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颖彬

作品数:31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病毒
  • 10篇肝炎
  • 9篇戊型
  • 9篇戊型肝炎
  • 9篇肝炎病毒
  • 8篇细胞
  • 7篇戊型肝炎病毒
  • 7篇免疫
  • 7篇抗体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抗原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人类T淋巴细...
  • 5篇淋巴细胞白血...
  • 5篇白血病病毒
  • 5篇表位
  • 4篇衣壳
  • 3篇蛋白

机构

  • 27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北京万泰生物...

作者

  • 29篇王颖彬
  • 25篇夏宁邵
  • 21篇张军
  • 12篇李少伟
  • 9篇顾颖
  • 9篇程通
  • 8篇葛胜祥
  • 6篇张军
  • 5篇陈毅歆
  • 5篇何志强
  • 5篇林鉴
  • 5篇杜海莲
  • 4篇张涛
  • 4篇罗文新
  • 3篇杨海杰
  • 3篇魏丽华
  • 3篇吴文翰
  • 3篇朱子恒
  • 3篇彭耿
  • 3篇吴婷

传媒

  • 9篇病毒学报
  • 6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2004年肝...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休克蛋白90与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衣壳蛋白P239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前期研究中所筛选出的能够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重组衣壳蛋白颗粒P239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分析验证。方法使用pull-down、MALDI-TOF-MS、免疫共沉淀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对与P239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鉴定和进一步分析。结果MALDI-TOF-MS及免疫共沉淀技术,均表明该蛋白为热休克蛋白90(HSP90)并与P239相互作用。随后,对P239进入细胞的过程中胞内HSP90蛋白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做了初步研究。发现虽然HSP90在蛋白总量上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其定位却伴随着P239在胞内的迁移发生了由细胞膜向细胞核核周的转移。结论HSP90可能参与了P239入胞后的转运并介导了HEV入胞后向效应细胞器的转运,为研究HEV的感染机制及对HEV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郑子峥苗季吴小成何水珍唐明孙媛媛王颖彬杜海莲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热休克蛋白90蛋白相互作用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同源二聚体的相互作用结构域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包膜、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包含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其中ORF2编码660个氨基酸的结构蛋白(PORF2),组成病毒衣壳.本研究通过疏水性分析、肽段末端缺失、氨基酸定...
李少伟何志强王颖彬陈毅歆刘如石林鉴顾颖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同源二聚体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庚型肝炎病毒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利用原核表达载体 pRSET或 (和 )pGEX在大肠杆菌内表达了覆盖庚型肝炎病毒 (HGV)C NS3和NS5区的多段基因。CE1、E2、NS3、NS5及NS3 NS5嵌合基因等的 8段基因均有高效表达 ,各重组蛋白产量与菌体总蛋白之比在 10 %~ 35 %之间。对以上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学筛选 ,证实其中 7个重组蛋白均具免疫学活性 ,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重组HGV抗原表位的分布 。
夏宁邵杨海杰张军林长青王颖彬王隽詹美云吴文翰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免疫学活性
靶向HIV-1细胞受体基因CCR5的人工miRNA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趋化因子CCR5是HIV-1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通过抑制CCR5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HIV-1的复制进程.miRNA介导的RNA干扰相比经典的siRNA在应用中具有更多的特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可特异有效靶向CCR5的人工miRNA元件.本研究以CCR5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了14个miRNA靶序列,以天然miR-30a为基础骨架通过靶序列区替换构建人工miRNA元件.通过将miRNA表达质粒与携带靶序列区的报告质粒的共转染抑制实验检测不同miRNA的抑制效率,结果显示miCCR-13A具有较好的抑制效率和特异性.进一步将miCCR-13A表达载体转染CCR5阳性的HIV-1受体细胞株TZM-b1,RT-PCR检测显示miCCR-13A可在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同时应用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在miCCR-13A转染细胞相比对照细胞的CCR5蛋白的检测活性明显降低.进一步的研究显示miCCR-13A在细胞中不会影响细胞活性和干扰素效应相关基因osa1和stat1 mRNA水平,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获得的可特异靶向CCR5的人工miRNA元件可为进一步的抗HIV-1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王颖彬程通魏丽华张涛梁露萍夏宁邵
关键词:CCR5RNA干扰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流行区无偿献血人群筛查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blood screening of 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HTLV) infection in endemic regions in China,a total of 32 767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Xiamen during February 2004 to February 2005 were tested for anti-HTLV Ⅰ/Ⅱ using an ELISA kit.Those repeatedly positive samples were further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 and PCR.Thirteen donors were positive for antiHTLV by ELISA and 7 among them were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while one was doubtful.HTLV I env gene fragments from four confirmed samples were amplified successfully by PCR.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y were all grouped into subtype C.None of the seven confirmed donors came from Xiamen City,but from other areas of Fujian Province.Five of these 7 donors came from the coastal area of Fujian Province,while the other two came from inland area.
