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荔
-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庞薰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开拓者
- 2021年
- 庞薰琹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奠基人,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本文通过文献法、以及通过对庞薫琹女儿口述历史的调查法,对什么是庞薰琹的艺术思想进行分析,对庞薫琹在巴黎留学期间学习经历进行梳理,进一步深入挖掘在庞薫琹艺术思想形成的萌芽阶段的几个转折点与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关系,分析出庞薰琹从一名艺术家转变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开拓者的过程。
- 李荔
- 关键词:开拓者
- 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文化教育问题的思考
- 本文以苏州胜浦"金苑新村"社区为样本,通过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发现从1983年到2017年,苏南农村前戴村人从农民转变为金苑社区城市居民的城市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增长与当地人低生活幸福指数之间的巨大矛盾,分析并...
- 李荔魏采苹张茹张静
- 文献传递
- “弓形器”用途与来源再考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商周青铜器中弓形器是较为常见的器物之一,为其定名、究其用途,历来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依据田野考古、传世文献和历史学的有关资料,并结合以前学者所考证的成果,认为弓形器是商周时期贵族辅弓用的工具,即所谓的弼。
- 左骏李荔
- 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馆文物西迁被引量:3
- 2009年
- 从1937年直至抗战胜利,故宫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的大批珍贵文物由南京出发、分三条线进行了万里播迁的惊险历程。国宝们最终平安存放于四川各地,直到抗战胜利再安全返回。在战争状况下任何情况均有可能发生,国宝命系民族文化之根,因此当时高层曾提出政府垮了可以重建,文化之根脉中断则难以为继。这批文物的迁移路线直接由当时高层少数人决定,随时变化,事先并无计划。而三条线路的运送人员互相也不知道彼此的情况。在大批文物转运过程中,中央博物院职员家誊也辗转于西迁途中。最后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共同落户宜宾李庄,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段不凡的学术生涯。
- 李荔
-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抗战时期西迁文物社会团体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