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江峰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心率
  • 6篇心率震荡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4篇综合征
  • 4篇慢性
  • 4篇病变
  • 3篇心病
  • 3篇综合征患者
  • 3篇完全闭塞病变
  • 3篇慢性完全闭塞
  • 3篇慢性完全闭塞...
  • 3篇冠心病
  • 3篇闭塞病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赵江峰
  • 6篇畅晓燕
  • 3篇刘玉洁
  • 2篇李道麟
  • 2篇杨旭明
  • 2篇董平栓
  • 2篇吴艳民
  • 2篇赵飞龙
  • 1篇孟雅丽
  • 1篇时晓迟
  • 1篇曲红培
  • 1篇李艳云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sdLDL-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CHD的患者8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4例非CH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基本资料,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图像计分分段标准与Gensini积分将观察组CHD患者分为3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sdLDL-C、C反应蛋白(CRP)、Lp-PLA2等生化指标。分析血清Lp-PLA2和sdLDL-C水平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HD患者冠脉Gensini积分与血清Lp-PLA2和sdLDL-C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BMI值、血清TC、TG、LDL-C、CRP、sdLDL-C和Lp-PLA2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血清Lp-PLA2水平与血清sdLDL-C水平呈正相关性(r=0.482,P<0.05),血清Lp-PLA2和sdLDL-C水平均与血清TC、TG、LDL-C、CRP呈正相关(Lp-PLA2:r=0.455、0.375、0.603、0.483;sdLDL-C:r=0.583、0.538、0.592、0.366,P<0.05),与血清HDL-C呈负相关(r=-0.589,-0.632,P<0.05)。随着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增高,观察组血清Lp-PLA2和sdLDL-C水平也相应增加(P<0.05),血清Lp-PLA2和血清sdL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结果呈正相关(r=0.748、0.807,P均<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Lp-PLA2和sdLDL-C水平的高表达与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和脂质代谢存在相关性,二者的联合检测对评估CHD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干预具有临床意义。
李道麟董平栓赵江峰杨靖孟雅丽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炎性因子
开通冠状动脉CTO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是否能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单支CTO病变且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TO病变是否开通,将其分CTO开通组(n=70)和CTO未开通组(n=6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前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完成心绞痛相关评分(主要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心绞痛症状),随访时间1年,随访后再次完善心绞痛相关评分;同时,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1年的随访,发现两组在总MACCE事件、心绞痛评分(躯体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绞痛评分量(疾病认知)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开通后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MACCE事件的发生率。
安明春杨旭明赵江峰李道麟杨靖赵希坤秦梦杨昭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瘦素、脂联素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氟伐他汀用于治疗冠心病的理想剂量。方法:将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均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氟伐他汀。第1组口服常规剂量40 mg/d,第2组口服强化剂量80 m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的浓度。同时设第3组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服用氟伐他汀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与常规降脂组相比,强化降脂组TC、LDL-c下降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更明显(均P<0.05),而TG、CRP、瘦素水平降低幅度,脂联素水平升高幅度,两组之间无较大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瘦素、脂联素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并且与常规降脂治疗相比,强化降脂治疗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
吴艳民刘玉洁时晓迟畅晓燕赵江峰
关键词:冠心病氟伐他汀瘦素脂联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与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09例确诊为ACS患者(ACS组)和69例心脏正常者(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及心率变异指标。同时检测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根据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的变化对所有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AMI亚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UAP亚组,58例)。比较各组HRT的差异,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HRT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TO明显升高(P<0.05),TS明显降低(P<0.01)。与UAP亚组比较,AMI亚组患者Gensini评分升高,TS明显降低(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TO呈正相关(r=0.23,P<0.05),与TS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 ACS患者HRT现象明显受损,提示ACS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并且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赵江峰刘玉洁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60例CTO患者,根据血管是否开通,分为开通组219例与非开通组41例;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无心肌缺血和器质性心脏病变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评价心功能的相关指标。比较CTO组与对照组的HRT差异;并于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开通组与非开通组的HRT差异、开通前与开通后的HRT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O组TO明显升高(0.31%±2.12%比-2.38%±2.53%,t=9.089,P=0.023),TS明显降低[(0.35±2.73)ms/RRI比(5.93±2.78)ms/RRI,t=5.542,P=0.017]。3个月后,与非开通组比较,开通组TO下降不明显(-0.16%±1.08%比0.35%±1.93%,t=2.412,P=0.059),而TS有明显回升[(3.98±2.45)ms/RRI比(0.10±1.28)ms/RRI,t=9.897,P=0.015];与开通前比较,开通后TO下降(-0.16%±1.08%比0.33%±1.67%,t=3.662,P=0.042),TS回升[(3.98±2.45)ms/RRI比(0.57±1.53)ms/RRI,t=17.487,P=0.039],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50.31%±2.12%比44.86%±1.83%,t=28.770,P=0.04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不明显。结论CTO患者HRT现象明显受损,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开通闭塞血管后HRT现象恢复,心功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
