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政

作品数:41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蛋白
  • 7篇化疗
  • 6篇血管
  • 6篇恶性
  • 5篇胃癌
  • 4篇血管生成
  • 4篇肿瘤
  • 4篇肺癌
  • 3篇血小板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乳腺
  • 3篇食管
  • 3篇栓塞
  • 3篇中医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嘧啶
  • 3篇疗效

机构

  • 24篇南阳市中心医...
  • 1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2篇云南省中医医...
  • 11篇郑州大学
  • 6篇河南省肿瘤医...
  • 5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淮河医院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三亚市中医院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 1篇唐河县公疗医...

作者

  • 39篇蔡政
  • 14篇万里新
  • 9篇李琮宇
  • 8篇王文廉
  • 6篇屈中玉
  • 5篇吴艳林
  • 4篇单丽红
  • 3篇姚利
  • 3篇贾宗岭
  • 3篇吴会芳
  • 3篇李现东
  • 3篇瞿小玲
  • 3篇王志新
  • 3篇魏光敏
  • 3篇曾仪
  • 2篇付晓瑞
  • 2篇周芳
  • 2篇王启船
  • 2篇韩颖
  • 2篇李醒亚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原医刊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新中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表达mi R-129-5p通过靶向MAPK1抑制宫颈癌He La细胞恶性生物行为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miR-129-5p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迁移和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宫颈癌HeLa细胞,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筛选miR-129-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9-5p和MAPK1的靶向关系。将miR-129-5pmimic、miR-129-5pinhibitor和pcDNA-MAPK1单独或联合转染到HeLa细胞,用qPCR检测HeLa细胞中miR-129-5p和MAPK1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B检测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MAPK1、STAT3和Bcl-xL的表达。构建裸鼠HeLa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miR-129-5p过表达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WB检测移植瘤组织中EMT及MAPK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iR-129-5p与MAPK1在3’UTR区存在结合位点,过表达miR-129-5p靶向抑制MAPK1(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129-5pmimic组侵袭细胞数目减少(P<0.01),划痕愈合率降低(均P<0.0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上调而N-cadherin、MAPK1、STAT3和Bcl-xL表达下调(均P<0.01);共转染MAPK1可逆转上述现象。成功建立裸鼠HeLa细胞移植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miR-128-3pmimic组肿瘤质量减轻(P<0.01);瘤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而N-cadherin、MAPK1、STAT3和Bcl-xL的表达下调(均P<0.01)。结论:过表达miR-129-5p通过靶向MAPK1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迁移和EMT。
瞿小玲曾仪姚利蔡政
关键词: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别太恐慌 这几类癌症可治愈
2018年
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我们也没必要终日惶恐,积极防癌的同时也该知道,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有很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一般治愈率可达90%以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乳腺癌认识的深入,更多的乳腺癌在早期就能被发现,其整体治愈率也可达到70%~80%。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理念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手术方案的改进,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在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完整的身体”。
蔡政
关键词:癌症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恐慌全身性疾病
烟雾病患者实施血管吻合术后TCD及mRS评分的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烟雾病是一组以脑Willis环双侧分支血管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导致的侧支小血管网功能异常性脑血管病[1]。其影像学结果呈密集雾状小血管影,因此,被临床命名为烟雾病[2]。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反复性一过无力、瘫痪为主,部分患者可见持续性瘫痪、癫痫、出血、视觉功能异常和智力障碍等[3]。本病治疗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并辅以扩容、血管扩张以及钙离子拮抗药物[4]。
李东峰周国平周文科付丽萍刘海玉蔡政
关键词:烟雾病血管吻合术MRSTCDWILLIS环
58例进展期胃癌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与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内介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58例经临床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内介入治疗。根据病情向患者瘤体供血动脉内灌注不同剂量的5FU、CF、PDD、MMC、ADM,加超液化碘油10ml-20ml后,同时行明胶海绵颗粒靶动脉栓塞,每间隔4-6周重复注药1次,每位患者连续治疗2次后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5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内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平均缓解率为90.20%,局部肿块完全缓解(CR)3例(5.17%),部分缓解(PR)47例(81.03%),总有效人数50例,总体有效率为86.21%。出现发热41例(70.69%),体温最高达39.8℃,上腹疼痛35例(60.34%),上述症状均为化疗后导致的瘤体局部坏死所引起,经对症处理后,1周左右均可自行缓解;58例施行内介入治疗患者中,Ⅰ度胃肠反应40例(68.97%),Ⅱ度12例(20.69%),Ⅲ度5例(8.62%);Ⅰ度骨髓抑制38例(65.51%),Ⅱ度10例(7.24%),无Ⅲ度、Ⅳ度骨髓抑制病例发生。结论:内介入方法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褚廷广万里新蔡政陈沛吴会芳周文鹏李琮宇
关键词:胃癌内介入治疗
