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炬
- 作品数:64 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缓释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诱导骨形成被引量:11
- 2011年
-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半衰期短、易降解代谢,达不到理想的骨再生效果。目的:制备缓释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并观察其缓释性能、骨诱导活性。方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壳聚糖混合制备壳聚糖膜,涂覆于生物骨修复材料表面,ELISA方法检测其体外释药性能。茜素红染色检测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骨材料、单纯骨填充材料诱导C2C12细胞骨钙蛋白的形成,观察其诱导成骨细胞能力。同时将3种骨修复材料植入清洁级KM小鼠股部肌袋内,2周后检测新生骨Ca2+离子含量,评价其异位骨诱导能力。结果与结论:材料表面的壳聚糖膜分布均匀,负载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呈团簇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体外释药存在突释,前4d释放量达总药量的50%,持续至12d,释药量达到90%,第18天时释放完全。与单纯骨填充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骨材料相比,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诱导C2C12细胞向成骨晚期分化能力与异位骨形成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果提示缓释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生物骨修复材料缓释性能好,促进骨形成能力强。
- 王丁丁曾戎杨敏儿何鉴贤陈阳何水连陈安安周智优袁丽颖汪炬
- 关键词: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缓释骨修复材料骨形成
- 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hBMP-4的探讨及初步活性测定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rhBMPBMP4。方法: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以全基因合成的方式对人BMP4成熟肽基因全长进行定点突变,将之重组入pET3c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plysS。IPTG诱导和包涵体复性后,利用C2C12细胞横向成骨细胞分化实验以及小鼠肌袋异位骨形成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获得0.348kb的BMP4DNA序列,表达的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纯化及复性后,体内与体外的活性检测表明rhBMP4有良好的诱骨生成活性。结论:该方案能够实现rhBMP4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 高思红汪炬董群伟刘侃刘雪婷洪岸谢秋玲孙奋勇
- 关键词:定点突变包涵
- sFGFR1Ⅲc的原核表达及其抑制NIH3T3增殖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克隆sFGFR1Ⅲc胞外段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方法:将sFGFR1Ⅲc胞外段基因转入pET3c载体后转化BL21工程菌,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胞外段。经凝胶层析法复性(复性率为20%)和肝素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纯度95%以上的目的蛋白。通过电泳鉴定其纯度以及MTT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获得大小为660bp的人sFGFR1Ⅲc基因片段,转化菌诱导表达了24kDa的sFGFR1Ⅲc胞外段并通过MTT证实它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FGF2引起的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作用最为明显的是80ng/ml。结论: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sFGFR1Ⅲc胞外段,该胞外段具备较好的生物学活性,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何水连喻志红陈安安朱保伟黄钦孙莉汪炬
- 关键词:原核表达复性胞外段
- HSP70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s)70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68例(其中皮质型23例、核型29例、后囊下型1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前囊膜上皮细胞中HSP70的表达,以8例正常成人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HSP70含量为对照。结果HSP70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454±0.241)和正常人(0.713±0.009)LECs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皮质型、核型、后囊下型HSP70表达也不相同。结论HSP70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HSP70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皮质型、核型、后囊下型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 刘莲钟敬祥张广斌汪炬高思红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0
- 一种融合抗体ScFv-Fc通用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构建一个可供自由替换的ScFv区,表达人小分子融合抗体ScFv-Fc的通用载体,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人抗体IgG1的Fc片段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将一段人工合成的互补寡核苷酸链插入重组载体pPICZα/Fc中Fc区的上游,引入2个可供小分子抗体ScFv-Fc的ScFv区自由替换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别扩增人抗狂犬病毒以及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ScFv片段,克隆至已构建的通用载体pPICZα/Fc,在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进一步在1L条件下对活性抗体进行发酵,并利用protein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应用酵母基因组PCR、ELISA、Western blotting、活性检测等试验对此小分子抗体的表达进行生物学及免疫学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狂犬病毒抗原结合活性以及乙肝表面抗原结合活性的人源抗体分子均获得成功表达,1L发酵条件下表达量达到20~30mg/L,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95%。研究构建了可用于功能性抗体分子ScFv-Fc筛选和表达的通用载体并对其发酵、纯化条件进行了摸索,为重组抗体分子诊断、治疗试剂的开发以及抗体的人源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 王丁丁苏曼曼胡丽莉袁丽颖孙艳汪炬颜炜群
- 关键词:毕赤酵母
- 一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方法。包括目的基因hBMP-2的合成;用Nde I和BamH I双酶切hBMP-2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载体,转化宿主菌,构建hBMP-2基因工程菌;培养hBMP-2基因工程菌...
