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荔 作品数:30 被引量:22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的学校食堂建设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为国家进一步推进保证学校供餐质量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从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699个试点县中,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当某种供餐模式不足2所小学或2所初中时,则抽取该供餐模式下所有学校作为调查学校。结果共收集15 763所学校的完整数据,有食堂的学校占60.8%,初中学校有食堂比例(87.3%)高于小学学校(54.2%),西部地区(74.5%)高于中部地区(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几乎所有食堂供餐和混合供餐的学校都有食堂,仅25.7%的企业供餐学校有食堂。有42.2%的学校的食堂配备餐厅,初中学校(77.8%)高于小学学校(33.3%),西部地区(48.0%)高于中部地区(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1.7%学校的食堂同时有餐厅和桌椅。有28.4%的学校有小卖部。仅有11.7%的学校使用学生电子营养师(农村版)配餐软件。结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的学校的食堂建设仍待加强,尤其是农村小学,学校设有小卖部现象较为普遍,学校营养配餐软件使用率偏低。 徐培培 李荔 潘慧 杨媞媞 甘倩 曹薇 胡小琪 张倩关键词:营养改善 食堂建设 山东省三城市3~4年级小学生闲暇锻炼及静态活动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岛市、泰安市、烟台市3-4年级小学生闲暇时锻炼、静态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烟台市和泰安市2283名3-4年级小学生,采用自制问卷(包括基本情况、闲暇时参与锻炼情况、静态活动情况等)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城市、性别、对自身体重认识、对自身外形满意度、家长是否参与锻炼/静态活动时间是否过长等对小学生闲暇锻炼和静态活动的影响。结果三城市调查前一周闲暇时小学生锻炼参与率为65.9%,锻炼人群中中高强度锻炼天数为4天,平均每天锻炼时间为30 min。小学生闲暇时是否参与锻炼与地区、性别、对自身外形满意度、家长是否参与锻炼有关。闲暇时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为0.9 h,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2 h及以上的小学生占13.6%。小学生闲暇时静态活动时间过长与其对自身体重认识、家长静态活动时间过长有关。结论应同时加强小学生和家长的身体活动干预,进一步改善小学生的身体活动现状。 宋超 于欣平 丁彩翠 甄宝杰 陈暕 王延勇 李荔 刘爱玲关键词:小学生 锻炼 营养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知信行和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并评价其对小学生知-信-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制定营养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辽宁省锦州市、山东省济南市、上海市、四川省成都市等4个城市地区和山西省河曲县、云南省墨江县等2个农村地... 刘爱玲 胡小琪 张倩 杜松明 李荔 马冠生关键词:知信行 知-信-行 健康教育 2010-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鱼禽畜肉摄入频率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儿童鱼禽畜肉摄入情况。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6~17岁儿童畜肉、禽肉和水产等肉类食物的摄入频率。结果我国6~17岁儿童肉类摄入以猪肉为主,32.0%调查对象猪肉摄入频率达到每天1次及以上;而鱼虾类、牛羊肉和禽肉摄入频率依次降低。猪肉、牛羊肉、禽肉和鱼虾类的摄入频率均呈现从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到贫困农村逐渐降低的趋势。男、女生和不同年龄组的猪肉、牛羊肉、禽肉的摄入频率存在一定差异,而鱼虾类摄入频率差别不大。结论我国儿童鱼禽畜肉摄入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合理安排鱼禽畜肉的摄入。 张倩 徐培培 甘倩 李荔 杨媞媞 曹薇 潘慧 胡小琪关键词:摄入 儿童 四川阿坝州藏汉族儿童青少年骨量增长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藏族和汉族儿童青少年骨量增长状况,为促进边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队列研究中的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7-18岁藏族和汉族各年龄组男女生各20人左右,共734名学生... 胡小琪 李荔 张倩 张必科关键词:汉族儿童 BMC 第二性征 发育状况 BMD 北京烟台两地小学生和教师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营养健康教育对北京、烟台小学生和教师知识水平、饮食行为的影响,探讨基于学校的科学的营养教育模式,以北京市西城区、烟台市福山区2个城市地区8所学校(干预组5所、对照组3所)的小学生1 072名、教师374名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开展营养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教师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的变化。干预组、对照组营养知识得分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干预前后得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营养知识知晓率、饮食行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小学生、教师对营养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营养知识得分均有提升(P<0.05)。干预组小学生、教师在干预后早餐营养状况有所改善(P<0.05)。