陈长荣张军谢金镇张永昌王颖彬
关键词: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无偿献血者
颗粒化重组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及其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被引量:37
2004年
过去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 (HEV)衣壳蛋白ORF2的aa3 94_60 6片段NE2可以形成同源多聚体 ,并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但纯化后的免疫原性较弱。这里表达了 3个NE2蛋白的N端延伸突变体 ,发现对应于ORF2aa3 68_60 6的重组蛋白HEV 2 3 9在体外可以形成颗粒性抗原。HEV 2 3 9抗原颗粒与戊肝患者血清反应性良好 ,对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8C11的反应性与NE2抗原相当 ,而对另一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8H3的反应性较NE2抗原有显著提高 ,表明HEV 2 3 9抗原颗粒具有比NE2更好的抗原性。纯化后的HEV 2 3 9抗原颗粒直径约为 15~3 0nm。铝佐剂吸附的HEV 2 3 9免疫Balb c小鼠的半数有效剂量 (ED5 0 )在 0 0 8~ 0 2 5μg之间 ,而同样以铝佐剂吸附的NE2抗原 60 μg剂量免疫的抗体阳转率仅 2 5% ,表明HEV 2 3
何志强张军李少伟林鉴刘如石陈毅歆王颖彬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原核表达抗原性免疫原性
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转移及表达效率的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研究已证实杆状病毒可进入某些哺乳动物细胞 ,这提示了可将重组杆状病毒作为一种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新型基因转移载体。利用已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BacV CMV EGFPA ,以含病毒的Sf9细胞培养上清同时孵育多种哺乳动物细胞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报告基因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移效率及表达效率。共使用了 2 0种哺乳动物细胞株 ,其中有 12种人类组织细胞 ,7种小鼠组织细胞 ,1种猴组织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携带CMV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可有效进入多数哺乳动物细胞 ,其中对人、猴来源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显著高于对鼠源细胞 ,对贴壁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显著高于对悬浮细胞。同时 ,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携带有CMV启动子和EGFP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pCDNA3 1 EGFP分别转染部分特别是被认为杆状病毒进入能力较低的细胞株 ,结果显示CMV启动子在这些细胞中均可有效引导EGFP基因的表达 ,因此认为携带了CMV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对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转移效率能基本反映出杆状病毒对不同种哺乳动物细胞的进入能力。通过综合比较携带CMV启动子的杆状病毒对不同种属及组织来源细胞的基因转移及表达效率 ,可看出杆状病毒对灵长类动物贴壁细胞的基因转移及表达效果是较好的 。
许辰煜程通卢五迅陈敏吴婷王颖彬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杆状病毒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转移
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不同区域的原核表达被引量:5
2005年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SARS冠状病毒的核衣壳(N)蛋白全长及N末端或/和C末端缺失突变体进行了表达,共表达了39个重组蛋白,表达量在15%~30%之间。分别利用电洗脱或金属鳌合介质纯化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纯化蛋白对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的反应性,结果发现全长N蛋白活性最好,其余的末端缺失蛋白均无法达到同一活性水平。由此说明N蛋白的完整性对于其优势表位的充分暴露是必要的。
林鉴葛胜祥王颖彬罗文新吴婷李少伟程通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SARS病人N蛋白表位核衣壳缺失突变体
应用离心方法提高杆状病毒对哺乳动物细胞转导实验效率被引量:3
2007年
重组杆状病毒作为一种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新型基因转移载体已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转导实验的效率,本研究利用已构建的带有CMV启动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盒的重组杆状病毒BacV-CMV-EGFPA,在CV-1细胞中探索了应用离心方法提高转导实验效率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离心方法可显著提高单位时间内重组杆状病毒对哺乳动物细胞的转导效率,同时不会对靶细胞造成损伤。通过对离心时间、离心后孵育时间、病毒上清的稀释缓冲液的进一步摸索优化,结果显示病毒上清以PBS为稀释缓冲环境室温600g水平离心1h即可获得高水平的转导效率,优于在PBS环境中27℃孵育8h的效果。该方法可在获得高转导效率的同时显著缩短实验时间,具有快捷、高效、低损伤的特点,可作为一种常规操作方法用于日常实验。本研究进一步应用该方法对多种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哺乳动物细胞株进行基因转导,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适用于多数不同种属和组织来源的哺乳动物细胞,其中对贴壁细胞的效果最为显著。
程通杨炳春许辰煜张涛杜海莲王颖彬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杆状病毒哺乳动物细胞转导离心
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鉴定被引量:22
2003年
阻断实验发现,用戊型肝炎病毒(HEV)衣壳蛋白重组抗原制备的8株抗HEV单克隆抗体(mAb),分别识别3个构象表位和2个线性表位。用抗体捕获反转录PCR方法证实,其中识别2个构象表位的3个mAb可以直接捕获HEV颗粒,表明这2个表位位于HEV颗粒的外表面。识别这两个表位的mAb8C11和8H3均可中和HEV对恒河猴的致病性和感染性。mAb8C11缩短排毒时间的效应较明显,而mAb8H3延迟机体抗HEV抗体阳转时间的效应较明显。二者的中和效应具有较明显的协同作用。中和单抗8C11、8H3对戊肝不同感染时期的血清均有显著阻断作用,Fab片段的阻断作用与完整抗体类似,表明这两个mAb对应的中和表位是HEV体液免疫应答的优势表位。
顾颖葛胜祥黄果勇李少伟朱子恒何志强陈毅歆王颖彬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中和表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