- 汪炬孙奋勇戴云谢秋玲
- 文献传递
- 一种重组可溶性人FGFR2胞外段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可溶性人FGFR2胞外段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在通过大肠杆菌高效表达FGFR2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复性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确定了重组人可溶性人FGF受体胞外段体外变复性的较为合适的方法...
- 洪岸汪炬张志成
- 文献传递
- FGFR2c胞外段类似物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FGFR2c胞外段类似物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类似物选自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wsFGFR2c;或是与野生型wsFGFR2c的氨基酸序列至少有80%同源性的序列;氨基酸序列如SEQ ...
- 汪炬陈安安
- 文献传递
- 靶向抑制铜伴侣蛋白CCS逆转卵巢癌C13~*细胞的顺铂耐药性被引量:1
- 2017年
- 顺铂(cisplatin),即二胺二氯铂/diaminedichloroplatinum(DDP),是治疗卵巢癌最有效的化疗药物;然而,耐药性是限制顺铂临床治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卵巢癌对顺铂的耐药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超氧化物歧化酶1铜伴侣蛋白(copper chaperone for superoxide dismutase 1,CCS)介导Cu2+特异性传递给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为维持细胞增殖和生存所必需;相反,抑制CCS可减缓肿瘤细胞增殖。本研究旨在证明,AMPK依赖的CCS表达与卵巢癌的顺铂耐药有关。实时定量PCR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顺铂敏感细胞株OV2008比较,顺铂耐药细胞株C13*中的CCS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shRNA靶向沉默CCS或采用抑制剂DC_AC50抑制CCS后,可明显增强顺铂对C1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提示CCS高表达与顺铂耐药相关,而抑制CCS可逆转顺铂的耐药性。同样,免疫印迹结果证明,CCS在A549、H1944等6种不同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低与顺铂敏感性密切相关。采用siRNA干扰CCS在A549细胞中的高表达,或在CCS低表达的H1944细胞中过表达CCS,可明显增加A549或减弱H1944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进一步证明CCS表达与顺铂耐药性相关。此外,采用AMPK抑制剂化合物C阻断AMPKα-Thr172磷酸化(激活),即抑制AMPK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CCS在C13*细胞中的表达,提高其对顺铂的敏感性。以上研究结果提示,AMPK信号通路依赖的CCS表达参与肿瘤的顺铂耐药机制,而抑制CCS逆转顺铂耐药。本文的结果还提示,CCS有望成为克服顺铂耐药的潜在靶点。
- 李珍司徒方民冯琪郑武健柳娇盛好汪炬山长亮张帅
- 关键词:卵巢癌顺铂耐药
- 重组人bFGF的原核表达及其高效价抗血清的制备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为免疫原,制备高效价抗hbFGF抗血清。方法通过PCR方法改造5’编码区的12个密码子,构建hbFGF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以纯化的hbFGF免疫新西兰兔,制备高效价抗血清,用于重组hbFGF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经过改造的hbFGF基因在E.coli中获得较高水平表达。从可溶性部分纯化得到纯度95%以上的重组hbFGF,以该重组蛋白免疫兔子,在二次加强后以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可达1∶512000。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该抗血清与E.coli中表达的重组hbFGF和标准hbFGF均有特异性反应,但与某些细菌蛋白存在弱交叉反应,经E.coli菌体蛋白吸附的抗血清,与菌体蛋白的弱交叉反应消失。结论以纯化的重组hbFGF为免疫原制备了高效价的特异性抗血清,经菌体蛋白吸附可消除存在的交叉反应性。
- 徐丽慧洪岸何贤辉汪炬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可溶性表达抗血清交叉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