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示踪
  • 2篇泥沙
  • 1篇堤防
  • 1篇地质年代
  • 1篇地质年代学
  • 1篇淤积
  • 1篇淤积现状
  • 1篇站位
  • 1篇深度校正
  • 1篇示踪法
  • 1篇年代学
  • 1篇柱样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评价
  • 1篇埋藏
  • 1篇埋藏深度
  • 1篇环境污染评价
  • 1篇海堤
  • 1篇海底
  • 1篇海底沉积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程汉良
  • 4篇曾文义
  • 4篇曾宪章
  • 3篇邹汉阳
  • 1篇尹明端
  • 1篇徐胜利
  • 1篇余兴光
  • 1篇施文远
  • 1篇苏贤泽
  • 1篇霍湘娟
  • 1篇姚建华

传媒

  • 4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5
  • 1篇198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洋沉积物的铅-210地质年代学方法被引量:16
1984年
利用210Pb的放射性测定百年内沉积事件的方法是近十年来才发展的一种较可靠的新技术,也是地质年代学中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之一。海洋沉积物的形成年代与沉积速率的资料,无论在研究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还是进行海洋工程建设、开发海洋资源或调查海洋污染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210Pb测年法中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致所得的结果缺乏可比性。我们在应用210Pb法测定长江口外及邻近陆架现代沉积速率的过程中,摸索了一套处理方法。本文着重讨论该处理方案,以期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有共同的语言。
苏贤泽马文通徐胜利曾宪章余兴光程汉良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海底沉积物深度校正地质年代学柱样埋藏深度
厦门港的淤积现状及防淤建议被引量:5
1991年
根据厦门港20个站位沉积物岩心过剩^(210)Pb的垂直分布估算了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自从高崎~集美、杏林、马銮和员当诸海堤修建以来厦门西港的沉积加快了。其沉积速率范围为 0.5~7.8cm/a,其中宝珠屿附近海区、猴屿南部海区和嵩(屿)~鼓(浪屿)水道有较快的淤积。厦门外港的淤积速率范围为0.2~5.4cm/a,且有从九龙江口外港逐渐增加的趋势。厦门港主航道虽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淤积,但只有局部海区淤积较快。本文还讨论了厦门港淤积的原因,并提出了某些防淤建议。
曾文义程汉良曾宪章霍湘娟姚家奠尹明端姚建华邹汉阳
关键词:淤积防淤
闽江口放射性示踪沙实验的辐射安全分析和环境污染评价
1990年
本文报道了我们在应用放射性示踪沙观测闽江口底沙运动的实验过程中,同时进行的现场辐射剂量监测和实验区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监测方法和结果,并进行了辐射安全分析和环境污染评价。
邹汉阳程汉良曾文义曾宪章
关键词:泥沙示踪
闽江口底沙运动的放射性示踪法研究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报道了在福建省首次进行的应用放射性示踪法观测闽江口底沙运动的研究结果。详细叙述了放射性示踪沙的实验方法,结合水文和地质资料具体分析了实验结果,为外沙抛泥区的选择和内沙航道增深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邹汉阳程汉良曾文义曾宪章
关键词:泥沙放射性示踪法
海堤建成前后厦门港湾沉积速率的变化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意义被引量:10
1985年
厦门港位于金门湾内,水域平静宽阔,航道深,潮差大,是我国沿海的天然良港。其主航道嵩屿—鼓浪屿的水深在10米以上,万吨巨轮随时可进,五万吨轮可乘潮入港。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厦门港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吞吐口岸。厦门港湾的潮型为正规半日潮。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式。传入厦门港湾的潮波有一股沿西港,还有一股沿厦门岛东侧的浔江进入。两股潮波在现高崎—集美海堤略东处交汇后再分别退出,如此往复循环。
程汉良曾文义施文远何惠贞
关键词:沉积速率站位海塘堤防海堤海洋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