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4篇细胞
  • 3篇人类表皮生长...
  • 3篇人类表皮生长...
  • 3篇人类表皮生长...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受体
  • 3篇术后
  • 3篇术前
  • 3篇化疗
  • 3篇活检
  • 3篇表皮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穿刺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增殖
  • 2篇乳头

机构

  • 14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4篇贾巍
  • 6篇王文娟
  • 6篇张红真
  • 6篇赵光远
  • 6篇姜玉荣
  • 4篇杨进强
  • 3篇尹长恒
  • 3篇孙霞
  • 1篇宋德余
  • 1篇王成君
  • 1篇解素宏
  • 1篇赵宁
  • 1篇曹志然
  • 1篇雷勇
  • 1篇李海平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活检与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术前活检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假阴性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有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50例,分为术前活检组和术中冷冻组。依据术前穿刺、术中冷冻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对术前活检组患者术前、术后病理一致性(术前活检假阴性率)和术中冷冻组术中、术后病理一致性(术中检测假阴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年龄、肿瘤直径患者的病理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检组石蜡病理和术前穿刺活检病理的一致率较术中冷冻组高(P<0.05)。术前活检组假阴性率较术中冷冻组低(P<0.05)。结论术前活检在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准确性上优于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优化也具有指导价值。
贾巍宋瑞王勇孙霞董江萌杨进强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冷冻超薄切片术
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灶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的肿瘤组织ER、PR、Her-2、Ki67及p53免疫组化表达变化规律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6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分别分析原发灶和复发灶、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肿瘤组织ER、PR、Her-2、Ki67及p53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结果:在原位复发性乳腺癌复发前后表达变化差异经χ~2检验后提示ER:P=0.615;PR:P=0.497;Her-2:P=0.562;Ki67:P=0.001;p53:P=0.394,仅Ki67表达在原发灶和复发灶之间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移性乳腺癌复发前后表达变化差异经χ~2检验后提示ER:P=0.711;PR:P=0.538;Her-2:P=0.664;Ki67:P=0.001;p53:P=0.447,仅Ki67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得出,复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由阳性转阴性比率均高于由阴性转阳性。ER、PR、Her-2、p53在复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复发前后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组织Ki67的变化主要为表达呈衰减趋势(复发转移前的高表达转为复发转移后的低表达),仅Ki67表达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表明Ki67是一项敏感指标,对预测化疗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ER、PR、Her-2、p53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也存在部分病例发生变化,应需对该类病例讨论或修订其后续治疗方案。
贾巍张红真王文娟赵光远姜玉荣
关键词:复发性PRHER-2KI67P53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肌间静脉增宽患者术后抗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合并肌间静脉增宽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非肝素或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对凝血相关因子的影响及防治效果。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的110例合并肌间静脉增宽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LMWH组(n=54)和非LMWH组(n=56),非LMWH组患者给予常规扩血管治疗,LMWH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凝血相关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液激活物抑制物(PAI-1)、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和D二聚体(D-D)、血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比较术后1年随访调查结果。结果术后3、7 d LMWH组患者在血浆中v WF、t-PA、PAI-1、GMP-140和D-D水平显著低于非LMWH组(P <0. 05),而术后3、7 d 2组患者在血红蛋白、APTT、PT、Fib、红细胞计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非LMWH组比较,LMWH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降低(P <0. 05),且LMWH组患者术后1年下大隐静脉曲张复发率和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非LMW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良好预防效果,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雷勇赵宁杨进强尹长恒贾巍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抗凝治疗血栓预防
术前穿刺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准确性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术前穿刺活检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乳腺DCIS-Mi患者(肿瘤直径均>2.0 cm)的临床资料,将行术前穿刺活检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术中冰冻病理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乳腺DCIS-Mi效能。结果观察组诊断乳腺DCIS-Mi的敏感度为82.5%(33/40),特异度为81.8%(9/11),一致率为82.4%(42/51),Youden指数为0.825;对照组诊断乳腺DCIS-Mi的敏感度为45.8%(22/48),特异度为64.7%(11/17),一致率为50.8%(33/65),Youden指数为0.336。观察组诊断乳腺DCIS-Mi的一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DCIS-Mi的准确性优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贾巍宋瑞王勇孙霞董江萌杨进强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穿刺活检冰冻病理
