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淑彦

作品数:38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大菱鲆
  • 9篇饲料
  • 8篇营养
  • 6篇养殖
  • 5篇代谢
  • 5篇中华绒螯
  • 5篇中华绒螯蟹
  • 5篇绒螯蟹
  • 5篇糖类
  • 5篇基因
  • 4篇代鱼粉
  • 4篇鱼粉
  • 4篇替代鱼粉
  • 4篇乌鳢
  • 4篇肠道
  • 3篇代谢反应
  • 3篇豆粕
  • 3篇脂肪
  • 3篇脂肪酸组成
  • 3篇水化合物

机构

  • 24篇扬州大学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山东省海洋水...
  • 2篇江苏省淡水水...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新希望六和股...

作者

  • 37篇苗淑彦
  • 11篇麦康森
  • 10篇张文兵
  • 10篇孙龙生
  • 9篇聂琴
  • 9篇苗惠君
  • 6篇张鑫
  • 3篇张利民
  • 3篇王世信
  • 3篇王际英
  • 2篇黄炳山
  • 2篇宋志东
  • 2篇安振华
  • 2篇李静
  • 2篇葛家春
  • 2篇陈尘悦
  • 2篇韩冬冬
  • 2篇马行空
  • 1篇焦玉龙
  • 1篇陈玮

