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艳
- 作品数:20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319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影响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19例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1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1、2、3 a生存率分别为53.0%、26.1%、18.1%。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治疗前外周血红蛋白、白蛋白及中性粒细胞,TNM分期,首诊伴骨、肝、脑转移及转移器官数目,一线化疗周期数,是否应用EGFR-TKI与晚期肺腺癌患者生存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治疗前外周血红蛋白、白蛋白、中性粒细胞,TNM分期,首诊伴脑转移,转移器官数目,一线化疗周期数及EGFR-TKI的应用与晚期肺腺癌患者生存有关(P<0.05)。在对接受EFGR-TKI治疗的83例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发现,既应用EFGR-TKI又接受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最长,但各亚组间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评分,治疗前外周血红蛋白、白蛋白、中性粒细胞,TNM分期,首诊伴脑转移,转移器官数目,一线化疗周期数及EFGR-TKI的应用是影响晚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EFGR-TKI的应用可以为晚期肺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既应用EFGR-TKI又化疗的患者可能为获益最大。
- 王彩魏素菊洪雷王俊艳张帆李艳华
-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预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肿瘤部位对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肿瘤部位对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2 097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半结肠癌421例,右半结肠癌386例,直肠癌1 290例。分析左右半结肠癌及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5年生存率差异;对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肿瘤部位进行分层,分析肿瘤部位对不同分期患者预后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肿瘤位于不同部位患者性别构成存在差异(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直肠癌男性比例分别为62.5%、54.9%、56.3%,χ2=6.040,P=0.049)。与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相比,直肠癌患者中-高腺癌患者更多(89.7%、86.0%、82.4%,χ2为10.712、17.385,P值为0.013、0.001)、Ⅰ期患者比例更高(17.1%、6.9%、6.5%,χ2为37.459、37.208,P值为0.000、0.000);T4(44.7%、76.7%、78.5%,χ2为128.015、133.704,P值为0.000、0.000)、远处转移(2.6%、5.7%、3.6%,χ2为1 417.167、1 424.217,P值为0.000、0.000)及肠梗阻(11.3%、21.1%、24.4%,χ2为25.846、41.141,P值为0.000、0.000)患者较少。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直肠癌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8%、58.9%、70.9%,χ2=11.577,P=0.003)。根治性切除术后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位于不同部位总体生存存在差异(χ2=9.878,P=0.007),而Ⅰ、Ⅱ、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位于不同部位总体生存无明显差异(χ2分别为4.167、0.238、2.699,P分别为0.124、0.888、0.263)。结论肿瘤位于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左半结肠癌及右半结肠癌患者。对于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对预后的影响不同。
- 韩晶张雪张安度周欣亮冯莉王俊艳王贵英
-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预后
- 基于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2012年
- 肿瘤的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对肿瘤有明确效果的又一治疗方法。由于放疗、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带来严重的的不良反应,肿瘤免疫治疗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它的出现便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 魏素菊王俊艳洪雷
- 关键词: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与预后分析被引量:38
- 2014年
- 背景与目的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在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与肺癌侵袭、转移的高风险和预后差相关。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对NSCLC的预后价值,为目前NSCLC患者高凝状态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首次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604例经病理学证实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内容包括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性别、年龄、病理分型、TNM分期、淋巴结状态等。本研究选择了50例同期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非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与对照组之间所有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PTA、INR、APTT、Fib、D-D、血小板计数)的血浆水平显示均有统计学差异[除了Fib(P=0.001,5)、Plt(P=0.004,5),其余指标(P<0.001)]。纤维蛋白原水平与NSCLC的组织学亚型之间相关,鳞癌比腺癌的Fib水平明显升高(P<0.001)。III期、IV期期比I期-II期患者的Fib、PLT水平升高(P<0.001,P=0.014),APTT缩短(P<0.001)。与N0患者相比,N1-N3患者的APTT,明显缩短(P<0.001),Fib、D-D水平升高(P<0.001,P=0.048)。对生存率的比较研究显示,PT、INR延长(P=0.032,P=0.001),Fib升高(P<0.001),PTA下降(P=0.005),在统计学上对总生存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在凝血功能指标中INR是唯一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7)。结论 NSCLC患者往往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导致凝血纤溶指标的亚临床改变。肺腺癌患者以及分期为晚期、淋巴结存在转
- 李艳华魏素菊王俊艳洪雷崔利格王彩