小学生及教师西式快餐的消费比例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营养知识教育很有必要,以学校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宣教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营养健康知识,促进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宋超 张宝良 赵芳 胡小琪 丁彩翠 李荔 张妍 陈征 刘爱玲关键词:小学生 教师 营养知识 健康教育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和运作模式 被引量:19 2014年 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2011年11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2011]54号文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22个省699个试点县的2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中央财政按照每名学生每个学习日3元的标准提供膳食营养补助。 张帆 张倩 徐海泉 张燕 李荔 潘慧 胡小琪 马冠生关键词:农村人口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寄宿生膳食行为及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了解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寄宿生的膳食行为与营养状况,为"计划"更有效地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实施"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的每个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整群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然后从抽取的每个学校的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中随机抽取1∽2个班。按照统一的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以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采用自填"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学生基本情况与膳食行为调查表"收集学生就餐信息。结果寄宿生每天不吃早饭的比例低于走读生(33.9%,37.7%,χ^2=243.8,P〈0.01),每天就餐不足三餐的比例低于走读生(8.7%,11.8%,χ^2=66.7,P〈0.01)。寄宿生每天上午三、四节课感到饥饿的比例低于走读生(16.2%,16.9%,χ^2=102.9,P〈0.01)。寄宿生BMI Z评分(Z-scores for Body Mass Index)低于走读生(-0.30±1.10,-0.15±1.14,t=280.5,P〈0.01),超重/肥胖率低于走读生(8.0%,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5,P〈0.01)。结论在"计划"实施地区,寄宿生就餐状况有所改善,但营养状况仍略差于走读生。 徐海泉 张倩 李荔 张帆 潘慧 胡小琪 马冠生关键词:营养状况 中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46 2014年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为我国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699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县的每个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整群抽取30%的小学和初中,共1 635 638名学生。按照统一标准方法测量调查学生的身高、体重。结果调查学生除11,13岁年龄组体重外其余各年龄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营养不良率为18.0%,男生(19.6%)高于女生(16.2%)(χ2=3 089.4,P<0.01);小学生(19.3%)高于初中生(13.9%)(χ2=3 304.1,P<0.01);超重/肥胖率为9.2%,男生(10.6%)高于女生(7.7%)(χ2=4 305.1,P<0.01),小学生(9.6%)高于初中生(6.6%)(χ2=2 414.7,P<0.01)。结论贫困地区学生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在对其进行营养不良改善的同时,还应注意超重肥胖的防控。 胡小琪 徐海泉 李荔 张帆 潘慧 张倩 马冠生关键词:营养状况 贫困区 中国贫困地区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设现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实施地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课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实施"计划"的699个试点县,随机抽取30%的小学(含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和初中共11 118所作为调查学校,收集调查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设等相关信息。结果在所有被调查学校中,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定期上课的仅占64.6%,开设但没有上课的占3.6%。在已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中,上课频率达到每2周1次的仅占72.9%,设有专职教师的仅占8.7%;有20.6%的学校健康教育课教师由体育教师兼任。不同学段、所在地、规模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教师配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3.1,611.0,534.8,P值均<0.01)。结论 "计划"实施地区健康教育课开课率相对较低,教师多为兼职教师,需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课课程及教师设置。 徐海泉 张倩 李荔 潘慧 胡小琪 马冠生关键词:贫困区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