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麻疹
  • 2篇发病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疾病
  • 1篇疫苗
  • 1篇疹性疾病
  • 1篇腮腺炎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腮腺炎
  • 1篇麻疹流行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接种
  • 1篇甲型
  • 1篇甲型病毒性
  • 1篇甲型病毒性肝...
  • 1篇发病率

机构

  • 4篇常州市武进区...

作者

  • 4篇薛曼
  • 4篇朱洪鸣
  • 3篇潘英姿
  • 2篇汤玲燕
  • 2篇周义红

传媒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武进区2005~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武进区2005~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武进区人口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灰色模型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结果 2005~2011年武进区平均发病率为2.99/10万,甲型病毒性肝炎总体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据近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据建立的灰色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近几年发病趋势。
薛曼朱洪鸣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
2010-2014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信息,对武进区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武进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36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3/10万,2012年(25.69/10万)和2013年(22.06/10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5~7月为发病高峰期,湖塘镇病例占所有病例数的44.34%。好发于4~10岁儿童(75.46%),又以9岁组(289.04/10万)发病率最高。病例主要是幼托儿童和学生,占病例总数的74.87%。男女性别比为1.6∶1,。结论春夏之交是常州市武进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幼托儿童和小学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
汤玲燕潘英姿朱洪鸣薛曼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武进区1952~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分析常州市武进区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区1952~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消除策略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疫苗接种前(1952~1965年)麻疹发病率、死亡率最高;流行周期2~3年,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实施计划免疫后,全区的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98.57%,死亡率下降100%;发病月别高峰与计划免疫前相比明显后移;1981年后发病率表现出<8月龄婴儿和≥20岁人群发病升高的“双相”趋势.结论 现行的麻疹控制策略是有效的.今后,应抓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管理,在维持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同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阻断麻疹的传播.
朱洪鸣周义红潘英姿薛曼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发病率
57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常州市武进区2005-2014年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中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热出疹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的发病情况,为武进区麻疹、风疹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该区2005-01/2014-12接种MCV后出现RFIs的57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风疹Ig M抗体。结果武进区2005-2014年接种MCV 503 281人次,发生RFIs 57例,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11.33/10万,所有RFIs的风疹Ig M均为阴性,麻疹Ig M阳性率为68.42%。病例间无聚集性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主要集中在8~10月龄,89.47%的病例是首剂。病例发热高峰期为接种后第4~9 d,出疹高峰期为接种后第7~11 d。结论在消除麻疹阶段,应加强对接种MCV后RFIs病例的关注,接种MCV后出现RFIs的原因需要从病毒基因型别上进行确认。
汤玲燕周义红潘英姿朱洪鸣薛曼
关键词:发热出疹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