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晓峰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多环芳香烃
  • 2篇有机碳
  • 2篇粘粒
  • 2篇粘粒含量
  • 2篇张士灌区
  • 2篇土壤含水率
  • 2篇总有机碳
  • 2篇含水率
  • 2篇芳香烃
  • 1篇等温线
  • 1篇动力学
  • 1篇数学模型
  • 1篇迁移转化规律
  • 1篇热力学
  • 1篇吸附等温线
  • 1篇氨氮
  • 1篇包气带
  • 1篇
  • 1篇垂向分布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潘晓峰
  • 3篇李绪谦
  • 3篇孙大志
  • 2篇商书波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氨氮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动力学行为的研究被引量:48
2007年
文章主要研究氨氮在土壤中吸附/解吸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氨氮吸附/解吸动力学的研究发现,氨氮的吸附和解吸基本都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氨氮热力学的研究发现,氨氮的吸附等温式既不符合Langmuir,也不符合Freundlich。我们考察吸附剂大小、吸附剂含量、pH值、温度的因素对氨氮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研究发现,粒度越小,pH值越大、温度越低,土壤对氨氮的吸附能力越强,而土壤和溶液的最佳配比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此外,通过对温度的考察发现,土壤对氨氮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孙大志李绪谦潘晓峰
关键词:氨氮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热力学
张士灌区土壤中多环芳香烃菲(PHEs)的垂向分布与迁移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随剖面的加深而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 cm)菲含量随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孙大志李绪谦商书波潘晓峰
关键词:张士灌区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
氮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及模型的建立
氮污染(NH4+-N、NO3--N、NO2--N和有机氮)已成为当今世界水污染的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国家的包气带和浅层地下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辽宁张士灌区地下水中的NO3--N含量最高达到79.3mg/l。本文对地...
潘晓峰
关键词:包气带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张士灌区土壤中多环芳香烃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是随着剖面的加深含量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菲含量随着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了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孙大志李绪谦商书波潘晓峰
关键词:张士灌区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垂向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