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虹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CT4、CD117、CD30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28
- 2005年
- 目的研究OCT4、CD117、CD30在不同生殖细胞肿瘤类型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OCT4在63例生殖细胞肿瘤的表达情况,包括2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7例卵巢无性细胞瘤,8例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8例胚胎性癌,6例卵黄囊瘤,10例成熟性畸胎瘤,3例未成熟性畸胎瘤。25例非生殖细胞肿瘤的表达情况作为对照,包括8例颗粒细胞瘤,4例透明细胞癌,5例间质细胞瘤,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CD117和CD30在所有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OCT4在100%的精原细胞瘤(21/21)、8/8的生殖细胞瘤、6/7的无性细胞瘤,以及7/8的胚胎性癌中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仅在1例卵黄囊瘤和1例透明细胞癌中有弱阳性表达,其余生殖细胞肿瘤及非生殖细胞肿瘤中均为阴性。CD117在90.5%(19/21)的精原细胞瘤、7/8的生殖细胞瘤以及5/7的无性细胞瘤中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1例卵黄囊瘤的部分区域胞膜弱表达,在畸胎瘤中鳞状上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阳性表达,所有胚胎性癌中均是阴性。CD30在6/8的胚胎性癌中表达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只有1例生殖细胞瘤有弱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其余精原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中均是阴性表达;另外在1例卵黄囊瘤中有局灶的胞质内阳性表达,在畸胎瘤中均是阴性。结论OCT4是标记精原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和胚胎性癌的一种特异而敏感的指标;联合应用OCT4、CD117和CD30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精原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和胚胎性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滕梁红卢德宏徐庆中付永娟杨虹贺志立
- 关键词: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
- 难治性癫痫相关脑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相关脑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难治性癫痫致痫灶手术切除治疗并经病理诊断为脑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学资料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癫痫平均发病年龄为14.3岁,平均病程8.6年,94.3%(33/35)的患者经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可见异常信号表现。组织学分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9例(WHOⅠ级13例,WHOⅡ级6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3例(WHOⅠ级),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3例(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少突星形细胞瘤(WHOⅡ级)、血管中心性胶质瘤(WHOⅠ级)和脑膜血管瘤病各1例,另有6例病变的组织学形态介于胶质神经元错构性病变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之间。上述肿瘤多位于颞叶(27/35),多数同时伴有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双重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D34显著表达于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等病例。结论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脑肿瘤多为位于颞叶且生长缓慢的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观察到一组形态学上介于错构性病变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之间的具有过渡特征的病变,这些错构性病变和肿瘤在组织形态学上体现的连续性以及良好的生物学行为提示了它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发生来源和发病机制,由此提出胶质神经元混合性病变的疾病谱概念。
- 孙福海朴月善王玮陈莉隗立峰杨虹卢德宏
- 关键词:癫痫脑肿瘤大脑皮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 CDX2在胃镜活检印戒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胃印戒细胞癌和黄色斑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印戒细胞癌22例、黄色斑15例。行HE染色、AB/PAS组织化学染色及AE1/AE3、CDX2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22例印戒细胞癌AE1/AE3全部(+),20例CDX2(+),CD68全部(-),21例AB/PAS(+)。15例黄色斑CD68全部(+),其余均为(-)。结论肠型上皮分化标记物CDX2在胃黏膜活检印戒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赵兰徐庆中杨虹贺志立卢德宏
- 关键词:印戒细胞癌
- 难治性癫痫相关耐药蛋白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脑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通过对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肺耐药相关蛋白在难治性癫痫相关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脑组织中表达部位的初步研究,以及对其在不同程度病变脑组织中表达量的比较,进一步阐明难治性癫疴的耐药机制,为癫痫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切除脑组织标本作为患者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Ⅰ型和Ⅱ型患者各8例),5例无癫痫发作病史的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脑组织标本的非病灶区域作为对照组.应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3种耐药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和表达强度;应用Western blot法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3种耐药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P-糖蛋白主要表达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主要表达于脑组织内的神经元成分,肺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则涌盖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气球细胞及病灶区域部分基质.3种耐药蛋白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脑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组织(P-糖蛋白:0.520±0.121,多药耐药蛋白:0.132±0.018,肺耐药相关蛋白:0.092 4-0.018,U=0.000,P〈0.01),其中P-糖蛋白和肺耐药相关蛋白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患者的病灶区域(3.809±0.842、0.655±0.303)表达高于病灶周围区域(2.636 4±0.622、0.290±0.096,U=6.000、4.500,P〈0.01).结论 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肺耐药相关蛋白在不同程度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脑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部位和表达量,提示其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有所差异.
