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彬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孔
  • 3篇腰椎间孔狭窄
  • 3篇椎间孔
  • 3篇椎间孔狭窄
  • 3篇CT诊断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下段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隐性骨折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症状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症
  • 1篇首发症状

机构

  • 5篇荆州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王晓彬
  • 4篇郑卫华
  • 4篇卢木发
  • 3篇王广萍
  • 3篇王文辉
  • 3篇王勇
  • 2篇王远梅
  • 2篇雷红卫
  • 1篇鄢龙
  • 1篇熊浩
  • 1篇郑国勤
  • 1篇李琼
  • 1篇赵永华
  • 1篇杨中平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第九届全国临...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血吸虫病的CT与MRI诊断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研究脑血吸虫病的CT、MRI表现 ,并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 2 8例患者均同时行CT、MRI检查 (平扫 +增强 ) ,分析该病的影像学征象并结合 9例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2 7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2 2例呈水肿伴不规则结节 ,增强后呈结节状、斑片状及融合成簇状强化 ;CT发现 5 4个病灶 ,MRI发现 75个病灶。结论 :脑血吸虫病在CT及MRI增强扫描中都具有特异性表现 ,MRI信号更接近其病理改变 ;两种检查方法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但MRI明显优于CT。
雷红卫郑国勤鄢龙熊浩王远梅王晓彬杨中平李琼卢木发赵永华
关键词:脑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癫痫首发症状
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CT对下段腰椎椎间孔隙狭窄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2例腰椎椎间孔狭窄的CT表现.男57例,女15例.年龄36~64岁,平均53.5岁.结果:腰椎椎间孔狭窄的主要表现为: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及软骨板...
王晓彬王勇卢木发王广萍郑卫华王文辉
关键词:腰椎间孔狭窄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诊断影像学诊断
文献传递
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CT对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2例腰椎椎间孔狭窄的CT表现。男性57例,女性15例。年龄36-64岁,平均53.5岁。结果:腰椎椎间孔狭窄的主要表现为: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及软骨...
王晓彬王勇卢木发王广萍郑卫华王文辉
关键词:腰椎间孔狭窄
文献传递
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CT对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2例腰椎椎间孔狭窄的CT表现。男57例,女15例。年龄36~64岁,平均53.5岁。结果腰椎椎间孔狭窄的主要表现为: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及软骨板形成的软...
王晓彬王勇卢木发王广萍郑卫华王文辉
关键词:腰椎间孔狭窄
文献传递
螺旋CT平面重建在隐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对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15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螺旋CT平扫,12例同时行平面重建CT检查。 结果:本组病例X线平片未见骨折征象,受伤部位分别为近...
王晓彬雷红卫郑卫华王远梅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CT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