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喜峰
- 作品数:34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颈动脉鞘区节细胞神经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颈部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其术后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例成人颈动脉鞘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23岁,无异常表现,体检时行颈椎MRI检查发现左侧颈动脉鞘区肿瘤。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但患者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术后病理检查示颈部节细胞神经瘤。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节细胞神经瘤为少见病例,发生于颈部及成人者罕见,多见于儿童,绝大部分为良性肿瘤;由于其生长缓慢,常无临床症状。结论成人颈部节细胞神经瘤罕见,常无临床症状,肿瘤长大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同时其为良性病变,应行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出现霍纳综合征。
- 费喜峰沈李奎陈寒春蒋栋毅王之敏
-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霍纳综合征
- 双色荧光示踪胶质瘤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建立红、绿双色荧光示踪的胶质瘤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并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将发红色荧光的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绿色荧光裸小鼠脑内,动态活体荧光成像。实验结束时,取全脑做连续冰冻切片,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结构。结果活体荧光显像分析显示,接种肿瘤细胞的相应部位均可见到发红色荧光的肿瘤团块影存在,且其大小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移植瘤组织冰冻切片中,可清晰显示肿瘤组织中存在红色、绿色和黄色等3种颜色的荧光细胞,并可在不同部位界定3种荧光细胞之间的位置关系;肿瘤细胞迁徙、定植及其与宿主细胞的融合等清晰可见;根据荧光颜色可以鉴别组成肿瘤血管的起源细胞是宿主细胞(绿色)、肿瘤细胞(红色)或者是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融合(黄色)。此外,肿瘤周边微环境中宿主固有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被激活和去分化成Nestin阳性细胞。结论与传统模型比较,双色荧光示踪的胶质瘤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在肿瘤活体成像及研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周边微环境中宿主固有细胞被激活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 张金石陆朝晖费喜峰代兴亮吴金鼎万意王之敏王爱东董军兰青黄强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动物细胞融合
- 高龄老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整群选取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例高龄老人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观性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术中全部患者分离粘连蛛网膜,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进行治疗15例,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5例。结果术后症状完全消失者15例,5例明显减轻。术后面部麻木5例,伤口局部皮下积液2例,伤口脑脊液漏1例,肺部感染1例,小脑肿胀1例,听力下降者1例,病毒性疱疹4例。予以相关治疗后好转。随访5~36个月,无复发病例,面部麻木患者生活不受影响。结论应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方案,充分分离蛛网膜粘连,三叉神经入脑干连接处(REZ区)充分减压,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决定性作用。
- 费喜峰万意王之敏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高龄老人微血管减压术
- 脑肿瘤干细胞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特征分析
- 黄强费喜峰张全斌董军王之敏宋武超兰青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98例患者,其病理结果均为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分别行内分泌学检查,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垂体MRI。结果肿瘤全切除率78.6%(77例),次全切除率16.3%(16例),部分切除率5.1%(5例)。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18例,激素水平较术前下降或完全恢复至正常者35例;发生脑脊液漏6例,其中4例经腰大池置管后治愈,另外2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治愈,暂时性尿崩5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马俊伟蒋栋毅陈寒春周强杨德宝沈李逵费喜峰向海涛王之敏
-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肿瘤手术经鼻蝶入路
- 胶质瘤干细胞拟态分化:来自脉膜丛癌样分化的证据
- 目的文献报告,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迁移到受损脑组织处,拟向修复组织所需的组织细胞类型分化成能发挥相应功能的细胞,胶质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否也有此...
- 费喜峰张全斌黄强张世明董军王之敏兰青
-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细胞类型NESTIN
- 人脑胶质瘤新生血管的细胞来源与血液流通功能的初步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部分新生血管是否源于胶质瘤干细胞转分化,并初步评价其血液运输功能。方法将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接种于30只NC裸小鼠皮下和20只NC裸小鼠脑内尾状核,将SU-2细胞接种于12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NC/C57BL/6J-绿色荧光蛋白裸小鼠的尾状核内。取移植瘤组织,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CD34-PAS双染及CD31、CD34、CD13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人类白细胞抗原(Ki67)、HLA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HLA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对移植瘤血管进行分类,对肿瘤血管起源细胞进行鉴定。每组取3只荷瘤鼠,以活性炭颗粒混悬液行心脏灌注,对移植瘤切片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炭颗粒在肿瘤血管中的分布。结果裸小鼠移植瘤中,同时存在CD34一PAS双阳性的内皮细胞依赖型血管、CD34-PAS^+的血管生成拟态和由肿瘤细胞与CD34^+细胞嵌合而成的马赛克血管,炭颗粒随机分布在这些血管腔内。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移植瘤中,CD31^+细胞依附于血管壁腔侧面;CD34^+细胞亦沿血管分布,但在形态上介于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在血管壁上可见HLA^+和人Ki67^+细胞,提示构成血管壁的这些细胞来自人源细胞。HLA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可见,移植瘤中的血管以表达HLA(红色)的人源肿瘤细胞为主,兼有表达GFP(绿色)的宿主细胞,或人鼠融合细胞。结论在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具有血液运输功能的内皮细胞依赖型血管、血管生成拟态和马赛克血管3类血管,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有通过分化和转分化机制自主形成后两类肿瘤血管的潜能。
- 费喜峰张全斌董军王爱东王之敏黄强
- 关键词:胶质瘤SHG44细胞肿瘤干细胞
- 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分化抑制、侵袭性与miRNA-125b和MMP-9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分化抑制、侵袭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miRNA-125b的关系。方法胶质瘤干祖细胞SU2经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诱导分化得到SU2分化细胞。U87胶质瘤细胞经无血清、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得到U87胶质瘤干祖细胞。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SU2及其分化细胞中CD133、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SU2和U87胶质瘤干祖细胞的侵袭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2及U87胶质瘤干祖细胞中miRNA-125b和MMP-9基因表达。结果 SU2及其分化细胞均表达β-tubulinⅢ和GFAP。SU2细胞侵袭数明显多于U87细胞(P=0.026 1)。SU2细胞中的miRNA-125b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U87细胞(均P<0.05)。结论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分化抑制和高侵袭的生物学特征与miRNA-125b和MMP-9的高表达有关,MMP-9可作为miRNA-125b调控的靶基因进一步研究。
- 万意王勇王之敏费喜峰黄强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微RNAS侵袭性
- OMMAYA囊外引流联合脑室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脑室出血(SIVH)的临床疗效
- 目的:探讨OMMAYA外引流联合脑室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脑室出血(SIV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IV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
- 向海涛周强王冕周世军李唐费喜峰杨德宝沈李奎陈寒春蒋栋毅王之敏
-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颅内感染
- 文献传递
- 胶质瘤干一祖细胞分化走向及分子机制
- 费喜峰张全斌黄强赵耀东董军王之敏楼美清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