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25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抗体
  • 3篇阳性
  • 3篇实验室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独立医学实验...
  • 2篇血清
  • 2篇阳性率
  • 2篇原发性
  • 2篇少突胶质细胞
  • 2篇水通道
  • 2篇水通道蛋白
  • 2篇水通道蛋白-...
  • 2篇髓鞘
  • 2篇髓鞘少突胶质...
  • 2篇糖蛋白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机构

  • 22篇广州金域医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吉林金域医学...

作者

  • 22篇李玲
  • 18篇李云珍
  • 16篇张玲
  • 4篇肖晗
  • 4篇韦丽丽
  • 4篇王雯娟
  • 4篇刘勇
  • 3篇吴丽华
  • 3篇翁海斌
  • 2篇陈美才
  • 2篇谢文
  • 2篇程雅婷
  • 2篇陈波
  • 2篇吴玲利
  • 2篇陶然
  • 1篇颜若琳
  • 1篇巫小莉
  • 1篇何君
  • 1篇周妍
  • 1篇陈建波

传媒

  • 10篇检验医学与临...
  • 10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总抗体的检测性能评价与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总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中的性能。方法选取COVID-19患者89例,非COVID-19患者88例,检测所有COVID-19患者总抗体和病毒核酸。根据COVID-19患者的临床分型、发病时间分组,统计各组总抗体阳性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9例COVID-19患者中,77例总抗体检测结果阳性,12例总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总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100.0%。不同临床分型的患者总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病时间的患者总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检测持续阴性组总抗体阳性率与其他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VID-19患者总抗体进行检测不仅方便快捷,且有助于疑似人群中感染者的快速定位,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陶然莫南勋李玲李玲李根石邓小燕陈建波何君陈建波周妍何君张玲
关键词:胶体金法抗体
雷神山医院1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实验室数据动态观察与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动态分析1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评估其在新冠肺炎病情发展中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所检测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尿蛋白和尿潜血等常规指标的结果。结果19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有4例(21.1%);入院到转归白细胞计数在参考范围内波动的有13例(68.4%);19例患者中有17例(89.5%)入院时淋巴细胞百分比呈降低状态,治疗后期逐步向上都呈恢复趋势,其中8例(42.1%)转归时淋巴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水平。血小板计数:19例患者中有17例(89.5%)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见减少。D-二聚体水平:19例患者入院时都处于较高水平,治疗中有波动,曾出现高峰期,后期总体向好发展,其中死亡1例,其D-二聚体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出院时5例(26.3%)D-二聚体水平恢复正常。收集尿检数据16例,尿蛋白阳性8例(50.0%),尿潜血阳性有11例(68.8%),持续阳性(超过30 d)的有6例(37.5%)。结论在常规项目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水平、尿蛋白和尿潜血等指标,可能是反映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这些指标对监测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发展、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意义重大。
张玲张玲巫小莉巫小莉程雅婷陶然程雅婷周碧云李妙知李玲谢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印迹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结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免疫印迹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GAD-Ab。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GAD-Ab的灵敏度为6%,特异度为100%,放射免疫分析检测GAD-Ab的灵敏度为20%,特异度为98%。2种方法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方法学之间,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项目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陈美才张玲王雯娟肖晗韦丽丽李玲
关键词:谷氨酸脱羧酶糖尿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17羟孕酮的结果比较
2023年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17羟孕酮的结果,探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正确使用、解读报告单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40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综合征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17羟孕酮,观察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患者中测定17羟孕酮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100%,放射免疫分析法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患者中测定17羟孕酮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100%。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17羟孕酮,二种方法结果之间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非常高,对于一些临床上开展不了放免法的医院,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法也能够满足临床质量要求,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法较放射法操作简便,对人体无害,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临床医生在看不同医院结果的时候,还需了解方法学之间的差异性,综合临床诊断与其他检测项目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患者做出更好的诊断与治疗。
陈小琴李玲李云珍张玲
关键词:放射免疫法
某市3929例支气管炎儿童鼻咽拭子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深圳市3929例支气管炎儿童鼻咽拭子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结果分析,了解百日咳在儿童的流行情况,为深圳市儿童百日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20日3929例临床申请单上诊断为支气管炎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检测百日咳杆菌核酸。结果3929例鼻咽拭子百日咳核酸检测出236例阳性,阳性率为6.01%。其中男童阳性率为5.45%,女童6.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不同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学龄组(8.27%)>婴儿组(6.28%)>学龄前组(5.54%)>幼儿组(4.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阳性率比较,2019年,夏>春>秋>冬,春夏两季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冬两季;2020年,春>秋>夏>冬,春季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三季;2021年,秋>夏>春,三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的春季阳性率比较,2019年春>2020年春>2021年春,2019年和2020年春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份的夏季阳性率比较,2019年夏>2021年夏>2020年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份的秋季阳性率比较,2021年秋>2019年秋>2020年秋,2019和2021年秋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份的冬季阳性率比较,2019年冬>2020年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三组阳性率呈凹字型分布。结论深圳市儿童百日咳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应加强监测工作和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覆盖率。
