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娜

作品数:118 被引量:581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4篇慢性
  • 14篇甲状腺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9篇阻塞性
  • 9篇慢性阻塞性
  • 9篇疾病
  • 9篇肝炎
  • 7篇队列研究
  • 7篇学龄
  • 7篇配送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阻塞性肺疾病
  • 6篇慢性阻塞性肺...
  • 6篇儿童
  • 6篇肺疾病
  • 5篇学龄儿童
  • 5篇营养
  • 5篇容积

机构

  • 96篇复旦大学
  • 15篇上海市闵行区...
  • 15篇上海市松江区...
  • 5篇海门市疾病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嘉定区...
  • 4篇浙江省德清县...
  • 3篇青海省疾病预...
  • 2篇渥太华大学
  • 2篇德清县疾病预...
  • 2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上海市青浦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玉环县疾病预...

作者

  • 96篇王娜
  • 35篇姜庆五
  • 33篇付朝伟
  • 28篇赵琦
  • 18篇江峰
  • 18篇赵根明
  • 15篇姜永根
  • 7篇方红
  • 7篇吴毅凌
  • 6篇许慧琳
  • 6篇郑英杰
  • 6篇刘星
  • 6篇严玉洁
  • 6篇严非
  • 6篇王和兴
  • 6篇赵燕萍
  • 6篇王伟
  • 5篇王瑞平
  • 5篇高眉扬
  • 5篇徐东丽

传媒

  • 14篇中华流行病学...
  • 9篇中国初级卫生...
  • 7篇复旦学报(医...
  • 7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中国卫生资源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上海医药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白血病.淋巴...