TACE联合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malignant hepatic carcinoma,MHC)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MHC患者,26例行TACE联合PRFA治疗(联合组),22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和第1、2、3年生存率。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8.5%、63.6%;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6.4%、84.6%:68.2%、76.9%:36.4%。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MHC的治疗,TACE联合PRFA较之单纯TACE有更高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
蔡政万里新屈中玉王文廉李平盛晶魏光敏王启船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经皮射频消融化疗栓塞
奥沙利铂与5-氟脲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
2011年
目的观察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与5-氟脲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和随访生存率。方法56例晚期胃癌采用奥沙利铂(L—OHP)135mg/m^2,d1;甲酰四氢叶酸钙(CF)400mg/m^2,d1;5-氟脲嘧啶(5-Fu)400mg/m^2,d1;5-Fu2400~3000mg/m^2,CIV(46h),每14天为一周期,每完成3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6例均可评价疗效,随访资料完整。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22例,稳定(SD)15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62.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0.2个月,随访1年生存率58.9%,2年生存率35.7%。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黏膜炎及外周神经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8.9%和1.7%,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7.1%,Ⅲ度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为5.3%,耐受性良好。结论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可靠,生存率以改善,毒性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惠双万里新蔡政王文廉
关键词:晚期胃癌药物治疗
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恶性胸腔积液应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蔡政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灌注化疗热疗
p53、TS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p53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法检测食管癌病人根治术切除标本的6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TSP-1的表达状况及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对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53、TSP-1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2.06%和66.18%,p53表达与TSP-1表达呈负相关(P<0.01),TSP-1蛋白阳性表达组与TSP-1蛋白阴性表达组的MVD值分别为(18.37±4.86),(29.80±6.35),两组MVD值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1与MVD呈负相关(P<0.01);p5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结论:TSP-1的阳性表达有可能通过抑制食管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止浸润和转移。p53、TSP-1有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恶性潜能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褚廷广万里新蔡政陈沛吴会芳周文鹏李琮宇
关键词:食管鳞癌P53血小板反应蛋白-1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AFP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癌诊疗方案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瘀湿互结、肝肾阴虚5种基本证候,比较各证型构成比情况,以及各证型在不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分布情况,统计各中医证型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与AFP的相关性。结果: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肝郁脾虚证比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湿热蕴结证比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气滞血瘀证最少;Ⅲ期患者36例,5个证型例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其次是湿热蕴结证。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Ⅰ期、Ⅱ期的患者较多,Ⅲ期患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患者中以Ⅲ期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5个证型中AFP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总体上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AFP的阳性率与肝癌中医证型无关。
刘建丽李艺王亮开蔡政郭利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证候分布阳性率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时HER-2、VEGF-C、GLUT-1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GLUT-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 carcinoma,IDC)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鲜标本78例,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40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者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两组中HER-2、VEGF-C、GLUT-1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分级的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HER-2、VEGF-C、GLUT-1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分级Ⅱ级的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HER-2、GLUT-1及VEGF-C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HER-2、GLUT-1及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肿瘤分级表达水平不同。
蔡政万里新屈中玉王文廉郭玉合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癌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葡萄糖转运蛋白-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