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2篇胃癌
  • 2篇胃肿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1篇代胃
  • 1篇代胃术
  • 1篇腋淋巴结
  • 1篇腋淋巴结清扫
  • 1篇腋窝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头
  • 1篇胰头癌

机构

  • 7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王益民
  • 1篇邓军
  • 1篇田怀杲
  • 1篇杨明
  • 1篇鲁智
  • 1篇张庆
  • 1篇张荣新
  • 1篇姚廷敬
  • 1篇王磊
  • 1篇王圣应

传媒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84例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7例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 ,对照组 4 2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 10 .8% ,而对照组高达 6 1.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x2 =2 3.18,P <0 .0 1)。结论 :对乳腺癌需行腋淋巴结清除术患者 ,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
王圣应姚廷敬张荣新王益民杨明鲁智
关键词:乳腺癌肋间臂神经上臂术后
胃黏膜肠化与胃癌组织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肠化的局部型式及不同表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评估 6 8例胃癌和 6 7例对照组胃镜下广泛活检标本的肠化 ,分析肠化在胃内分布的局部型式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肠化在胃内有四种型式分布 :局灶型、幽门为主型、胃体型及弥漫型。结论 :不完全型肠化的出现与肠化的范围有关 ,从贲门到幽门沿胃弯的不同局部型式不完全肠化 。
王益民张庆
关键词:胃肿瘤胃黏膜肠化
16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提高胰头壶腹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手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4~2008年收治的16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木前、术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恶性肿瘤14例,良性疾病2例(15.38%),有并发症6例(37.5%),死亡1例(6.25%)。结论要提高胰头壶腹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治愈率,关键是早期诊断、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精湛的手术技巧。
王益民
关键词:胰头癌壶腹部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隐匿性乳腺癌两种治疗方法比较(附19例报道)
2004年
目的 :探讨无明显原发癌灶的腋窝转移性癌处理方法。方法 :比较 1 9例原发灶隐匿的女性腋窝转移性癌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时间。结果 :乳房切除组与非切除组生存时间差异无显性 (P >0 .0 5 )。结论
王益民王磊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隐匿性癌腋窝
近端胃癌191例手术范围的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合理的切除范围。方法:分析191例近端胃腺癌根治手术临床资料,评价各组淋巴结清扫效能。结果:淋巴结清扫效能指数从高至低依次是: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脾动脉旁、左肾静脉上旁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侵犯食管时,下段食管旁和膈上淋巴结清扫指数较高。结论:淋巴结清扫范围应根据肿瘤部位来定,进展期近端胃癌应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瘤侵犯食管时应清扫低位食管旁和膈上淋巴结。
王益民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切除术
乳房钼靶X线、超声波、粗针吸取芯组织活检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评价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特点和比较三种常用诊断方法。方法: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统计51例均经X 线、超声波和粗针吸取芯组检查患者,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结果:传统增感屏胶片系统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 腺癌显像的敏感度约为37.3%,乳腺超声对<0.5cm肿物难作定性诊断,LCB的敏感度74%~89%。结论:针对性的采用多 种检查手段联合检诊,对不能明确者放宽手术活检指征,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较为可靠方法。
王益民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粗针组织活检钼靶X线摄影乳房
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及间置环形空肠代胃术157例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上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可行性及间置环形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 7例进展期胃上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则采用间置环形空肠代胃术式 ;并与同期 2 86例胃上部癌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比较Ⅱ~Ⅲ期患者术后 3年、5年生存率。结果 :术后早期无死亡 ,膈下及腹腔感染 4例 ,无反流性食管炎 ,无倾倒综合征。Ⅰ期全胃组及近侧胃切除组术后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Ⅱ期患者两组 1年和 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 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Ⅲ期两组间 1年、3年和 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0 5 )。结论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应是Ⅲ期胃上部癌的常规术式 ;而间置环形空肠代胃术式符合生理要求 ,并发症少。
田怀杲王益民邓军
关键词:胃上部癌全胃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