- 关键词:肺肿瘤凝血功能高血凝状态预后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首次住院的47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3例NSCLC患者中,贫血患者共273例,贫血发生率为57.72%;贫血发生率在不同年龄(χ2=3.459,P=0.039)、清蛋白水平(χ2=70.648,P=0.000)、功能状态(PS)评分(χ2=10.222,P=0.010)、近期是否行手术(χ2=4.956,P=0.022)及近期是否化疗(χ2=3.627,P=0.037)等因素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低蛋白血症是贫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贫血组的总生存时间短于非贫血组(中位数分别为15、17个月,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是NSCLC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贫血的出现是NSCLC患者生存期缩短的预后指标,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崔利格魏素菊洪雷王俊艳李艳华王彩
- 关键词:贫血预后
- BRCA1、TopoⅡα、Bcl-2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BRCA1、TopoⅡα、Bcl-2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三阴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蜡块共计52例,其中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各26例,全部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全部蜡块均行4μm厚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BRCA1、Bcl-2、TopoⅡα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每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BRCA1、TopoⅡα、Bcl-2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BRCA1三阴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非三阴组(P=0.000),TopoⅡα及Bcl-2三阴与非三阴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RCA1、TopoⅡα、Bcl-2的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差具有相关性,其中BRCA1低表达与TNBC预后差有密切关系。
- 马静魏素菊王俊艳刘巍刘风铃姜达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预后BRCA1BCL-2
-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Meta分析
- 董倩陈虎孔雁洪雷王俊艳魏素菊
- Ki-67阳性或阴性表达乳腺癌不同辅助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Ki-67表达情况下,乳腺癌术后不同辅助化疗方案及辅助化疗后接受不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69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均接受蒽环类或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化疗;再选取其中ER阳性且绝经的261例患者,均接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或芳香化酶抑制剂(AI)内分泌治疗。对Ki-67不同表达情况下,不同辅助化疗方案及辅助化疗后不同内分泌药物治疗与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527例Ki-67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37.0个月和38.0个月,其中蒽环类方案组和序贯紫杉类方案组的中位DFS分别为36.5个月和38.0个月(P=0.046),OS分别为38.0个月和39.0个月(P=0.045);167例Ki-67阴性患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49.4个月和51.5个月,蒽环类方案组和序贯紫杉类方案组的中位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Ki-67和ER表达的4种组合中,仅Ki-67+ER-表达组蒽环类方案与序贯紫杉类方案的中位DFS(30.5个月vs.35.9个月,P=0.030)和中位OS(39.2个月vs.42.1个月,P=0.16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1例ER阳性且绝经的患者中,200例Ki-67阳性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38.0个月和39.0个月,另外61例Ki-67阴性患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52.0个月和53.3个月;无论Ki-67阳性或阴性表达,接受SERM或AI治疗患者的DFS和OS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Ki-67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蒽环类序贯紫杉类方案疗效优于蒽环类方案。在ER阳性接受内分泌治疗的绝经患者中,SERM和AI在不同Ki-67表达者中的疗效相当。
- 魏素菊胡波飞洪雷刘巍刘风玲董倩王俊艳
- 关键词:乳腺癌KI-67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
- 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特征对不同TNM分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8
- 2020年
-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晚期结直肠癌的肿瘤部位、临床病理特征影响患者的预后及靶向药物的治疗疗效。但是对于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不同肿瘤部位是否对其预后产生不同影响,尚未有明确定论。目的探讨不同TNM分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特征对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097例。按照发病部位以脾区为界分为左半结直肠癌组(n=1711)及右半结直肠癌组(n=386)。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家族史及术前肠梗阻、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脉管瘤栓情况。采用电话、门诊随访、定期复查方式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截至2016-01-31。比较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总生存期(OS)(其中Ⅱ~Ⅲ期患者细分为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记录并比较随访满5年的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生存时间≥5年的发生情况。结果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病理类型、术前肠梗阻、TNM分期、T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家族史、术前肠梗阻、N分期、M分期是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Ⅰ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χ^2=3.843,P=0.049)。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
- 韩晶王贵英张难张雪张安度周欣亮冯莉王俊艳
- 关键词:左半结直肠癌结肠切除术疾病特征
- 乳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乳腺癌干细胞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研究表明,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组织中极少数具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王俊艳魏素菊
-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