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勋
- 作品数:53 被引量:4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乳腺肿瘤中抗酸菌L型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用k抗酸染色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乳腺癌(97例),和乳腺纤维腺瘤(21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L型阳性例数在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乳腺癌中抗酸菌L型主要分布于癌细胞巢及其间质内,常集聚成堆,且该处癌细胞有不同程度变性或坏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抗酸菌L型主要存在于间质巨噬细胞中,并讨论了抗酸菌L型感染与乳腺癌发生的可能关系。
- 产美英程惠娟王元勋张明华
- 关键词:乳腺癌抗酸菌
- 实验性肺气虚证大鼠气道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为掌握中医肺气虚证的本质特征 ,对实验性肺气虚证大鼠气道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探讨实验性肺气虚证大鼠气道改变的客观量化指标。方法 将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 (LPS) +烟熏方法造模 ,对照组仅向大鼠气管内注入 0 .9%氯化钠溶液。采用气道形态计量及气道病理观察指标与评分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两组差异 ,并重点观察模型组大鼠气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的症状、体征符合肺气虚证的证候特点。气道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显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病变。模型组大鼠气管壁厚度及腺体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气道病变的病理积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性肺气虚证气道病理改变采用形态计量及观察指标评分法 ,是肺气虚证本质研究客观量化指标之一。
- 窦红漫王元勋蔡圣荣方志斌
- 关键词:肺气虚证气道超微结构病理组织学评分方法
- 肺气虚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血栓素、6-酮-前列环素1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肺气虚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环素 1α(6 K PGF1α)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 ,复制肺气虚证模型 ,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XB2 、6 K PGF1α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 ,全血粘度 (高切、低切 )、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模型组TXB2 升高 ,6 K PGF1α降低 ,TXB2 / 6 K PGF1α(T/P)比值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模型组全血粘度与TXB2 呈正相关 (r =0 992 ,P <0 0 1) ;与 6 K PGF1α呈负相关 (r =- 0 92 1,P <0 0 1)。结论 肺气虚证大鼠存在“血瘀”现象 ,且与血浆中的TXB2 、6 K PGF1α含量的变化存在着相关性。
- 黄开泉周虹王元勋
- 关键词:肺气虚证血液流变学血栓素
- 胆囊腺癌细菌L型感染与p53表达的关系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胆囊腺癌的发生与细菌 L型感染和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 42例胆囊腺癌和 30例慢性胆囊炎进行细胞 L型及 p5 3蛋白检测 ,同时对细菌 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 p5 3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腺癌组的细菌 L型检出率为 78.6 % ,慢性炎症组的 L型检出率为 76 .7% ,且两组的 L型抗原检出率亦无显著性差异 ,但腺癌组的 p5 3表达率高于慢性炎症组 (P<0 .0 5 ) ,腺癌组织细菌 L型阳性组的 p5 3表达率也高于其 L型阴性组 (P<0 .0 5 ) ,表明细菌 L型感染与胆囊腺癌、慢性胆囊炎及 p5 3过表达均有关。结论 :细菌 L型感染可能引起 p5 3基因突变 ,并可能通过导致基因突变而成为胆囊腺癌的发生因素之一。
- 许涛王元勋
- 关键词:胆囊腺癌细菌L型P53
- 肺气肿肺气虚证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肺气肿肺气虚证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 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烟熏、气管滴入脂多糖(LPS)等多因素复合制作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症状和体征、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
- 方志斌刘向国蔡圣荣王元勋
- 关键词:肺气肿肺气虚证基质金属蛋白酶
- 文献传递
- 白癜风模型动物酪氨酸酶含量及血液流变性改变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化学脱色法复制白癜风模型动物血液中酪氨酸酶含量及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方法 :用 5%过氧化氢涂布于豚鼠的黑毛区 ,每日 2次 ,连续 50d ,腹主动脉取血 ,用分光光度计测酪氨酸酶含量和用LIANG 10 0型血液比粘度计测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 :模型动物血中酪氨酶含量减少 ,血液流变性指标明显升高。结论
- 龙子江吕晓英樊彦白玫王元勋
- 关键词:白癜风酪氨酸酶血液流变性
- 护肝饮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每天以5.4g、9.0g生药/kg护肝饮喂养实验小鼠,连续10d。结果显示:对正常及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小鼠的肝脏有明显保护作用。使AST、ALT明显降低,ALB和TP升高。病理切片显示:护肝饮明显减少CCl4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增加正常小鼠肝糖元含量。说明护肝饮有明显的保护肝脏的作用。
- 吕晓英张敏华王元勋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 肺气虚证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与内皮素、血栓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肺气虚证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变化与内皮素 (ET)、血栓素 (TXB2 )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 ,复制肺气虚证模型 ,分别检测血液流变性指标和ET、TXB2 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 ,全血黏度 (高切、低切 )、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模型组ET和TXB2 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模型组全血黏度与ET、TXB2 呈正相关 (r =0 .95 7,P <0 .0 5 ;r =0 .992 ,P <0 .0 1)。结论 :肺气虚大鼠存在“血瘀”现象 ,且血浆中的ET、TXB2 含量随肺气虚证逐渐加重而呈上升趋势。
- 蔡圣荣方志斌黄开泉王元勋
- 关键词:肺气虚证血液流变性内皮素血栓素
- 肺气虚证大鼠血浆内皮素与血栓素、6-酮-前列环素1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蔡圣荣刘涌方志斌黄开泉王元勋
- 关键词:血栓素血浆内皮素6-酮-前列环素肺气虚证实验动物中心生物技术研究
- 骨伤补颗粒接骨续损、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为观察骨伤补颗粒的接骨续损、镇痛抗炎作用。采用闭合骨折法、开放骨缺损法使大鼠腿骨产生骨折和骨缺损 ,然后按每公斤体重 1.8、3 .6、9.0 g生药口服给药 ,连续用药 15~ 2 5天 ,末次给药后 40分钟进行有关试验。小鼠按同样剂量口服给药 ,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进行镇痛试验 ,采用大鼠足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结果显示骨伤补颗粒剂明显促进骨折和骨缺损的愈合 ,与蒸馏水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在对抗醋酸及热所致疼痛和抑制蛋清致足肿胀和二甲苯致耳肿胀方面 ,各剂量组均有明显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1)。表明骨伤补颗粒有良好的接骨续损、抗炎镇痛作用。
- 龙子江李保泉王元勋
- 关键词:骨折中药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