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 作品数:37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PTPN14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建立稳定高表达PTPN14的细胞系,并通过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进行鉴定;然后通过RNA干扰技术靶向抑制蛋白表达,采用细胞计数法、噻唑蓝(MTT)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BrdU细胞掺入实验以及裸鼠体外成瘤实验,检测PTPN14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检测,证实高表达PTPN14的MCF-7稳定细胞系建立成功。MTT法结果表明,培养第5天时高表达PTPN14组的MCF-7细胞数约为对照组的60%(P<0.05);细胞计数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表达PTPN14的MCF-7细胞数在培养第3、4、5天时明显减少(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中,对照组和高表达PTPN14组的克隆数分别为(125±25)个和(62±13)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低表达内源性PTPN14将明显促进细胞增殖。进一步的裸鼠体内成瘤实验中,高表达PTPN14组的肿瘤体积仅为对照组的1/5(P<0.05);对照组和PTPN14组的肿瘤重量分别为:(0.6±0.2)g和(0.2±0.1)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表达PTPN14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吕峰于洋梁栋李兆明尤伟张斌
- 关键词:细胞增殖乳腺癌
- 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合并月经不调疗效及复发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岩鹿乳康胶囊对乳腺增生症合并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2例乳腺增生症合并月经不调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门诊接受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岩鹿乳康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激素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入组时,两组肿块直径、疼痛评分、小腹胀痛、神疲乏力及腰骶酸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24周时,治疗组肿块直径、疼痛评分、小腹胀痛、神疲乏力及腰骶酸痛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入组时,两组雌二醇、催乳素及孕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24周时,治疗组雌二醇、催乳素及孕酮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岩鹿乳康胶囊可有效的提高乳腺增生合并月经不调的临床治疗效果。
- 于洋梁栋吕峰杨秦蘅申鹏张斌张文忠尤伟
- 胃肠道间质瘤骨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术后常出现肝脏和腹膜转移,骨转移却极其罕见。本研究通过探讨GIST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总结3例罕见GIST骨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中老年患者,男2例,女1例。3例原发病灶分别为小肠、食管、胃,且原发灶2例呈高危险度;3例相应骨转移灶分别为胸椎和肋骨、肱骨和胸椎、肋骨,其中2例同时合并肝转移。骨转移灶镜下形态为梭形细胞,可见核端空泡,核分裂象易见,靶向治疗后出现横纹肌样分化及多灶性坏死;免疫组化显示弥漫表达CD117和DOG1;基因检测均出现c-kit基因11号外显子突变。结论 GIST骨转移部位多见于椎体,病理诊断通常需结合相应临床病史和免疫表型,对于出现肝转移或高危险度的GIST应高度警惕骨转移可能。
- 阚云珍梁栋薛焕洲蒋莉莉张梦阳刘秋雨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胸椎
- 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治疗前后VAS评分及E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CRP、P物质以及IFN-γ水平、治疗前后CIVIQ评分。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长度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ES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P物质以及IFN-γ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P<0.05~0.01);(4)两组患者治疗后CIVIQ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 梁栋
- 关键词:乳腺脓肿抗生素微创介入
- 肥胖患者乳房再造手术方式和时机的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肥胖患者中,乳房再造手术方式(肌皮瓣再造或假体植入)及手术时机(即刻或延迟再造)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假体植入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的肥胖病例284例。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肥胖分级:一度肥胖,体重指数,30.0~34.9kg/m2;二度肥胖,体重指数35.0~39.9kg/m2;三度肥胖,体重指数大于等于40kg/m2。观察指标为284例不同肥胖程度的患者行假体植入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的总体并发症并计算分析再造失败率。结果本研究共包括284例肥胖患者的310例乳房再造手术(164例肌皮瓣再造及146例假体植入再造),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假体植入比肌皮瓣移植手术失败率更高(15.7%vs1.2%)。中重度肥胖患者行假体植入或肌皮瓣再造的失败率差异最为显著,其中二度肥(22.9%vs0),三度肥胖(25.0%vs0),而在一度肥胖患者中差异较小(11.0%vs1.6%)。结论肥胖患者尤其是中重度肥胖者行假体植入乳房再造的失败率更高,腹直肌肌皮瓣再造技术也许更适合这类人群;延迟手术和即刻手术总体并发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于洋张斌梁栋尤伟吕峰
-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肥胖症体重指数
- p53-miR-124-iASPP通路介导PDT杀伤结肠癌细胞的研究
- 结肠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高,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手术和放化疗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显得尤为迫切。近几年,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光动力疗法(photod...
- 梁栋
- 关键词:结肠癌光动力疗法
- 文献传递
- Ki-67、miR-18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探究Ki-67和miR-18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相关性。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样本中Ki-67的表达,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样本中miR-182的表达,综合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和miR-182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iR-18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miR-182的表达水平(P<0.05)。Ki-67与miR-18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35,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和miR-18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Ki-67和miR-182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 于洋梁栋吕峰杨秦蘅申鹏张斌张文忠尤伟
- 关键词:KI-6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对早中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对早中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早中期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比较术后两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复发转移情况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手术前后免疫功能、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CD3^+、CD4^+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比例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SAS、HAMA及SDS、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FACT-B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治疗早中期乳腺癌,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也较小,并未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 孙萍梁栋
- 关键词:免疫功能负性情绪
- 双侧乳腺导管内癌并乳头溢液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双侧乳腺导管内癌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双侧乳腺导管内癌合并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行彩超检查,3例行乳管镜检查,2例行乳腺钼靶检查;其中1例彩超检查发现双侧肿块;1例彩超发现双侧肿块同时乳管镜发现双侧乳头状瘤样改变;1例彩超发现左侧肿块、钼靶提示双侧钙化,而乳管镜发现左侧乳头状瘤样改变;1例彩超未见肿块,钼靶提示右侧钙化,乳管镜发现双侧乳头状瘤样改变。结论在超声基础上加行钼靶、乳管镜检查有助于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双侧乳腺导管内癌的检出。
- 梁栋于洋吕峰张斌尤伟
- 关键词:乳头溢液导管内癌乳腺导管镜
- 喉不返神经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喉不返神经临床解剖特点,分析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预防其副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例甲状腺手术过程中解剖显露喉不返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及处理技巧。结果:常规显露右侧喉返神经过程中发现喉返神经缺如,寻找并确认喉不返神经,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时应警惕喉不返神经存在,恰当的外科技巧及解剖思路能避免其副损伤。
- 梁栋尤伟于洋
- 关键词:喉返神经喉不返神经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