年份

  • 6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11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松江区≥40岁社区居民COPD患病情况及抗生素认知水平对其自我使用抗生素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老年社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及抗生素认知水平对其自我使用抗生素的影响,为加强COPD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6—12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松江区新桥、中山、佘山和泖港4个社区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随机抽取3500名≥40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PD患病情况及抗生素认知水平对自我使用抗生素的影响。结果上海市松江区最终纳入的3184名社区居民中,患COPD者259例(8.1%);抗生素认知水平得分为0、1、2和3~4分者分别为969人(30.4%)、461人(14.5%)、1462人(45.9%)和292人(9.2%);自我使用抗生素者537人,抗生素自我使用比例为16.9%;在调整了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吸烟情况、是否运动、有无睡眠问题、有无消化系统疾病、有无呼吸系统疾病、有无咳嗽咳痰症状、有无气促症状和BMI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松江区<60岁患COPD社区居民自我使用抗生素的可能性为未患COPD社区居民的3.31倍(OR=3.31,95%CI=1.11~9.90),≥60岁患COPD与非患COPD者社区居民自我使用抗生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一步调整年龄因素后,上海市松江区抗生素认知水平得分1、2和3~4分社区居民自我使用抗生素的可能性为抗生素认知水平得分0分社区居民的0.26倍(OR=0.26,95%CI=0.18~0.36)、0.17倍(OR=0.17,95%CI=0.13~0.22)和0.17倍(OR=0.17,95%CI=0.10~0.26)。结论上海市松江区≥40岁社区居民抗生素自我使用比例较高,COPD患病情况和对抗生素认知水平较低会增加抗生素的自我使用现象。
尹欣侯珊珊吴毅凌赵琦赵根明姜庆五姜永根罗炜王娜
猪相关职业人群戊型肝炎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调查猪相关职业人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在浙江省北部的德清县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养猪、销售、屠宰和兽医4类猪相关职业人群,记录个人背景特征和职业暴露情况并采血,用ELISA法检测该人群的HEV-IgG抗体水平。结果在409例猪相关职业人群中,抗HEV-IgG阳性者297人,总感染率72.62%;单因素显示戊肝感染受到年龄、从业年限、出生地和职业的影响;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年龄和从业年限是该人群戊肝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猪相关职业人群具有特殊的职业特征,男性多、局限的年龄范围、从业年限和人群流动性因不同职业而有所不同;男女感染率无差异,但感染率伴随年龄和从业年限的增长而逐步上升,提示着这类人群具有更多的戊肝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职业环境对女性危害可能更大。
王于超郑英杰姜庆五王法弟朱建福宋建根高眉扬王娜
江苏省海门市原发性肝癌时间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队列研究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是全世界第五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肿瘤类型,而全世界约55%的PLC病例在我国。根据2003我国35个肿瘤登记处的统计结果,PLC发病率...
王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队列研究
文献传递
中老年人群尿蛋白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关联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索基线尿蛋白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浦东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血样、尿样收集、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根据基线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四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0~1.65 mg/g,1.65~4.89 mg/g,4.89~10.78 mg/g,≥10.78 mg/g)。采用Cox回归探究ACR水平与中老年人群新发COPD的关系。结果 3 105名调查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3.212年(P_(25)~P_(75):3.102~3.473),共发现116名COPD新发病例,发病密度为10.423/千人年。4组ACR水平发病密度分别依次为7.922/千人年、8.300/千人年、11.419/千人年和13.843/千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随着ACR水平的升高,COP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4.396,P=0.036)。校正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中是否接触粉尘、儿童期是否发生肺炎、吸烟、COPD家族史、向心性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多因素后,以基线ACR水平0~1.65 mg/g为参考组,ACR水平≥10.78 mg/g时,COPD的发病风险是参考组的2.499倍(95%CI:1.460~4.276)。结论 中老年人群尿蛋白升高可增加COPD发病风险,早期监测尿蛋白水平有益于COPD预防。
宋家慧王小楠刘庆平李智韬吴抗刘晓琳高娇娇柯居中王娜付朝伟赵根明阮晓楠
关键词:中老年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尿蛋白
玉环市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调查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评估玉环市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高危人群健康干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8月对玉环市3 992名40~75岁CVD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最终随访到2 892名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后行为和饮食习惯、体格指标等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个体化干预后,高危对象吸烟(22.41%vs 18.67%)、饮酒(31.60%vs 19.36%)和经常摄入畜肉类(45.09%vs 30.01%)的比例下降,经常食用豆制品(6.71%vs 8.16%)、水果(12.03%vs 20.85%)、牛奶(2.39%vs 3.46%)的比例上升。干预后,平均血压值呈下降趋势(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1.17 mmHg、5.5 mmHg;研究对象健康自我评分升高(78.71 vs 82.10)分,体质量指数稍有下降(26.01 vs 25.82)kg/m^(2)。针对不同诊断标准的高危人群,Ⅱ组整体干预效果好于Ⅰ和Ⅲ组。结论在CVD高危人群中开展健康干预能够帮助居民改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能有效降低或延缓CVD发病。因此,在未来的公共卫生工作中应进一步强化健康干预。
应旭华李松涛陈芸施海云周文岳杨舒越王娜付朝伟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健康干预
