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庆芳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为AML-M6b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15年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的急性变类型中2/3-3/4为髓系急性变,形态学以急性粒细胞变和急性粒-单核细胞变较为常见,红白血病变较少,尤其是纯红系细胞白血病更少见。现报道1例供参考。
- 邓虎重王晓荣李彦涛石庆芳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红白血病
- ELK1转录激活PD-L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含ETS域转录因子Elk1(ETS transcription factor Elk1,ELK1)作为原癌基因,具体分子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中ELK1与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相关性以及二者在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ELK1与PD-L1在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病理科2017-03-02-2018-12-26收集87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对SW480细胞进行ELK1基因过表达,通过CCK8、Transwell小室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在过表达ELK1基因前后SW480细胞系的增殖、侵袭和PD-L1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沉淀RT-qPCR实验验证ELK1是否直接通过ELK1基序结合到PD-L1的基因启动子区。结果EL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5.86%,66/87)高于癌旁黏膜组织(12.64%,1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52,P<0.001。PD-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9.77%,52/87)高于癌旁黏膜组织(3.45%,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87,P<0.001。ELK1和PD-L1蛋白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联,P>0.05;而与其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联,χ^2值分别为43.152、24.671和23.104,均P<0.001。ELK和PD-L1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67,P<0.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LK1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和PD-L1表达均升高。ELK1干扰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和PD-L1表达均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沉淀RT-qPCR实验研究结果表明,ELK1可直接结合在PD-L1启动子上。结论 ELK1可转录激活PD-L1表达,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
- 侯倩倩杨芳王大庆肖杨赵鹏石庆芳
- 关键词:结直肠癌转录激活
- 关于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1
- 2008年
- 张凤芹丁红炜石庆芳王胜和
- 关键词:血液染色体标本制备
- 沙利度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小鼠 H22肝癌移植瘤的疗效。方法 培养 H22肿瘤细胞,制造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60只。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小鼠模型分成三组,每组20只,其中A组小鼠采用沙利度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B组小鼠仅采用表阿霉素治疗;C组采用生理盐水对照,在治疗d7、d14、d21和d30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直径,统计治疗后12个月内三组小鼠死亡率。结果 A组小鼠d14肿瘤直径为(11.37 ± 1.03) mm ,显著短于同期B组(19.32 ± 1.12) mm和C组(28.39 ± 1.19) mm ;A组小鼠d30肿瘤直径为(9.23 ± 1.08)mm ,显著低于B组(12.23 ± 1.04 mm)和C组(29.29 ± 1.03 mm)。A组死亡率10%(2/20)显著低于B组45%(9/20)和C组80%(16/20)。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小鼠 H22肝癌移植瘤疗效满意。
- 高军祝小英石庆芳王大庆姜达
- 关键词:肿瘤移植
- 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了解多西紫杉醇加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有22例进展期胃癌病人入组本次临床研究。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奥沙利铂85mg/m2,第1天;5-氟尿嘧啶2500mg/m2,持续泵入120小时(第1-5天),每3周为1周期,共4个周期。观察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变化情况及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临床有效率为59.1%,其中完全缓解(CR)4.5%(1例),部分缓解(PR)54.5%(12例),疾病稳定(SD)27.3%(6例),疾病进展(PD)13.6%(3例)。毒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脱发,共有6例病人发生了III-IV度的白细胞减少,但未有因此而死亡的病例。结论:多西紫杉醇加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 周风举石庆芳邓新娜王金树刘海军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化疗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
- 干扰素释放试验(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苷酸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对比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释放试验(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ADA)、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苷酸(TB-DNA)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128例患者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与非结核胸腔积液组(非结核组),并通过对2组患者的ADA、TB-DNA及IFN-γ三种因子进行检验,观察2组检查指标及其3组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析并评价其效能。结果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检测结果表明ADA及IFN-γ这两种种因子的检测含量及其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TB-DNA阳性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种检测方法在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单因子效能比较中,ADA的灵敏度要高于金标准,但特异性ADA检测相较于其他方法则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NA灵敏度为41.28%其较之于涂片法的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与金标准培养法的灵敏度即在本试验中36.9%依然存在优势。IFN-γ指标测试结果为其灵敏度为76.49%、特异度为94.77%,暗示其检测指标具有很好的指导效能。在并联实验中,ADA或IFN-γ组合具有最高的灵敏度,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合为TB-DNA或IFN-γ具有最高的特异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约登指数最高的组合为TB-DNA或IFN-γ,串联结果特异度最高(99.98%)。结论三种检测方法分别单独使用局限性不能作为单独的诊断标准。使用其中2种大大增强对于该疾病的检出灵敏度与特异度。成为临床检测过程中阳性检出率低、活检过程复杂等相关问题的一大解决方案。
- 李毅侯宏伟石庆芳查月芳冯秀莉冯彦景王建梅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胸膜炎
- 干扰素-γ和腺苷脱氨酶水平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干扰素-r(IFN-r)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18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59例(结核组),癌性胸腔积液28例(癌性组),炎性胸腔积液22例(炎性组),其他原因引起胸腔积液9例(其他组),检测4组胸腔积液中的INF-r和AD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组INF-r、ADA水平均高于癌性组、炎性组及其他组(P<0.05);癌性组INF-r、ADA水平均高于炎性组及其他组(P<0.05)。INF-r+ADA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较单独诊断的特异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F-r和ADA水平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有诊断价值,且能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两者联合更有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 李毅王建梅石庆芳侯宏伟冯秀丽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
- 替莫唑胺联合陀螺刀全脑放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 2016年
-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陀螺刀全脑放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脑转移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2组均给予陀螺刀全脑放疗,试验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术后生存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临床获益率为86.00%;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00%,临床获益率为96.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χ~2=5.59,P〈0.05)。试验组的恶心呕吐和头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χ~2=5.78,P〈0.05)。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8.56±2.67)月,试验组中位生存期为(10.67±3.0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对照组治疗后6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6.00%、60.00%,试验组6月、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6.00%、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χ~2=5.29,P〈0.05)。结论:采用替莫唑胺联合陀螺刀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高,但患者生存期延长。
- 曹新桥王兵石庆芳
- 关键词:替莫唑胺脑转移瘤疗效
- 鼻咽部毛状息肉一例
- 2012年
- 患儿女,1d。因出生后即发生呼吸困难于2011年10月12日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心肺听诊正常。
- 侯素平张俊娟石庆芳王林娜
- 关键词:鼻咽部息肉足月顺产心肺听诊患儿
- 微波热疗机热化疗对Ⅳ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疗效及血清Survivin蛋白和DLL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机热化疗对Ⅳ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凋亡抑制基因蛋白(Survivin)及Delta样配体4(DLL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深部热疗增敏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NK),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血清Survivin蛋白及DLL4表达,生存曲线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45.0%,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_(4)、CD^(+)_(8)、CD^(+)_(4)/CD^(+)_(8)、N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urvivin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DL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DL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DLL4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DLL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热化疗能有效提高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并下调血清Survivin蛋白及DLL4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
- 肖杨赵鹏侯倩倩王大庆石庆芳杨芳
- 关键词:热化疗消化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