传媒

  • 5篇动物营养学报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第九届世界华...
  • 2篇水产养殖
  • 2篇饲料工业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齐鲁渔业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实验室检测
  • 1篇2010’全...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替代脂肪对大菱鲆脂肪代谢和Ghrel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糖替代脂肪对大菱鲆脂肪代谢和Ghrelin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白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源,以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分别添加0%,5%,15%,28%的糊精,配制成4种糊精替代鱼油(11%,...
苗惠君聂琴苗淑彦张文兵麦康森
关键词:大菱鲆脂肪代谢GHRELIN
不同糖源及糖水平对大菱鲆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采用3×4双因素实验设计,以初始质量为(8.06±0.08)g的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对象,研究在饲料中添加3种糖源(葡萄糖、蔗糖和糊精)及4个水平(0、5%、15%、28%)对大菱鲆肝脏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激酶(G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和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1,6-二磷酸果糖酶(FB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糖添加量从0升高到15%时,大菱鲆的糖酵解酶GK和PK活性随饲料葡萄糖或糊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饲料中葡萄糖或糊精含量为28%时,GK和PK活性有下降的趋势。3种糖源的4个添加水平对HK和PFK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糖对大菱鲆糖异生途径的PEPCK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饲料中葡萄糖添加量为5%时显著促进了FBPase活性(P<0.05),当葡萄糖添加量升高为15%或28%时,FBPase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糊精作为饲料糖源时抑制了大菱鲆肝脏FBPase和PEPCK的活性,而添加不同水平的蔗糖对FBPase和PEPCK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总的来说,从大菱鲆幼鱼肝脏糖代谢角度而言,在饲料中添加15%的葡萄糖或糊精时,可以有效促进大菱鲆肝脏糖酵解能力;较添加葡萄糖,糊精在促进大菱鲆肝脏糖酵解的同时对糖异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蔗糖作为饲料糖源时,仅在添加量为28%时显著促进糖酵解酶GK活性,糖酵解其他酶活性以及糖异生酶活性均不受蔗糖水平的显著影响。
聂琴苗惠君苗淑彦陈尘悦李静张文兵麦康森
关键词:大菱鲆糖源糖代谢
饲料中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大菱鲆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代谢反应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菱鲆幼鱼(初始体重:8.06&#177;0.08 g)对饲料中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和糊精)的利用效率.对照组饲料含45%的蛋白质和16%的脂肪.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调节脂肪水平为10%,...
苗淑彦聂琴苗惠君张文兵麦康森
关键词:大菱鲆糖类营养饲料利用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经验及启示——以国外某高校调研为例
2024年
随着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迅猛发展,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本文以国外某高校的生物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分析,从该高校的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可为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建设、网络化管理和培训制度等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利于提高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董小敬杜雪地苗淑彦王安然徐斌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国外高校
刺参育苗及养成用无公害配合饲料的研制
王际英张利民宋志东王世信李培玉陈玮孙永智黄炳山焦玉龙苗淑彦王忠全
1、任务来源:“刺参育苗及养成用无公害配合饲料的研制”课题为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2150104,项目资金为12万元。重点以刺参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的研制及推广为核心内容,由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
关键词:
关键词:刺参养殖配合饲料
饲料中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大菱鲆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代谢反应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菱鲆幼鱼(初始体重:8.06±0.08 g)对饲料中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和糊精)的利用效率。对照组饲料含45%的蛋白质和16%的脂肪。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调节脂肪水平为10%,分别添加1...
苗淑彦聂琴苗惠君张文兵麦康森
关键词:大菱鲆糖类营养饲料利用
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蛋白质利用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蛋白质利用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以确定乌鳢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以豆粕分别替代含45%鱼粉饲料中0(D1组)、20%(D2组)、30%(D3组)、40%(D4组)和60%(D5组)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44%)等脂(粗脂肪含量9%)的试验饲料,饲喂乌鳢6周。养殖试验在室内流水纤维玻璃钢桶(200 L)中进行,将225尾平均体重为(19.07±0.07) g的乌鳢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结果显示:豆粕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乌鳢的存活率(SR)没有显著影响(P>0.05)。D3、D4和D5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D1组(P<0.05),同时D4和D5组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D1、D2和D3组(P<0.05);而D1和D2组间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豆粕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乌鳢肌肉中粗蛋白质和粗灰分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乌鳢肌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在D1、D2和D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4和D5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D1组(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3组(P<0.05)。乌鳢肠道糜蛋白酶活性D1组与D2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肠道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以D5组最低,且D5组显著低于D1、D2组(P<0.05)。此外,豆粕替代30%~60%的鱼粉后,乌鳢肠道损伤明显,肠壁厚度不均匀,肠道褶皱短而稀疏。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生长性能、蛋白质利用及肠道组织形态不受影响的角度考虑,在含45%鱼粉的乌鳢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20%。
张鑫韩蓓胡俊涛刘令军陈越洋许文静苗淑彦
关键词:乌鳢豆粕蛋白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
大豆皂苷对吉富罗非鱼肠道菌群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皂苷对吉富罗非鱼肠道菌群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5%和8%的对照组饲料(G1组);在对照组饲料中分别添加0.3%(G2组)和0.6%(G3组)的大豆皂苷(纯度为60%),配制2种添加大豆皂苷饲料;此外,用40%的豆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7%的鱼粉(替代57.5%的鱼粉蛋白)(G4组),配制1种添加豆粕饲料。4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能,每种试验饲料饲喂3桶吉富罗非鱼,每桶放养40尾鱼,饲喂期为28 d。分别在养殖的第14天和第28天取样测定罗非鱼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健康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第14天,G2、G3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低于G1和G4组(P<0.05);G2、G3和G4组肠道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闭合蛋白4(CLDN4)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G1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且G2和G3组肠道中IL-8和CLDN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4组(P<0.05)。在第28天,G1、G2组的WGR显著低于G3、G4组(P<0.05),SGR显著低于G4组(P<0.05);肠道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咬合蛋白(OCLN)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G4组肠道中IL-8、IL-10、IFN-γ和CLDN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而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G2和G3组的TNF-α和闭合蛋白3(CLDN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1和G4组(P<0.05)。吉富罗非鱼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门为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除G1组外的其余各组肠道菌群中Fus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明显上升;除G2组外的其余各组肠道菌群中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吉富罗非鱼肠道菌群中的优势�
张鑫常恩慧付裕徐洁韩蓓周梓涵王安然苗淑彦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大豆皂苷豆粕肠道健康肠道菌群肠道炎症
SPOC教学模式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年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扬州大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因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备受关注。该文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以水产养殖专业课程《虾蟹类增养殖学》为例,系统阐述了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结合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明确"线上"与"线下""教"与"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苗淑彦孙龙生
关键词:教学效果
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0.6 m)进行,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尾虾(0.26 g±0.02 g),试验周期为90 d。养殖过程中不换水,糖蜜的泼洒量根据饲料投喂量进行计算(C/N为20)。结果显示:添加糖蜜能够显著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到第90天时,试验组的絮团体积达21.22 mL/L;而对照组为6.03 mL/L;试验组絮团粗蛋白含量为29.47%,粗脂肪含量为4.32%,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粗灰分含量为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泼洒糖蜜对罗氏沼虾体组成的影响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09%和21.20%,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91%和3.06%;另外,向水体中泼洒糖蜜对罗氏沼虾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试验组罗氏沼虾肠脂肪酶活性、胃脂肪酶活性和胰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罗氏沼虾糜蛋白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泼洒糖蜜对肠淀粉酶、胃蛋白酶、胃淀粉酶、胰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试验表明,生物絮团营养组成丰富,能够有效提高消化酶活性。
葛海伦朱锦裕赵臣泽苗淑彦
关键词:罗氏沼虾体组成消化酶活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