学龄儿童肥胖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属丰度的关联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学龄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识别肥胖儿童肠道特征菌属,为后续相关机制研究和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6年在上海市嘉定区某小学建立的研究队列人群,将2016-2018年3年均处肥胖状态的儿童共63名纳入肥胖组,其中男生43名,女生20名。在3年均为正常体重的儿童中,根据年龄、性别和所在班级,将其与肥胖组儿童进行1∶1匹配,共选择63名纳入对照组。采用问卷收集儿童基本信息、饮食状况、母乳喂养等情况,收集两组儿童的粪便样本并进行16S rDNA测序。对质量优化后的测序序列按照97%相似性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及物种注释。分析肥胖组和对照组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属丰度差异。计算肠道菌群的Ace、Chao1、Shannon、Simpson 4种α多样性指数,并利用主坐标分析,在非加权Unifrac距离和加权Unifrac距离的基础上表示β多样性。使用相似性分析(ANOSIM)比较两组β多样性的差异。利用STAMP软件挑选出两组儿童共有菌属中的差异细菌,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肥胖与α多样性以及显著差异菌属的关联。结果肥胖组的Ace和Chao1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和0.039),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79和0.922)。ANOSIM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儿童肠道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但是组别贡献不显著(非加权Unifrac距离:R=0.006,P=0.223;加权Unifrac距离:R=0.010,P=0.134)。在肥胖组的特有菌属中,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的相对丰度较高。STAMP分析结果显示,共有菌属中,15个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两组儿童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M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SBP、饮食频次、近一周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时间后,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肥胖组的Ace指数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
蒋露芳王莹莹彭慧李锐张芬王娜王娜邵月琴
关键词:学龄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
饮茶与常见慢性疾病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饮茶对常见慢性疾病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制定公众慢性病预防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于2017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嘉定区13个街镇选取20~75岁的9 016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生化指标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9 016名调查对象中,男性3 645人,女性5 371人,饮茶人数2 670人,饮茶率为29.6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饮茶与患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高风险相关(OR值分别为1.246、1.172和1.184),饮茶与肠炎和抑郁症患病低风险相关(OR值分别0.722和0.47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茶与生化指标的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茶可能是肠炎和抑郁症发生的相关保护因素;饮茶与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脂肪肝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胡志昊王娜刘星归德兴严小玲高广峰张一英袁红
关键词:慢性病抑郁症肠炎
社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肥胖状态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的关联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社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肥胖状态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下降的关联,为社区中老年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年上海市郊区自然人群队列,于2021年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共3149名40岁及以上队列成员开展肺功能检查及问卷调查,根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测量结果分为不同的肥胖类型。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49名研究对象的FEV_(1)下降(FEV_(1)%Pred<80%)率为14.8%,男性(21.1%)高于女性(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对象的BMI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3.7%和17.9%,中心性肥胖率为3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心性肥胖与FEV_(1)下降高风险相关(OR=1.70),BMI超重(OR=0.63)或肥胖(OR=0.64)与FEV_(1)下降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的肥胖类型中,BMI超重/肥胖+腰围正常者FEV_(1)下降的风险低于BMI偏瘦/正常+腰围正常者(OR=0.66),分性别分析后,男性居民中同样存在该关联(OR=0.63);BMI偏瘦/正常+中心性肥胖者的FEV_(1)下降风险高于BMI偏瘦/正常+腰围正常组(OR=1.93),该结果在女性中同样成立(OR=2.2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性肥胖者相较于腰围正常者FEV_(1)下降率更高;而对于腰围正常者,BMI较低者FEV_(1)下降率更高。因此社区中老年人应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持适当体重和减少腰围,从而预防肺功能下降。
张艺璇苏旭燕侯珊珊李静尹欣罗炜俞敏君臧金鑫王伟吴毅凌赵琦王琴赵根明姜永根姜庆五王娜
关键词:肥胖肺功能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2013年上海闵行区主要慢性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及行为生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4 16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对其中35岁以上居民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经加权处理后,调查人群中慢性病总患病率为40.77%,其中男性(45.65%)高于女性(35.55%)(P<0.001);各年龄组患病率不同(P<0.001);高血压患病率为25.81%,35岁以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3.39%、46.72%;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哮喘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00%、0.96%、0.35%、1.15%和1.20%。居民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腰围、肥胖、家族史、文化程度和身体活动。不同性别居民慢性病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城乡结合区域主要慢性病处于较高流行水平,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并对相应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
程颖玲方红严玉洁郦伦强王娜赵燕萍刘奕男姚宝栋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因素
中英疫苗采购、配送及监测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中英两国的免疫接种系统及工作程序,以期为我国免疫接种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网站信息收集,系统梳理中英两国疫苗采购、配送和异常反应监测的相关政策、文件、新技术应用等信息。结果在疫苗采购方面,两国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均由政府统一采购、免费接种,且中国实行强制接种政策。在疫苗配送方面:英国全境的疫苗由1家物流公司统一配送,配送费用由政府支付;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苗配送情况不一,多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配送。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面,英国疫苗上市后的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和相应的赔偿制度较为成熟,我国的相关系统和制度还有待完善。结论针对现存的问题,我国应聚焦疫苗的生产源头、流通运输和安全监测,提高疫苗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业,逐步完善我国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
李梦颖李星辉付朝伟严非王娜王伟阿克忠王颖计光跃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