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鸿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及筛查措施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成年人中十分常见,其临床表现轻微却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我国口岸对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群的知晓率及感染状况也缺乏调查数据,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得知,核酸扩增技术(NAAT)检测沙眼衣原体灵敏简便,适用于口岸筛查。可考虑对成年出入境人群采取随机尿样本进行NAAT检测,国内外现有治疗方案中以选用阿奇霉素1 g顿服方案最为简便可行,建议患者性伴侣一同接受筛查治疗。
- 王惟信水晶潘佳鸿秦佳蔡蕾陈磊叶魏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沙眼衣原体
- 2009—2012年上海口岸赴美移民预防接种和不良反应的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赴美移民预防接种情况,探讨多种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现场随机调查问卷和电话反馈两种不同方法,收集和分析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结果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接待赴美移民体检者13510人,完成1针及以上疫苗接种者共12633人,接种各类疫苗共计40704针次。其中2009年9月到2010年12月,采用现场随机调查问卷方法得到总体不良反应率为5.93%,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联合接种针次和接种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电话反馈方法得到总体不良反应率为0.20%。结论在赴美移民申请者中开展多种疫苗联合接种是安全的。
- 孟成艳周娴潘佳鸿潘俊陈磊叶魏方筠
- 关键词:疫苗联合接种
- 国际邮轮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对已报道的1973年至今国际邮轮相关传染性疾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期为相关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检索1973年至今发表于Pubmed、Medlineovid和中国知网关于邮轮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文献,同时整理美国CDC发布的邮轮胃肠道传染性疾病报告数据,对疾病种类、病原体类型及航行区域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邮轮上的传染性疾病以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消化道传染病更为多见。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中,诺如病毒、志贺氏菌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为最主要病原体。呼吸道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其次为水痘和军团菌。发生传染性疾病的邮轮中,航行于热带海域的邮轮比例显著多于温带海域或寒带海域(72.72%VS13.64%)。结论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邮轮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类型,其病原体分布具有一定特征,且发生情况可能与航行海域存在联系。了解邮轮相关性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相关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控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 秦佳韩晓辉蔡蕾周璇王惟信潘佳鸿潘俊孟成艳陈磊叶魏
- 关键词:邮轮传染性疾病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 从欧美国家结核病筛查措施看我国实施入境前卫生检疫的前景被引量:2
- 2019年
- 结核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我国采用入境后检疫的模式,但欧美发达国家已开始实施入境前检疫,在海外设立指定的检查点和签名医师,发布技术指导,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筛查和治疗监督。目的是将结核病风险消灭于入境前,同时提高卫生检疫效率,减少对本国医疗和经济资源的占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入境前结核病筛查措施,探讨可供我国口岸参考的境外卫生检疫技术方案。
- 水晶王惟信夏静潘佳鸿朱裴钦叶魏张宏李俊
- 关键词:卫生检疫结核病耐药
- 上海口岸赴五国出境人员结核病筛查策略及筛查结果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5个发达国家对入境人员结核病的筛查策略以及在上海口岸的应用情况。方法查找文献对5个国家的结核病防治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收集2014年上海口岸赴5个国家的出境人员中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细菌学检查报告,比较痰检阳性率。结果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5个国家的结核病筛查策略原则相同,都是将筛查前置至入境前,制定详细的技术指导,由授权的健康评估机构和医生严格执行。通过比较2014年肺结核筛查情况,美国的痰细菌学检查标准高,阳性率也最低。英国痰细菌学检查标准较松,阳性率最高。结论美国的技术指导最严格,操作性也最强,可以为制定我国口岸的结核病筛查标准提供建议和指导。
- 孟成艳周娴蔡蕾陈磊潘佳鸿潘俊叶魏
- 关键词:结核病细菌学
- 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通常是指该患者对自身、他人或财物造成威胁或伤害的各类行为.对其个人和社会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对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发生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不仅有利于有关工作人员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时干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也由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精神卫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在此领域多以经验性评估为主,
- 叶魏秦佳潘佳鸿王惟信孟成艳潘俊蔡蕾陈磊韩晓辉
- 关键词:精神疾病攻击性行为量表
