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雪棠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跌倒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相关...
  • 1篇多药耐药相关...
  • 1篇液基薄层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贫血

机构

  • 4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苏雪棠
  • 3篇陈炎添
  • 2篇熊燕
  • 2篇陈青龙
  • 1篇肖秀金
  • 1篇黄伟刚
  • 1篇石胜
  • 1篇郭翼华
  • 1篇陈荣策
  • 1篇陈艳花
  • 1篇廖隆祥
  • 1篇刘海娟
  • 1篇杨慧敏
  • 1篇谭雪萍
  • 1篇龙彬彬
  • 1篇林秀容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β-内酰胺酶基因和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1-sull)的耐药性,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9株MDR-A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并且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39株MDR-AB中28株碳青霉烯酶-23(OXA-23)阳性(71.8%),OXA-51阳性39株(100%),青霉素酶(TEM)阳性7株(17.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阳性6株(15.4%),丝氨酸酶(PER)阳性5株(12.8%),头孢菌素酶(AmpC)阳性23株(59.0%),qacE△1-sull阳性39株(100%)。OXA-23和AmpC同时阳性17株(43.6%)。OXA-24,OXA-58,内膜蛋白酶-1(IMP-1),IMP-4,波形蛋白酶(VIM-2)和产巯基变量型(SHV)均未检出。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来的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克洛、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90%,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100%。结论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MDR-AB主要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OXA-23和AmpC,根据其院内感染特征,为控制其传播,临床应加强有效的监测和隔离工作。
陈炎添熊燕苏雪棠谭雪萍廖隆祥杨慧敏陈青龙
关键词:呼吸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患者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方法采用G6PD活性定量测定,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对人群进行初筛,同时采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初筛人群的α-地贫以及β-地贫类型,并对其G6PD活性值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群、单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合并地贫、轻型α-地贫、轻型β-地贫、重型β-地贫、血红蛋白H(HbH)病以及α-地贫合并β-地贫各组间G6P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类型地贫患者的G6P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地贫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陈炎添苏雪棠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三级质控管理在预防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在预防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消化道出血患者954例为干预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防跌倒三级质量控制管理。选取2012年1-12月消化道出血患者892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率和住院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跌倒率为0.73%,明显降低对照组的2.0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满意率为9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可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肖秀金苏雪棠刘海娟陈艳花龙彬彬林秀容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跌倒
HR-HPV DNA PCR联合TCT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40例T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的患者进行HR-HPV DNA 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CT阳性合并HPV阳性患者共259例,其中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的例数(阳性率)分别为155例(59.8%)、81例(31.3%)、15例(5.8%)、8例(3.1%);259例患者中ASCUS、LSIL、HSIL、SCC合并HR-HPV的阳性例数(阳性率)分别为28例(18.1%)、20例(24.7%)、10例(66.7%)、8例(100.0%)。HR-HPV和TCT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与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TCT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5%、11.1%、2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8%、59.2%、40.8%。结论TCT与HR-HPV DNA PCR检测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陈炎添陈青龙熊燕苏雪棠黄伟刚石胜郭翼华陈荣策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