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CNB)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42例疑诊乳腺癌患者均术前于超声引导下行CNB。47例患者CNB病理确诊后可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未经免疫组化检测,将其CNB的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余95例患者经CNB病理确诊及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抗原Ki-67等分子生物学指标后,采用TE方案(表柔吡星+紫杉醇)行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再行手术治疗,比较化疗前后ER、PR、Her-2、Ki-67表达情况。结果 47例直接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CNB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1.48%(43/47),假阴性率为0;95例术前行TE方案化疗的患者中,化疗后ER、PR、Her-2、Ki-67表达不同程度减弱,其中化疗后Ki-67的阳性转阴性比例及表达减弱比例均高于其他3个指标。结论超声引导下CNB可于术前明确乳腺癌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经TE方案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阳性转阴性率显著升高。
贾巍张红真王文娟赵光远姜玉荣尹长恒
关键词: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新辅助化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TE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60岁以上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60岁以上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TE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规律及特征。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86例60岁以上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析TE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Scr、BUN、CysC检测结果情况。结果 60岁以上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新辅助化疗后Scr、BUN、Cys C检测结果均呈现增高趋势,Scr检测结果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检测结果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检测结果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岁以上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新辅助化疗后Cys C升高,表明TE方案新辅助化疗对有糖尿病既往病史的乳腺癌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一定损害,监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过程中肾功能的变化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贾巍张红真王文娟赵光远姜玉荣
关键词:乳腺癌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
十全大补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十全大补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常规使用多西他赛(75 mg/m^2,d 1)、顺铂(25 mg/m^2,d 1~3)方案,加用十全大补汤1剂(水煎剂200 m L/d),分早、晚2次口服,共用10天。B组常规使用多西他赛(75 mg/m^2,d 1)、顺铂(25 mg/m^2,d 1~3)方案。完成化疗3个周期后,观察其副反应。结果:共3例患者(其中A组1例、B组2例)因发生过敏反应终止化疗,此3例患者均参加不良反应评价分析,其余均完成3个周期化疗。A组发生的副反应种类、例数明显低于B组,特别是在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方面,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有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的作用。
杜春海贾巍曹志然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多西他赛顺铂
P53、Her-2和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P53、Her-2和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研究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组织,56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以及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中P53、Her-2和Ki67的表达。结果 P53、Her-2和Ki67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85.15%(109/128),高于腺瘤组织的26.78%(15/56)(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为25.78%(33/128),高于腺瘤组织的12.49%(7/56)(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腺瘤组织中的Ki67阳性率分别为38.28%(49/128)和23.21%(1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Her-2对临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Ki67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明确临床意义。
贾巍尹长恒
关键词:乳头状癌抗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细胞增殖抗原
乳管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乳管内病变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乳管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乳管内病变的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9例乳头溢液患者,分别行乳腺超声、乳管镜及乳管镜联合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乳管内病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管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癌、乳头状瘤、乳腺导管癌、乳腺炎的符合率均高于乳管镜、超声检查(P<0.05)。乳管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乳管内病变良恶性的正确率高于乳管镜、乳腺超声(P<0.05)。3种乳头溢液中乳头状癌、乳头状瘤、乳腺导管癌、乳管扩张症和乳腺炎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管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乳管内病变优于单独应用乳管镜或超声检查,对乳管内病变组织良恶性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贾巍张红真王文娟赵光远姜玉荣
关键词:乳腺疾病超声检查乳管镜乳头溢液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术前置鼻肠管,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N);对照组术前置胃管,术后行肠外营养(TPN)。观察2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7d试验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d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可更好地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可行的方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德余贾巍解素宏
关键词:胃癌肠外营养肠外营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