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兴桂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诊断
  • 3篇磁共振
  • 2篇血肿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X线计算机体...
  • 2篇X线计算机体...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多层螺旋CT

机构

  • 5篇广东医学院
  • 5篇东莞市厚街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杨兴桂
  • 4篇敖振杰
  • 4篇曾焕忠
  • 2篇马壮
  • 2篇莫昌期
  • 2篇李军
  • 2篇区俊兴
  • 2篇王黎
  • 2篇金新安
  • 1篇黄波涛
  • 1篇郑穗瑾
  • 1篇谭彩姬
  • 1篇曾庆思
  • 1篇陈淮
  • 1篇刘琴
  • 1篇李军
  • 1篇王斌
  • 1篇陈小聪
  • 1篇陈小聪
  • 1篇陈伟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重点分析MRI表现。结果 15例骨梗死患者共发现29个病灶,单发病灶6例,两个及以上病灶9例,胫骨上段及股骨下段为其好发部位,22个病灶呈典型"地图样"改变,即MRI平扫T1WI病灶周围见地图样低信号边线,中央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周围见锯齿状迂曲环形高信号边线,中央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围边线明显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MRI在骨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改变,"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MRI可作为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曾焕忠林菡李军敖振杰杨兴桂马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骨梗死
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孕晚期MRI影像学特征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孕晚期MRI影像学特征,并探讨胎盘植入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PPP)的孕晚期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或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植入组(n=28例)与非植入组(n=22例),两组患者均行产前MRI检查,比较两组孕妇MRI影响学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PPP植入常见的MRI影响学特征为胎盘组织信号不均(78.57%)、多发流空血管影(85.71%)、胎盘与子宫前下壁肌层分界不清(71.43%)。植入组与非植入组在子宫肌层变薄及胎盘覆盖宫颈内口特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三项在植入组中占比显著高于非植入组(P<0.05);植入组产后出血量及输血量显著多于非植入组(P<0.05),脏器损伤及切除子宫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PP植入孕晚期患者MRI影像学特征显著,主要有胎盘组织信号不均、多发流空血管影、胎盘与子宫前下壁肌层分界不清,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
杨兴桂王黎郑穗瑾金新安黄波涛曾焕忠
关键词:孕晚期MRI
~1H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超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莫昌期谭彩姬杨兴桂区俊兴李绍林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梗死磁共振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CT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我院15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影像表现。结果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直接征象是肾上腺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是本病的特点。结论 CT扫描对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增强扫描有助于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
杨兴桂郝志勇马壮李军敖振杰
关键词:肾上腺血肿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动态增强扫描与MRI平扫诊断肝脓肿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和MRI平扫分别应用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2年10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的个人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CT增强扫描和MRI平扫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50例肝脓肿患者中包括肝动脉源性肝脓肿16例、门静脉源性肝脓肿12例、胆管源性肝脓肿22例;肝动脉源性格肝脓患者病变个数共计64个,门静脉源性肝脓肿病变个数86个,胆管源性肝脓肿病变个数88个。MRI平扫对应(肝动脉源性、门静脉源性、胆管源性)肝脓肿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15/16)、100.00%(12/12)、95.45%(21/22),总检出率为96.00%;CT动脉增强扫描对应的检出率分别为87.50%(14/16)、58.33%(7/12)、90.91%(20/22),总检出率为82.00%(41/50)。两种方法的胆管源性和肝动脉源性肝脓肿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的门静脉源肝脓肿检出率和总检出率高于CT动态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在不同肝脓肿的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CT动脉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中,MRI平扫的综合检出效率较高,但CT动态增强扫描也具有其临床优势,在实践中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或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杨兴桂王黎区俊兴李阳纪昌盛
关键词:肝脓肿MRI平扫CT动态增强扫描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与CT诊断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与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结果:本组32例患者共检查80条颈动脉,两种检查结果一致性为75.0%,其中在对斑块形成的检查一致性为100%。结论:超声与CT诊断都是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一致性较好,都值得临床推广。
刘明杨兴桂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胰腺癌CT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小胰腺癌的CT影像表现。结果 16例中胰头癌9例,胰体癌5例,胰尾癌2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MSCT)显示胰管扩张9例,胆总管扩张7例。CT是小胰腺癌的可靠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杨兴桂李军敖振杰陈小聪莫昌期
关键词:小胰腺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3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加三维后处理技术,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杨兴桂敖振杰陈小聪吴世臣蔡淑芳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泌尿系统疾病多层螺旋CT扫描
定量CT对肺泡蛋白沉着症肺泡灌洗术前后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并评估定量CT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定量CT分析PAP患者最大吸气末肺气体总容积、肺总重量、肺平均CT值、肺平均密度值结果及像素指数直方图,对15例PAP患者共18次行肺泡灌洗术的CT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肺功能检查(共14次)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PAP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定量CT检查显示肺气体总容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0.128),肺总重量从(1698±409)g减至(1307±381)g(P=0.001),平均CT值从(-761.7±36.1)HU减至(-895.7±26.3)HU(P=0.015),肺平均密度值从(0.5867±0.15)g/cm3减低至(0.4453±0.07)g/cm3(P=0.007)。像素指数直方图直观显示灌洗后像素指数范围较灌洗前减小。支气管灌洗术后有14次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DLCO%从(50.15±19.18)%上升至(56.37±17.89)%(P=0.018)、DLCO/VA%从(70.01±19.18)%上升至(78.17±15.36)%(P=0.045);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FVC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CT可对PAP灌洗术的疗效评估提供比较客观、精确的依据,为临床评估PAP肺泡灌洗术的疗效提供新的评价方法。
刘勇彬曾庆思马壮刘琴陈淮杨兴桂曾焕忠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着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急性外伤性幕上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根据CT检查血肿体积小于40m L的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的急性幕上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发病6小时内行磁共振常规系列、DWI和PWI检查,观察血肿周围微循环变化,存在缺血半暗带者行手术治疗,其余行保守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半年后复查磁共振常规系列,观察脑组织情况。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22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行手术治疗,其余18例行保守治疗;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共发现局部后遗病灶6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发现局部后遗病灶21例。两组经过χ2检验,χ2=13.09,P<0.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磁共振PWI和DWI能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为急性幕上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患者是否需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提供客观、精确的判断标准,较传统的手术指征更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
黄波涛金新安曾焕忠杨兴桂王斌陈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