- 上海口岸出境人群在美国境内不良行为分析
- 2017年
- 目的根据上海口岸出境人群在美国不良行为情况,分析几种主要不良行为的人群结构,确定高危人群并探索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期间从美国领事馆转诊至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委托评估的261人,参照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诊断评估。具体诊断结论及人数分布等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酒精相关不良行为占比最高,留学生占绝大多数,普遍存在低龄饮酒、过度饮酒等情况,不良行为一般出现在开始饮酒后7年内。家庭暴力占比仅次于酒精相关行为,男性远多于女性,以青年留学生为主,主要以针对恋人、配偶的肢体暴力为主。精神心理疾病也以留学生为多,半数以上主诉在境外遭遇巨大压力致适应不良。物质依赖案例主要为中青年,其中半数在境外首次接触毒品。情绪控制不良案例以出境旅游人群为主。结论青年留学生是口岸出境人群中不良行为的高发人群,有必要在留学生出境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干预措施。
- 王惟信水晶陈磊孟成艳蔡蕾潘佳鸿叶魏
- 关键词:出境家庭暴力精神疾病
- 上海口岸赴美移民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感染监测及干预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了解上海口岸赴美移民人群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及淋球菌(NG)感染的认知情况和感染现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赴美移民体检的15周岁及以上申请人共4076人,随机抽取500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申请人均进行尿液样本CT及NG的PCR普查,CT阳性者采用阿奇霉素1g顿服治疗,NG阳性者采用头孢克肟400 mg+阿奇霉素1 g顿服,均采取直接督导治疗。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G知晓情况平均得分为1.12±0.62,以41~50岁及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得分较高;CT知晓平均得分为0.66±0.65,各年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现有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是电视网络(47.70%)和报刊书籍(34.73%),期望获取途径以电视网络(66.11%)和宣传材料(41.00%)为主,期望通过医生咨询获取知识的人数构成比(23.01%)明显多于现有情况(9.00%)。检出CT感染者127例(其中2例CT/NG双重感染),检出率3.12%,21~30岁检出率最高;多症状隐匿,且否认高危因素,发现8对配偶共同感染;126例(99.21%)完成治疗。检出NG阳感染者3例,检出率0.07%,多具有高危因素和临床症状,全部完成治疗。结论 中老年人对NG的知晓情况优于年轻人,CT的知晓情况远不如NG。人群获取性病知识的现有渠道以电视网络和宣传材料为主,期望增加医生咨询途径。赴美移民人群中NG感染检出率远低于CT,CT在无症状人群中隐性感染情况不容忽视,且移民人群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急需加强宣教、疾病筛查并制定干预措施。
- 王惟信潘佳鸿水晶孟成艳蔡蕾陈磊叶魏
- 关键词: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性传播疾病
- 国际邮轮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国际邮轮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方法应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制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综合风险指数模型评估法和风险矩阵法设定风险判断标准。结果制定的邮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准入层和指标层3个等级,由病原体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自然因素、社会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组成,包含20个具体指标对应风险判断矩阵。结论制定的风险评估体系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邮轮传染病经国境口岸传播,有助于海关及疾控部门进行快速的初步风险评估。
- 夏静蔡蕾陈磊周儒潘佳鸿王惟信朱裴钦孟成艳秦佳
- 关键词:邮轮传染病风险评估
- 上海口岸赴美移民儿童结核感染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口岸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及潜伏结核感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3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赴美移民体检的2-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病史和接触史,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结果及其结核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赴美移民2-14岁儿童704人,按学龄前、小学和中学进行年龄分组,3个年龄组的构成比分别为30.5%,40.1%和29.4%。其中有结核病接触史1人,占总数的0.1%;投资移民480例,占研究对象的68.2%;T-SPOT.TB检测阳性5人,占0.71%,无结核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潜伏结核感染者。既往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者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无接触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个年龄组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不同,中学组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非投资移民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高于投资移民人群(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口岸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较低,日常生活中与结核患者接触,家庭经济水平相对较差增加儿童潜伏感染的危险性,随年龄增长,儿童潜伏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 周娴周启明潘俊陆晔潘佳鸿陈磊方筠
- 关键词:结核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