苏力丁可常佩静杨宗英那仁图雅那仁图雅陈国靖
关键词:风蚀
阿拉善盟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2023年
主要分析了在2020年后冬和2021年初春异常偏暖的条件下,阿拉善盟地区2021年3月14—15日出现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以及气象部门采取的气象服务具体措施。从强度来看,这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针对此次重大天气过程,阿拉善盟气象台提前发布重要天气报告,电话叫应相关部门,过程中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沙尘暴)Ⅳ级应急响应,盟委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气象台发布的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发布《阿拉善盟自然灾害橙色预警信息》,盟教体局果断采用气象部门建议,首次实施全盟中小学停课机制,同时开展气象科普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大众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总体来看,此次过程的预报较为准确、各项服务较为及时、信息宣传覆盖面广,但仍存在不足,下一步将优化各项举措,提升自身预报预警能力,切实推动部门内外合作取得实效,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那仁图雅
关键词:强沙尘暴气象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