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贞
- 作品数:23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颅内神经管原肠囊肿的MRI表现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管原肠囊肿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搜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神经管原肠囊肿患者的MRI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形态及信号特点等。结果 6例中,病灶位于桥前池1例,延前池1例,桥延交界前方2例,桥小脑角池、脚间池及鞍上池1例,桥前池、脚间池1例。2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1例呈类哑铃形,1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例肿瘤明显嵌入脑干,类似"脊髓嵌入征"。MRI信号较多样,T_1WI多呈等或高信号,T_2WI多呈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颅内神经管原肠囊肿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白玉贞牛广明高阳
- 关键词:颅内磁共振成像
- 颅内不典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不典型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表皮样囊肿患者MRI 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资料,分析其部位、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 11例表皮样囊肿位于脑室内,12例位于脑实质内,2例位于硬膜外,1例位于大脑纵裂前部。呈类圆形、不规则或分叶状,周围均无水肿。脑室内、大脑纵裂肿瘤信号呈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脑实质内、硬膜外肿瘤信号复杂多样,T1WI、T2WI呈混杂信号,可见T1WI高信号,或T2WI低信号。DWI均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4例囊壁强化。结论 DWI结合T1WI、T2WI及增强扫描对颅内不典型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白玉贞牛广明高阳
- 关键词:颅内磁共振成像
- 脑内型胆脂瘤的MRI表现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MRI对脑内型胆脂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型胆脂瘤患者行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肿瘤主要位于额颞叶,多呈圆形、类圆形,周围均无水肿。12例中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为主混有少量絮状、条片状等信号者7例,呈不均匀低信号为主混有少量高信号者4例,以高信号为主者1例。T2WI均以不均匀高信号为主,混杂少量絮状、条片状等信号。DWI均呈欠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内部均未见强化,周边环形轻度强化者3例。结论脑内型胆脂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脑内型胆脂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白玉贞牛广明
- 关键词:胆脂瘤磁共振成像
- 单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磁共振与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表现
- 2005年
- 郝凤英郝玉喜白玉贞穆耀强王丽红
- 关键词: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 ^1H-MRS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1H-MRS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生化改变以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术前分级,疗效监测,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等。本文重点回顾1H-MRS现状,并简要对其及PET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 白玉贞韩晓东牛广明
- 关键词:胶质瘤
-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0
- 2017年
- 目的 应用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转移瘤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定量DCE-MRI在上述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有完整生化检验或手术资料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转移瘤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CE-MRI检查,在灌注参数图上测量上述疾病患者病变椎体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值.各指标均呈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间距(Q)表示,3种病变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转移瘤病变椎体中,K^trans值分别为(0.716±0.017)、(0.316±0.004)、(0.986±0.012)min^-1,Kep值分别为(1.326±0.018)、(0.747±0.005)、(2.899±0.054)min^-1,Ve值分别为0.541±0.011、0.427±0.017、0.338±0.007,Vp值分别为0.034±0.003、0.029±0.003、0.049±0.007,3种病变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0.24、52.49、48.31、46.54,P值均〈0.01).结论 DCE-MRI定量分析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转移瘤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赵鹏飞高阳乔鹏飞牛衡白玉贞曹鹏牛广明
- 关键词:脊柱炎磁共振成像
-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MRI表现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6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行T1WI、T2WI、STIR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病变累及腰椎最多。椎体形态多无明显变化,椎体边缘可见小的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病变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等或等高信号或低等高混杂信号。ST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明显强化,与周围正常增强的椎体信号类似或更高。椎间盘7例变窄,信号变化不显著,呈等T1、等T2信号(与邻近椎间盘比较),只有2例T2WI呈高信号。16例均有椎管外软组织受累,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边界模糊,STIR呈混杂高信号,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腔,增强扫描显示脓腔壁厚薄不均不规则强化。10例有不同程度椎管内硬膜外脓肿,呈长T1、长T2信号,ST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脓壁厚薄不均明显强化。脓肿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病变椎体节段。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白玉贞韩晓东牛广明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脊椎炎磁共振成像
- ~1H-MRS及DWI对脑星形细胞瘤放疗疗效评估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1H-MRS及DWI两种磁共振功能成像对脑星形细胞瘤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低级星形细胞瘤(WHOⅠ~Ⅱ级)12例、高级(WHOⅢ~Ⅳ级)8例,均在手术后2~4wk内放疗。先行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增强后48h行1H-MRS检查。病灶实体区及正常区的Cho、NAA、Cr、ADC相除分别得到rCho、rNAA、rCr、rADC。放疗前(1wk内)、放疗后1mo和3mo分别测量rCho/rCr、rCho/rNAA、rADC。并计算rCho/rCr,rCho/rNAA和rADC放疗后1mo和3mo与放疗前的平均差值分别为1和2。两组病人分别进行。结果:1、低级别组:rCho/rCr、rCho/rNAA、rADC放疗后3mo与放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rCho/rCr、rCho/rNAA放疗后3mo与放疗后1mo有统计学差异(P<0.05)。rCho/rCr、rCho/rNAA、rADC平均差值1及平均差值2有统计学差异(P<0.05)。2、高级别组无一定的规律。结论:对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H-MRS、DWI可了解肿瘤内部代谢情况,早于常规形态学发现肿瘤对放疗的反应,有助于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本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资料差异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白玉贞韩晓东牛广明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分析扩散加权成像星形细胞瘤
- 一种可调式核磁共振成像线圈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磁共振成像线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调式核磁共振成像线圈,包括卡板和插线柱,以及通过螺丝固定在插线柱一侧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限位板的下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二接触块,上限位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
- 乔鹏飞牛广明鲁海文高阳赵鹏飞武小鹏白玉贞
- 文献传递
- <'1>H-MRS及DWI对脑星形细胞瘤放疗疗效评估的研究
- 目的:
评价1H-MRS及DWI两种磁共振功能成像对脑星形细胞瘤放疗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搜集、筛选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病人共20例,低级星形细胞瘤(W...
- 白玉贞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分析星形细胞瘤放疗疗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