- 王玮朴月善卢德宏陈莉隗立峰杨虹
- 关键词:癫痫皮质发育畸形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 子宫颈蓝痣的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宫颈蓝痣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生起源。方法因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 ,其中 9例宫颈管内有直径 3~ 5mm黑褐色斑者 ,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光镜下见宫颈管基质中分布有胞质 ,内含有褐色色素的细胞 ;Masson Fontana法染色呈黑色 ,S 1 0 0蛋白和人类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呈阳性表达。结论宫颈蓝痣是一种发生在皮肤以外的少见色素性病变 ,推测痣细胞是由于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中的滞留并增生所致。
- 赵兰卢德宏徐庆中杨虹贺志立
- 关键词:子宫颈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与皮质发育不良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观察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探讨其与皮质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来源。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对14例 DNT 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肿瘤位于颞叶的有11例,镜下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成分混合构成,9例可见"特异的胶质神经元结构"。1例为简单型,8例为复杂型,5例为非特异型。11例标本充足的病例10例伴有皮质发育不良改变,表现为分子层和(或)白质内异位神经元数量增多(7例),分子层内可见成行的外颗粒细胞层残留(4例),脑皮质的结构异常(10例),以及出现异常形态的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少突胶质样细胞(OLC)均呈现 Olig2的免疫反应性,部分 OLC 表达 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但神经元核抗原呈阴性。癫痫控制结果Ⅰ级12例,Ⅱ级2例,无肿瘤复发。结论 DNT 与皮质发育不良关系密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 DNT 和皮质发育不良的诊断。
- 陈莉徐庆中朴月善张国君遇涛杨小平杨虹卢德宏
- 关键词:癫痫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颅内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癌间质中肾小球样血管结构的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应用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6例胶质母细胞瘤和12例脑转移癌的间质血管改变。结果显示: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癌间质血管均有明显的增生,并以形成肾小球样血管结构为其特点。肾小球样血管结构在这两种肿瘤中的分布特点构成了它们不同CT改变的病理学基础。免疫组织化学的标记结果证实,肾小球样血管结构的形成,不单是内皮细胞增生,主要是肿瘤间质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结果,并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与其本身存在有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受体有关。
- 卢德宏赵兰徐庆中杨虹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癌血管结构
- p63在肺癌微小活检组织标本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p63及其与CK5/6、CK7联合应用在鉴别诊断肺微小活检组织标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的作用。方法用SP法进行p63、CK5/6、CK7免疫组化染色,回顾观察47例已有相应肺癌根治切除标本证实其组织病理学类型的活检标本。结果鳞状细胞癌p63阳性率为96%(25/26),CK5/6为81%(21/26),CK7为4%(1/26);腺癌p63阳性率为5%(5/21),CK5/6为10%(2/21),CK7为95%(20/21)。结论p63对于诊断鳞状细胞癌有高度特异性,特别体现在微小组织活检标本上。联合应用p63、CK5/6、CK7有助于小块活检组织中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鉴别。
- 李永纯杨虹贺志力卢德宏
- 关键词:肺癌免疫组化P63CK5/6CK7
- D2-40和annexin-1在诊断室管膜来源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D2-40和annexin-1两种抗体标记室管膜来源肿瘤的情况及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宣武医院病理科2005年至2009年52例室管膜来源肿瘤,包括48例室管膜肿瘤(4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38例室管膜瘤,6例间变型室管膜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瘤,以10例非肿瘤性脑组织作为对照。应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D2-40、annexin-1、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D2-40在室管膜肿瘤总的阳性率为32/48( 66.7%),其中21/38(55.3%)的室管膜瘤和5/6的间变型室管膜瘤可见特异性结构即点状(dot-like)或环状(ringlike)结构。室管膜肿瘤D2-40标记阳性等级与Ki-67阳性指数之间无相关性(r=-0.013,P=0.931)。annexin-1在室管膜肿瘤总的阳性率为87.5% (42/48),1/4的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28.9%(11/38)的室管膜瘤出现特异性的颗粒状结构(granular structure)或室管膜上皮刷状缘。室管膜肿瘤annexin-1标记阳性等级与Ki-67阳性指数之间有相关性(r=-0.405,P=0.005)。D2-40、EMA和annexin-1三种抗体联合诊断室管膜肿瘤阳性率为100%。脉络丛乳头状瘤的D2-40和annexin-1标记均呈阳性。对照组D2-40完全阴性,annexin-1细胞背景阴性,小血管壁阳性。结论 D2-40和annexin-1在室管膜来源肿瘤中表达阳性率高,尤其是特异性结构的出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2-40和annexin-1联合EMA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是诊断室管膜来源肿瘤的有效方法。
- 王跃峰朴月善卢德宏陈莉王玮杨虹隗立峰
- 关键词:室管膜瘤
- 颅内多发病变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治疗病例中,影像学上为颅内多发病变的6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中男32例,女30例,平均发病年龄37.4岁,平均病程11.6个月。病灶可累及大脑半球各叶、基底节区、脑干和小脑等部位,以幕上受累较为多见。病理检查结果为:胶质瘤13例,转移瘤1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例,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8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5例,血管炎3例,线粒体脑病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Rosai-Dorfman病2例,放射性脑病2例。其中,线粒体脑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皮层受累为主,转移瘤和血源性感染主要累及灰白质交界区,胶质瘤、脱髓鞘疾病和放射性脑病以白质病变为主,血管炎表现为皮层和皮层下白质的病变。结论 多种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在影像学上可以表现为颅内多发病变,其中以胶质瘤、转移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为多见。积极开展颅内多发病变脑组织活检,临床、影像与病理学密切结合,是提高颅内多发病变诊断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 张晓娟朴月善陈莉汤国才隗立峰杨虹卢德宏
- 关键词:脑疾病脑肿瘤脱髓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