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琴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汕头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护理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观察早产儿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四项检测及对凝血功能异常早产儿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40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于出生后24 h内抽取股静脉血检测TT、PT、APTT及FBG等凝血指标,同时采取保温护理、感染护理、喂养护理、呼吸护理等措施;然后把选取同年段的40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同样出生后24 h内检测凝血四项,但只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测与护理后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凝血四项测定显示TT为(17.46±4.6)s,PT为(15.01±3.85)s,APTT为(62.31±7.12)s,FBG为(2.01±0.92)g/L;而对照组TT为(14.43±1.67)s,PT为(10.46±2.81)s,APTT为(32.37±2.01)s,FBG为(2.22±0.67)g/L.可见观察组早产儿胎龄和体重越低,则PT、TT和APTT就会延长,其FBG降低就越明显,说明观察组发生出血性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经治疗和护理后,有399例健康出院,1例因并发症严重死亡;而对照组有3例转入其他医院,余397例经长时间护理后也全部健康出院.结论 加强早产儿凝血四项检测,并采取正确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避免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 马燕鹏曾雪梅潘爱琴
- 关键词: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早产儿护理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分布特征与护理干预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及特点,为控制及预防NICU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NICU的新生儿1905例,检测新生儿病原菌种类,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NICU新生儿感染207例(10.87%),病原菌培养分离发现共计2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62.86%),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1株,大肠埃希菌46株,鲍曼不动杆菌35株;革兰阳性菌60株(28.5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36株,溶血葡萄球菌24株。病毒感染为轮状病毒10株(4.76%);真菌为热带假丝酵母菌8株(3.81%)。感染部位:呼吸道71例、肠道51例、血流48例、泌尿系统22例、皮肤软组织8例、心血管系统3例、其他4例。结论为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应针对以上病原菌及感染部位,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 潘爱琴陈泽英陈德花谢佐卿
-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原菌
- 不同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认知行为血糖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2
- 2015年
- 妊娠期糖尿病(GDM)属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近年来各国糖尿病孕妇发生率呈增高趋势,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增加后期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1]。2014年1—12月,本院对400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取得不同效果,现报告如下。
- 潘爱琴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健康教育
- 优化产科门诊服务流程对孕妇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优化产科门诊服务流程对孕妇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50例孕妇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220例和观察组23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优化服务流程前后,分别对两组孕妇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优化服务流程前后孕妇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优化服务流程前,孕妇就诊时间(182.82+8.86)min,优化服务流程后就诊时间为(150.53+9.23)min,缩短了30.29 min,优化服务流程后孕妇对就诊时间、就诊流程、预约服务、医院标设、医疗护理服务等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产科门诊服务流程后,诊室秩序有了明显改善,缩短了孕妇就诊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及孕妇的满意度。
- 潘爱琴
- 关键词:产科门诊满意度
- 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用胎粪吸引管吸引的护理干预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检测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4例出生1 h^2 d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出生即刻用T型胎粪吸引管吸引并实施护理干预,将其临床资料与院内既往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本组64例患儿生存率为96.9%,高于院内既往数据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减少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方面,做到出生即刻用T型胎粪吸引管吸引,护理及时,监测完善,可收到显著效果,有效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 潘爱琴张慧林玉微
- 关键词:胎粪吸入性肺炎护理疗效
- 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暂停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速、体智发育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发展照护模式的多维护理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能缓解呼吸暂停症状,促进其生长发育。
- 潘爱琴陈泽英谢佐卿
-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 早产极低体重患儿微量胃肠喂养的护理效果观察
- 2018年
- 目的观察对早产极低体重患儿实施微量胃肠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取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早产极低体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鼻饲胃肠喂养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经口胃管微量胃肠喂养方式,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喂养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每周头围及每日体重增长水平均大于对照组,达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自主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20/50),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2.00%(3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经口胃管微量胃肠喂养方式,能明显改善早产极低体重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患儿头围、体重增长及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从而达到使患儿早期康复的目的。
- 张慧陈创鑫潘爱琴
- 关键词: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
- 硬膜外导管固定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硬膜外导管固定措施对剖宫产术后导管脱出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300例,随机分成3组各100例,第1组采用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的粘贴带固定导管,同时外加伤口敷料固定;第2组仅采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同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的粘贴带固定导管;第3组单纯采用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然后外加伤口敷料。比较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在48h镇痛泵拔除时局部感染和导管脱出情况。[结果]3组病人在术后镇痛期间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与第2组48h导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第2组与第3组48h导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导管出皮肤处加用棉花垫,同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的粘贴带固定导管方法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减少费用。
- 潘爱琴谢佐卿陈璐
-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导管镇痛
- 夏季小儿不同部位置入静脉留置针的比较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夏季患儿置入留置针的最佳部位。方法将2009年6—8月360例住院患儿根据床号分成头皮静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各180例,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大隐静脉组患儿静脉炎、留置针脱管、药液外渗、意外拔管、皮肤糜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头皮静脉组,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患儿取大隐静脉置入静脉留置针较头皮静脉发生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
- 刘珍杨素容潘爱琴胡爱兰邓明映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大隐静脉头皮静脉夏季小儿
-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综合护理心得体会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总结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综合护理心得体会。方法将2017年1~12月本院普儿科收治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并对两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总结综合护理措施及经验。结果对照组退热时间(2.33±0.27)d,咽峡部疱疹消退时间(4.13±0.77)d,恢复进食时间(3.65±0.46)d;观察组退热时间(1.67±0.43)d,咽峡部疱疹消退时间(3.02±0.37)d,恢复进食时间(2.36±0.55)d,观察组疱疹性咽峡炎退热时间、咽峡部疱疹消退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8例患者比较满意58.0%(58/100),一般认可21例,不满意21例,总满意度79.0%(79/100),观察组比较满意91例,一般认可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98.0%,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可达到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早期治愈康复的目的,并加强患儿家属护理配合程度,明显改善医患关系。
- 肖静吟陈创鑫潘爱琴
-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退热时间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