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翔
- 作品数:2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论现代科学对设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当今社会的现代科学进步观念主导着社会发展方向。在以科学价值为导向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具有艺术、科技哲学和社会学背景的学人纷纷加入科学与设计相关关系的讨论和考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洞见。本文试图对现代科学进步对设计发展的影响做出简要分析和探讨,并做出初步归纳,这将有利于对科学与设计关系进一步理清和建构,便于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设计的积极促进作用。
- 董翔
- 唐代仕女画中的花钿妆饰被引量:1
- 2009年
- 盛唐时代出现了很多表现仕女的绘画作品,其画面大多精美绝伦,技艺十分高超,形成了画史上一个高峰。从中也可窥见当时妇女的生活、习惯与妆饰等。本文就将唐代妇女妆饰中的花钿妆进行论述。
- 曾莉佳董翔
- 关键词:唐代妇女仕女画绘画作品盛唐时代
- 一种弯管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的制造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目标弯管进行特征分析,确定原始板坯的材料和外形轮廓尺寸;根据所述原始板坯的材料和外形轮廓尺寸,制造并分离出原始坯料;将所述原始坯料冲压成弯管预制件;对所述弯管预制件进行焊...
- 宋燕利董翔路珏
- 论广告与消费心理的互动被引量:3
- 2011年
- 以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为启示,论述了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过程,强调了消费者心理又会反过来影响广告的设计、定位。并分析了广告与消费者心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进一步提出这两者间的相互影响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指出现代设计师在设计一则广告时要把准时代变化的脉络,欲要征服消费者,先得征服消费者的心。
- 段德伟董翔
- 关键词:广告消费心理
- 新形势下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内外传播路径探析
- 2023年
- 在新时代文艺创新、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传播要寻求突破,必须对国内外的传播路径进行创新。通过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形态表征进行研究,分析其传统的传播路径,提出在国内传播要利用好新时代的融媒体优势,增强内容叙事的完整性,推动传播场景化;在国外传播要开拓传播新路径,加强对外译介,对传播内容进行国际化改编,并推动华侨、华人与留学生群体组成传播主体,最后构建出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国内外传播新路径。
- 董翔叶翠娟
- 关键词:文化传播
- 论公众知情与公众人物隐私的媒体把握被引量:2
- 2008年
- 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过程中,为满足社会公众知情而涉嫌侵犯甚至恶意报道公众人物的隐私事件时有发生,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引发的官司日渐增多。本文试图从知情权与隐私权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针对公众知情与公众人物隐私的冲突提出相应的媒体把握原则。
- 张素华董翔
- 关键词:公民隐私
- 数字化时代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被引量:1
- 2016年
- 红色经典艺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一度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发展迅猛,依靠传统媒体传播的红色经典艺术影响力趋弱,有渐被湮没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江西红色经典艺术当前所处的数字化时代背景,及对其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并提出了在数字化时代保护和传承红色经典艺术的相应策略和建议,让红色经典艺术能够继续弘扬正能量。
- 董翔张红
- 当代学校美育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当代学校美育取得不少成果,尤其高校美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蓬勃发展。但从学前美育、中小学美育到高校美育诸多环节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联系,以致当代加强学校美育建设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 董翔王琨
- 关键词:美育
- 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数据重建及国际传播被引量:3
- 2018年
- 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与参与,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对中国核心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将极大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红色经典艺术"既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我国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现有"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数据资料过于老旧,难以满足现代人浏览观赏的要求。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数据标准,并对中国红色经典艺术进行数据重建,使新媒体有高质量的数据可供推广传播。同时,我们应该继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确立红色经典艺术对外传播战略,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技术保障体系和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等对外传播渠道,使"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在国外能够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
- 董翔张红
- 关键词:一带一路
- 论新时代主流设计思潮应具有的社会思想内核
- 我们研究艺术设计史的初衷是"以史为鉴",而最终目的是为了"可以知兴替"。设计工作者及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师生在谈论现代设计史中的各种设计思潮时,往往会更乐于讨论某个设计思潮的风格特点、其代表设计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等。而常常忽...
- 董翔
- 关键词:设计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