李云珍李玲苏坤华张玲刘勇姚少濠
关键词:儿童百日咳杆菌核酸
细胞外囊泡介导的血吸虫⁃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细胞外囊泡是一类由活细胞分泌的囊泡小体,可以包裹各类生物活性分子远距运输并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随着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细胞外囊泡作为寄生虫远距离运输虫源性分子的载体,可实现对宿主进行跨物种调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成虫及虫卵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外囊泡对宿主进行调控。本文就细胞外囊泡介导的血吸虫⁃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瑞冰李云珍苏坤华王立富李玲
关键词:血吸虫
某市2013年梅毒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2013年某市送检人群5381例梅毒感染结果的阳性率及不同年龄问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预防与诊断依据,为更好的遏制梅毒的发生和流行起到一定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共5381例送我公司检验者血清,根据年龄分成9组,0~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80岁组,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统计各组各项目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381例健康体检者人群中,在0~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80岁组中,男性、女性的TPP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89%、12.34%;17.02%、20.47%;7.76%、13.80%;10.37%、23.65%;26.55%、36.14%;50.62%、59%;52.31%、43.66%;54.17%、42.31%;55.56%、23.91%。结论从以上分组情况可得出,年龄组40岁以上的中老年的阳性率非常高,较年龄组为40岁以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30岁组之间,各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60岁组人群阳性率最高,男性组之间的各个年龄组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50岁组人群与小于50岁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中的各个年龄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中,以50~60岁人群的阳性率最高,同时,同一年龄组之间的男女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组的男女阳性率最低,50—60岁组的男女阳性率最高,通过此数据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梅毒流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为防控梅毒提供依据。
张玲王雯娟翁海斌李玲李云珍
关键词:梅毒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广东地区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是否存在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以及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92例患者中有368例阳性,阳性率为11.53%,女性阳性率13.29%高于男性阳性率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组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患者中,93.75%为单一一种病原体感染,6.25%为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以MP最常见,其次是INFB和CB,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模式为MP+INFB;(4)病原体流行的时间段为春夏两季,MP、CB、ADV和PIVs好发于春季和夏季,其他5种病原体感染未见明显季节性变化。结论该地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女性较男性易感,感染病原体以MP最高,其次为INFB和CB。呼吸道病原体不同季节流行情况不同,采用9项病原体IgM抗体联检可快速检测出病原体,为当地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李云珍姚少濠李玲苏坤华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
广东省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25(OH)D]的水平状态,为成人合理补充维生素D(V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送检本检验中心常规体检的成人31309例,其中男10984例,女20325例,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25(OH)D检测。结果(1)31309例成人血清25(OH)D水平均值为(23.01±9.01)ng/m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为(25.03±9.65)和(21.92±8.45)ng/mL。25(OH)D缺乏及不足率高达81.04%,充足率为18.93%,过量为0.03%。(2)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中老年组和老年组血清25(OH)D水平均值分别为(21.64±8.62)ng/mL、(22.26±8.14)ng/mL、(22.51±8.50)ng/mL、(24.29±9.14)ng/mL和(25.14±10.53)ng/mL,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中老年组<老年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OH)D平均水平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3)25(OH)D水平比较,夏季高于其他三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间25(OH)D不足及缺乏率比较,冬季(82.84%)>秋季(81.63%)>春季(81.54%)>夏季(79.00%),冬季不足及缺乏率最高。结论广东省成人VD平均水平总体呈现不足,VD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青年组水平最低,男性VD平均水平明显女性高。VD总体不足及缺乏率较高。夏季不足及缺乏率低于其他三季。
李云珍李玲苏坤华张玲姚少濠
关键词:成人25-羟基维生素D性别年龄
6项指标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2抗体(AMA-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AIH患者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ASMA、ANA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LKM-1、SLA/LP、AMA-2、LC-1采用欧蒙试剂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 ANA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4.58%、25.81%,ASMA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0.00%、57.75%,LKM-1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0.00%、0.00%。LC-1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67%、100.00%,AMA-2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6.00%、48.90%,SLA/LP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45%、100.00%。结论 LC-1、SLA/LP是诊断AIH的最特异的生物学指标,ASMA对诊断AIH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ANA在AIH中是一个很好的筛查指标,LC-1、SLA/LP、AMA-2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AIH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张玲陈美才吴丽华韦丽丽肖晗李玲李云珍吴玲利颜若琳陈波
关键词:抗平滑肌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