赵江峰杨超前安明春畅晓燕
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心率震荡冬眠心肌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HFPEF患者作为HEPEF组,另选择无心肌缺血及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评价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指标,比较HFPEF组与对照组之间HRT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TO明显升高[(0.17±1.40)%vs(-0.26±0.99)%,P=0.027],TS明显降低[(0.88±2.51)ms/RRI vs(2.60±2.76)ms/RRI,P=0.00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TO负相关(r=-0.55,P=0.01),与TS呈正相关(r=0.23,P=0.03);舒张早期二尖血流速度和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与TO正相关(r=0.21,P=0.04),与TS呈负相关(r=-0.39,P=0.01)。结论 HFPE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受损,提示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并且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
赵江峰董平栓曲红培李艳云畅晓燕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心力衰竭心率
心率震荡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住院的170例确诊为ACS患者(ACS组),同期5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在入院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和测量HRT的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同时记录临床信息、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对ACS患者平均随访(20.5±12.2)个月,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ACS患者分为MACE事件组和非MACE事件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的TO显著增高(P<0.01),而TS则显著降低(P<0.01);MACE事件组与非MACE事件组比较TO显著增高(P<0.01),TS显著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O、TS、LVEF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最好。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VEF与TO呈负相关(r=-0.165,P=0.016),与TS呈正相关(r=0.172,P=0.012);HDL-C与TO呈负相关(r=-0.171,P=0.012),与TS呈正相关(r=0.235,P=0.001)。结论ACS患者的HRT明显减弱,迷走神经调节功能下降;HRT在评价患者预后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HRT与HDL-C的相关性不仅表明HRT能够反映HDL-C的水平,同时进一步证实HRT在评价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畅晓燕赵江峰刘玉洁吴艳民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率震荡左室射血分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结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结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06月就诊的6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联合组、大剂量联合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常规剂量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依折麦布治疗,大剂量联合组采用20 mg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三组血清B型利钠肽原(ProBN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三组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三组心功能变化,比较三组治疗后12周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三组ProBNP、CRP、ES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大剂量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剂量联合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大剂量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剂量联合组(P<0.05);三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三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大剂量联合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剂量联合组(P<0.05);三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扩大(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内,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0 mg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AMI可于短期内有效发挥调脂、抗心肌损伤、抗炎的作用,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宁康康赵江峰杨冬谊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急性心肌梗死血脂心肌损伤心功能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30天死亡的预后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探究NPAR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222例住院患者。根据纳入患者的NPAR的中位数(1.78)进行两等分组,分为低NPAR组(NPAR<1.78)和高NPAR组(NPAR≥1.7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并收集随访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分析心力衰竭30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PAR对30d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现高NPAR组的患者年龄更大、心率更快,女性比例更高,合并2型糖尿病史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IV级的比例更高,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FBG、血肌酐、脑钠肽、hs-CRP应蛋白水平更高。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NPAR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30d死亡风险增加独立正相关(OR=2.41,95%CI:1.07~8.43)。ROC曲线分析发现NPAR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30d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5,95%CI:0.63~0.88)。结论:高NPAR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30d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作为一项较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在临床中NPAR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短期预后的预测因子.
赵江峰畅晓燕安明春赵飞龙
关键词:心力衰竭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已成为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作为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赵江峰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率震荡自主神经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