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芬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试析1861年新南威尔士《罗伯逊土地条例》被引量:1
- 2018年
- 19世纪上半期,牧羊业在新南威尔士悄然兴起后迅速扩张,大量公地被牧民占据。在牧羊业扩张的背景下,殖民地农业却由于缺少耕地,发展一度陷入困境。1861年,新南威尔士议会通过了《罗伯逊土地条例》。该条例试图以取消购地限制、简化土地交易程序的方式帮助农民获得土地,改善殖民地农业状况。尽管条例的实施效果未能达到立法者的预期目标,但相关证据表明,《罗伯逊土地条例》仍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新南威尔士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问题,对其农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 王道明王艳芬
- 关键词:新南威尔士土地交易农业
- 印度与尼泊尔议会民主制的建立
- 2013年
- 1950年,尼泊尔爆发民主革命,并于次年建立了议会民主制。在这场对尼泊尔历史产生标志性影响的事件中,印度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度不仅在民主思想、政治组织和斗争形式方面成为尼泊尔民主派效仿的对象,而且为尼泊尔民主人士和反政府力量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在反拉纳独裁的斗争激化致使尼泊尔国王出逃和尼泊尔大会党发动武装革命之际,印度庇护国王,支持民主派,并从外交上打压尼泊尔封建政权及其外国同盟,最终迫使拉纳政府与尼泊尔大会党达成协议,双方联合组成过渡政府,并以议会民主制取代了独裁体制。
- 王艳芬
- 关键词:议会民主制
- 试论拉纳家族政权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1846年被任命为尼泊尔首相的忠格·巴哈杜尔开启了拉纳家族一个多世纪的统治。拉纳家族在尼泊尔历史上的兴隆始于对王室权争的利用和对显贵的清洗。该家族借助国王的御诏这一特殊工具来提升家族种姓地位,并通过与王室和老贵族联姻使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得到公开认可。最后,通过分割、蚕食甚至剥夺君主的主权以及把持首相之位的世袭权,拉纳家族逐渐把王国的一切权力掌控于一家之手。
- 王艳芬
- 关键词:政权
- 美国“新主权论”论析
- 2003年
- 美国新主权论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变的历史条件下出台的。它是为了美国的一家利益而挑战国家主权的一种反全球化思潮,是一种自私和霸权的行为。新主权论对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都是有害的,也不利于全球化进程。新主权论所体现出来的单边主义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对美国有利的结果,但最终会使美国举步维艰。
- 王艳芬
- 关键词:单边主义
- 论《兰杰协定》的签署被引量:1
- 2016年
- 1978年签署的《兰杰协定》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在土著土地上开采铀矿的协定。该协定是联邦政府以及矿业利益集团对北领地区的土著施加压力的结果,反映了联邦政府对铀的开发利用的立场与政策日渐明朗以及矿业利益集团在"国家利益"的名目下对土著所在地区的矿产进行"合法"开发的前景,同时折射了土著土地所有权的脆弱性与模糊性。但应予肯定的是,针对铀矿开发可能引发诸如环境破坏等方面的调查及其应对之策为日后处理此类问题树立了先例。
- 汪诗明王艳芬
- 关键词:土著铀矿
-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18届年会讨论综述
- 2015年
- 2015年6月12—15日,苏州科技学院历史系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了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18届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及其影响以及世界史教学问题与改革等专题研讨。应该说这些主题关注时代趋势,观照了现实热点。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南通大学和扬州大学等院校的教师和部分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学者们发言的主题涵盖了诸如现代化问题、英国史、美国史、国际关系与中外交流史、反法西斯战争问题、世界通史以及史学史等方面的内容。
- 王艳芬
- 关键词:世界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英国创办开放大学决策在工党治下的贯彻与发展(1966—1969年)
- 2023年
- 1966—1969年是英国开放大学建校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工党建立了开放大学规划委员会,并任命沃特·佩里为开放大学副校长,对建立开放大学进行具体部署。虽然工党在议会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是于1967年开始浮现的英镑危机重挫了工党的社会改革计划,教育领域也未能幸免。哈罗德·威尔逊与党内其他要员进行利益交换,通过削减其他项目开支来保证开放大学决策的贯彻执行。规划委员会也主动接触保守党,寻找反对党接受开放大学的可能性,并加强宣传以减少开放大学遭受的质疑,开放大学得以在议会通过并于1969年正式成立。
- 周俊王艳芬
- 关键词:工党政党政治
- 反恐合作与美尼(泊尔)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冷战结束后,美尼关系处于低潮。9.11事件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平台。2005年2月1日,尼泊尔国王发表王室文告,解散了民选政府。美国随即以“民主倒退”为由宣布暂时停止对尼援助,双边政府交往亦陷入停顿。但仅仅5个月后,美国又做出恢复对尼援助决定,并支持尼泊尔王国政府打击“毛派”(Maoist)武装。美尼关系因此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王艳芬
- 关键词:反恐合作
- 试析尼泊尔的"和平区"倡议被引量:1
- 2022年
- 20世纪70年代初,尼泊尔的政治流亡者为了恢复议会民主制,在印度支持下加大了对国内无党派评议会体制的挑战力度.与此同时,随着第三次印巴战争及一系列后续事件的爆发,南亚的均势状态被打破,印度确立并巩固了其南亚霸主的地位,从而对尼泊尔这样的周边国家形成了较大的威慑.鉴于国内外安全形势的恶化,比兰德拉国王提出了将尼泊尔建成"和平区"的倡议,希望以制度化的和平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持与近邻同等友好的关系、远离结盟和冲突,进而专注于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尼泊尔的处境及其"和平区"倡议博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同情与认可,更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然而,印度却将上述倡议视为对印—尼既定关系格局的冲击以及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印度政府的保留态度致"和平区"倡议终被搁置.不过,"和平区"倡议的核心理念却在尼泊尔外交战略中延续下来.
- 王艳芬
- 关键词:中立不结盟政策等距离外交
- 1920-1960年代澳大利亚土著争取公民权的运动被引量:7
- 2013年
- 英国的殖民征服与统治剥夺了澳大利亚土著应有的公民权地位,使得"第一民族"长期处在一个备受欺凌的社会境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土著争取自身权益尤其是公民权的运动也从未止歇过,并从1920年代起进入一个有组织领导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中,土著争取公民权运动不仅不断走向深入,而且其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并在1967年迎来了一次决定其公民身份的全民公决。土著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除土著群体自身努力与斗争之外,非土著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与支持可谓弥足珍贵,当然与"白澳政策"的日渐褪色也存在重要关联。
- 汪诗明王艳芬
- 关键词:土著全民公决公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