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光杰
- 作品数:68 被引量:216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组织芯片在消化道肿瘤病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段光杰阎晓初
- EDTA抗原修复缓冲液在ER、PR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的抗原修复液。方法 分别采用柠檬酸和EDTA两种抗原修复液对 5 0例乳腺癌切片进行微波抗原修复 ,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 经EDTA修复后 ,乳腺癌ER、PR染色 ++ +++者分别为 44 0 % ( 2 2 5 0 )、64 0 % ( 3 2 5 0 ) ,显著高于经柠檬酸修复的染色效果 2 4 0 % ( 12 5 0 )、2 4 0 % ( 12 5 0 ) ,且前者背景清晰。结论 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DTA进行微波抗原修复后 ,染色阳性强度明显优于经柠檬酸修复者 。
- 刘丽梅柳凤轩段光杰
- 关键词:抗原修复EDT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人源N-末端脂多糖结合蛋白(NH-LBP)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 2009年
- 目的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大量表达、纯化N-末端脂多糖结合蛋白(NH-LBP)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构建pET28a-NHLBP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成功后扩大培养、提取包涵体、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并将纯化得到的NH-LBP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ET28a-NH-LBP表达质粒并转入BL21细菌进行诱导表达,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为主;经扩大培养、分离纯化产物大小与NH-LBP融合蛋白理论计算值一致,经Western blot检测具有B细胞表位。结论原核表达人源N-末端脂多糖结合蛋白(NH-LBP)是制备抗原的一种可行方便的方法,为筛选针对NH-LBP的人源性小分子抗体提供了材料。
- 陈锐刘友生朱江段光杰易维京胡川闽
- 关键词:原核表达抗原性
-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结直肠腺瘤腺癌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 β 连环蛋白 ( β catenin ,β cat)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和浸润转移的关系。 方法 制作 40 0个点阵的结直肠腺瘤 腺癌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检测 β cat的表达。 结果 ①组织芯片经HE和免疫组化染色 ,可获取的有效信息量分别达到了 98 8%和 98 0 %。②β cat胞核表达率在腺瘤癌变组织 ( 3 5 9%)显著高于腺瘤 ( 16 7%)及腺癌组织 ( 19 7%) (P<0 0 5 )。③腺瘤伴不典型增生Ⅲ级 β cat胞质、胞核表达率分别为 71 4%、3 5 7%均显著高于Ⅰ级 2 9 6%、3 7%(P <0 0 5 )。④溃疡型、淋巴结转移阳性及C D期组 β cat胞核表达率 (分别为 2 9 2 %、3 0 7%、3 0 2 %)均显著高于息肉型、淋巴结阴性及A B期组 (分别为 8 8%、10 8%、10 9%) (P <0 0 5 ,P <0 0 1)。结论 β cat胞质及胞核表达 ,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β
- 段光杰阎晓初章容刘丽梅
- 关键词:组织芯片结直肠肿瘤连环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包含CDR1在内的小鼠TREM-1分子保守区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2008年
- 目的为研究包含CDR1在内的小鼠TREM-1分子保守区功能及TREM-1分子的活化方式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成年昆明小鼠组织中提取细胞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包含CDR1在内的小鼠TREM-1分子保守区基因片断。构建PET-30a(+)-CDR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到BL21(DE3)plysS大肠杆菌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将表达产物进行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从小鼠组织中成功获得包含CDR1在内的小鼠TREM-1分子保守区的目的基因片断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克隆菌表达的蛋白电泳分析见一新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1.0×104左右,Westen Blot检测显示其有与Anti-His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包含CDR1在内的小鼠TREM-1保守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BL21(DE3)plysS大肠杆菌中稳定大量表达。
- 朱江刘友生段光杰
- 关键词:小鼠原核表达
- 腹膜后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l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n)的病理形态特征、组织分型、预后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GNBn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含有肉眼可见并伴有出血的神经母细胞瘤性结节和神经节细胞及成熟神经鞘细胞构成的间质成分。神经母细胞瘤性结节NSE和CgA(+),GFAP、LEA和CK(-)。结论GNBn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肿瘤,仔细的大体检查及广泛取材是诊断的关键;根据肿瘤内结节性质进行组织分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段光杰柳凤轩阎晓初李娴
-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预后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理诊断及预后的探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病理参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CD34、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结合病理形态学观察和随访分析。结果 所有DFSP均表达CD34。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局部切除范围与DFSP复发率显著相关。PCNA计数标记指数平均为 4 1 7% ,PCNA高表达组复发率显著高于PCNA低表达组。结论 CD34可作为DFSP与纤维肉瘤特异的鉴别诊断指标。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及PCNA表达可作为判断DFSP预后的指标。
- 李恩林柳凤轩段光杰曹颖刘丽梅阎晓初
-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理诊断复发预后免疫组织化学DFSP
- 肺透明细胞类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来自本院胸外科的1例肺透明细胞类癌青年男性患者的手术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患者因体检发现右下肺包块2年入院,切除标本见肿瘤位于右下肺边缘,为一边界清楚、质地中等的灰白色类圆形结节。镜下观察见均匀一致的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巢团状排列,细胞体积较大,细胞质透明,核圆居中。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56、Syn、CgA均为强阳性,CK、TTF-1阳性,Ki-67阳性细胞数<1%,S-100蛋白灶性阳性,Vimentin间质血管阳性,而HMB45、SMA、GFAP、Acti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肺透明细胞类癌。行肺叶切除术后至今(6年)未见复发转移。结论肺透明细胞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仔细的大体检查、广泛取材和正确的免疫组化标记是诊断的关键;准确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许森林段光杰申丽丽阎晓初
- 关键词:病理组织学预后
- 大肠腺瘤及其癌变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表达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 63例大肠腺瘤、2 0例腺瘤癌变和 2 0例大肠癌的hMLH1和hMSH2、PCNA和Ki 67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大肠腺瘤、癌变和大肠癌中hMLH1、hMSH2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 ,与正常大肠粘膜相比相差显著 (P <0 0 1) ,腺瘤不典型增生分级增加其阳性率亦逐渐降低。腺瘤不典型增生Ⅱ、Ⅲ级、腺瘤癌变和大肠癌中hMSH2 - 者 ,其PCNALI显著低于hMSH2 + 者 (P <0 0 5 ) ;hMSH2表达缺失的大肠癌 ,其Ki 67LI较阳性者显著降低 (P <0 0 5 )。 3组大肠病变hMLH1阳性与阴性表达组间 ,其PCNALI和Ki 67LI无差异显著性。结论 提示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或功能缺失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可能系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
- 周琪阎晓初辛榕段光杰章容柳凤轩
- 关键词:大肠腺瘤错配修复基因细胞增殖免疫组化
- PKD inhibitor protects against LPS/D-GalN-induced acute liver injury in mice
- Background and Aim:Protein kinase D (PKD) is a newly described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that plays a pi...
- 段光杰刘友生朱江许成燕
- 关键词:LIPOPOLYSACCHARIDED-GALACTOSAMINEHEPATITIS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