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凤
- 作品数:35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排除自然生长因素影响后,评价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下颌后缩错合畸形的有效性,从而更加真实、准确的评价该种矫治器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6-2010.3)、万方数据库(1996-2010.3)、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94-2010.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6-2010.3)、PubMed(1996-2010.3)、ScienceDirect(1996-2010.3),手工检索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5-2010)等4种中文期刊,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学者15年内公开发表的有关Twin-block治疗效果的120篇文献。纳入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对照实验(RCT),对Twin-block矫治器用于混合牙列期的头影测量指标SNB、Overjet、Co-Gn、Ar-Go、Pog/OLp运用Meta分析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根据资料的异质性检验,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WMD及其95%CI。[结果](1)共纳入10个RCT,652个受试者。(2)资料的异质性检验:头影测量指标SNB、Overjet、Co-Gn、Ar-Go、Pog/OLp异质性检验P值都小于0.05,具有异质性。(3)Meta分析结果SNB、Over-jet、Co-Gn、Ar-Go、Pog/OLp的合并WMD均不包括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1.43(1.23,1.64)、-2.83(-2.90,-2.76)、3.41(2.93,3.89)、2.29(1.77,2.81)、0.85(0.69,1.00)。[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下颌后缩错合畸形能明显减小覆盖,促进下颌生长,使下颌总长度、下颌升支、下颌体长度增加。
- 刘卫华李贵凤陈建伟胡海琨李钒邹淑娟
- 关键词:TWIN-BLOCK下颌后缩META分析
- 一种口腔治疗防喷溅防护罩
- 本发明为一种口腔治疗防喷溅防护罩,包括固定带、密封圈、密封连接套、由透明材料制成且一端开口的盒体。盒体的开口端为与人体唇颌部适配的凹形,密封圈设置在盒体的凹形开口端上。盒体至少一侧边设有供口腔治疗器械进入盒体的操作孔,密...
- 季骏王莉蓉陈金东杨欣陆伟王天丛李贵凤杨惠宁赵庆钱冰之
- 文献传递
- 采用两种不同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比较前方牵引和双阻板磁力矫治器早期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前方牵引组(n=20,男9例,女11例);Ⅱ组:双阻板磁力组(n=20,男10例,女10例)。另外选择暂时未开始治疗但处于定期随访的16例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男7例,女9例)作为对照组(Ⅲ组),患者平均年龄9岁5个月。选择20项相关头颅测量数据进行测量,使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结果 Ⅰ组和Ⅱ组与Ⅲ组相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Ⅰ组和Ⅱ组两组比较中有7项头影测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组中上颌切牙唇倾度加大,前牙覆盖增加,磨牙关系矫正量增加。Ⅱ组A点向下移动较少,下颌平面(SNL-ML)顺时针旋转较少,上颌切牙垂直萌出较多。结论 前方牵引和双阻板磁力矫治器都可以促进上颌骨发育(促进A点前移),但抑制下颌骨的作用有限。在预防前牙唇倾及支抗磨牙近中移动中,双阻板磁力矫治器较前方牵引矫治更具有优势。
- 杨任马巧玲林爽李贵凤
-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骨性与牙性指标的三维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通过CBCT测量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骨性和牙性指标,探究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53例下颌第二磨牙阻生与53例下颌第二磨牙正常萌出患者的CBCT为研究对象,使用Mimics 19.0测量一般颌骨指标如SNA、SNB、ANB、Co-Gn、Co-Go、Go-Gn、W、Co-Go-Gn等,磨牙后间隙、牙冠宽度和牙弓后段拥挤度,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回归分析阻生相关因素。结果:阻生组与正常组在一般颌骨测量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阻生组的磨牙后间隙小于正常组,下颌第二磨牙冠宽大于正常组,有第三磨牙存在的牙弓后段拥挤度阻生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磨牙后间隙与阻生负相关,下颌第二磨牙冠宽和牙弓后段拥挤度与阻生正相关。结论:下颌第二磨牙的阻生与磨牙后间隙小、下颌第二磨牙冠宽、牙弓后段拥挤有关。
- 何柳王天丛陈金东李贵凤陆伟季骏
- 关键词:CBCT
- 构建腭中缝牵张实验大鼠动物模型被引量:3
- 2010年
- 背景:以往曾采用猴、犬、猪、兔等大动物作为腭中缝牵张动物模型,但存在费用高,样本量小,检测抗体难获得等缺点。Wistar大鼠头部较宽阔,便于腔方面的操作,且成本低,繁殖率高,作为腭中缝牵张模型,有可能克服以上缺陷。目的:建立大鼠腭中缝牵张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腭中缝牵张的实验动物研究提供基础。方法:5周龄Wistar雄性大鼠20只,平均体质量65g,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0.014澳丝弯制双眼圈簧样扩弓装置,插入第一、二磨牙牙间隙,用光固化树脂粘结在大鼠磨牙舌侧进行固位;对照组安装未加力的同型扩弓装置。主动加力1周。在扩弓结束后分别对大鼠腭中缝进行X射线片,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上颌骨X射线片发现实验组腭中缝明显扩宽,磨牙明显颊向倾斜。经光镜观察发现,实验组腭中缝偏口腔侧明显增宽,间充质细胞呈梭性,与牵张力方向一致。在其下方出现创伤性炎症反应,有明显的出血区。结果证实,实验大鼠腭中缝牵张动物模型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具有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可重复性强的特点。
- 郭婧张奇峰李贵凤刘泽萍周静邹淑娟
- 关键词:上颌快速扩弓动物模型口腔组织工程
- 应力刺激下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机械张应力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成骨细胞体外张应力加载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并提取成骨细胞的mRNA,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GFβ/Smad及成骨分化相关因子ALP、OCN、Runx2、COL-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机械张应力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同时改变了TGFβ/Smad、ALP、OCN、Runx2及COL-I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TGFβ/Sma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机械应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活性的调控。
- 程烨吕春晓李贵凤陶贵渝陈建伟李煌
- 关键词:成骨细胞
- 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促进作用
- 李钒李贵凤
- 协调牙弓宽度角度早期阻断性治疗偏颌畸形伴下颌后缩
- 2013年
- 目的:评价通过早期协调上下颌牙弓宽度,阻断性治疗青少年偏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例青少年偏颌畸形伴下颌后缩患者,采用活动式上颌牙弓缩弓器竖直上后牙,同时配合下颌固定矫治器排齐下后牙,应用适当的颌间牵引调整上下颌咬合关系,矫治前后拍摄正位片和头颅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矢状方向上,SNA增加(0.7±0.9)°,SNB增大(2.4±1.7)°,ANB减少(1.7±0.9)°,颌骨前后向不协调减轻;前牙覆盖减少(3.8±1.0)mm。②垂直方向上,MP-FH增加(1.1±2.6)°,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上下颌中线均与面中线对齐。结论:早期协调上下颌牙弓宽度能有效矫治青少年偏颌畸形,有助于青少年患者的下颌骨生长发育。
- 杨勇赵计林胡小蓓李贵凤
- 关键词:偏颌畸形
- 腺样体肥大与牙颌面部畸形的相关性
- 目的:通过比较腺样体肥大儿童与正常儿童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中牙颌面部畸形的代表值,来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引起长期上气道阻塞对牙颌面部发育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 李贵凤
- 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成骨诱导实验
- 目的 探讨Wistar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利用BMSCs 移植治疗骨组织缺损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BMSCs,并进行定向的成骨诱导分化,采用茜...
- 李贵凤李煌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诱导体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