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肿瘤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恶性肿瘤与心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肿瘤治疗的不断进步使得患者获益于生存期的延长,而肿瘤治疗带来的心血管毒性得到广泛关注。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定位于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及肿瘤合并心脏疾病。本文对常用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现状及其监管进行综述,为防治肿瘤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提供经验。
- 李佳方凤奇刘莹夏云龙刘基巍
- 关键词:心脏毒性化疗药物
- 以诺贝尔奖为案例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被引量:7
- 2023年
-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中,诺贝尔奖与很多医学专业课内容和成果密不可分,同时也蕴含了生动多样的思政教育素材。该文将诺贝尔奖案例融入细胞生物学授课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激发同学们对家国情怀等的多维度思考和感悟。通过讲述诺贝尔故事的方式将德育元素融入到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同时结合教学效果反馈数据发现,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专业文化知识,也收获了人文维度的教育成果。这种教学方法较以往传统授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也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之一。
- 李佳唐红张琳赵文宇董佩佩吕侠马俊楠孙铮尚东
-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 LuminalB型右乳癌术后3年,发现肝内多发转移1年余
- 该患者为年轻女性,LuminaIB型,辅助治疗DFS23个月,时间较短。一线内分泌治疗时,PFS仅仅2个月,为原发耐药,单纯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差,二线内分泌联合mTOR抑制剂,PFS达1年。该患复发转移器官为肝脏,未累及其...
- 李佳方凤奇于佩瑶
-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化学疗法
- 昼夜节律与健康: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对话被引量:9
- 2023年
- 昼夜节律指机体一日性的节律变化。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不规律导致慢性疾病高发,提示昼夜节律紊乱与疾病发生发展密不可分。传统中医对节律性变化阐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为节律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研究则对其分子机制提供了更全面的阐述。文章综合当前中西医领域对昼夜节律的认识,强调节律调控与疾病治疗的重要关系,突出两大学科结合的特点,为探索时间医学领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 易玉娟孙康唐红皮蓬莱张书毅李佳孙铮
- 关键词:昼夜节律生物钟基因肠道菌群
- 右美托咪定(1ug/kg)在骨科手术中对丙泊酚、(舒)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麻醉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目的:观察单次给药1ug/kg右美托咪定(DEX),在骨科手术对丙泊酚、舒(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深度、血流动力学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34例ASAⅠ-Ⅱ级的骨科手术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
- 李佳
- 关键词:骨科手术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
- 文献传递
- 抽动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目的:对抽动障碍(TD)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进行评估;对影响TD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临床心理干预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选取的74例TD组儿童进行自我意识状...
- 李佳
- 关键词:心理干预
- 文献传递
- 国产吲哚菁绿前囊膜染色对兔角膜内皮活性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与不同时间条件下国产吲哚菁绿前囊膜染色剂对活体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健康科研用兔18只(36眼),无眼疾,体重2.8~3.0kg,雌雄不拘。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随机...
- 李佳
- 关键词:吲哚菁绿角膜内皮细胞LDHNADH
- 文献传递
- 罗伞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罗伞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将罗伞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中,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缓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本发明验证了罗伞能剂量依赖性改善脑缺血再灌注...
- 孙铮李阳张振李佳姜如娇皮蓬莱易玉娟徐子涵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及血管损害情况,分析血清Cys C水平与EH患者血管损害的相关性,探讨利用血清Cys C水平判断EH患者不同血管损害的价值,为临床上早期发现及治疗EH...
- 李佳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清胱抑素C血管损害
- 文献传递
-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769例,筛选新发VTE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分析肺癌合并VTE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发生时机及影响因素等。结果:5769例肺癌患者中,新发VTE患者76例,发生率为1.3%。VTE患者中位年龄69岁,47.4%为男性,52.6%为女性。28.9%有吸烟史,25.0%有手术史,69.7%合并基础疾病。47.4%临床分期为Ⅰ~Ⅲ期,52.6%为Ⅳ期;76.3%病理类型为腺癌;驱动基因阳性者占18.4%。84.2%确诊肺癌时ECOG评分为0~2分;确诊肺癌时Khorana评估中危者占89.5%,高危者占10.5%。36.8%为深静脉血栓,32.9%为肺栓塞,30.3%为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发生VTE时,D-二聚体100~29900μg/L,中位4100μg/L,升高者占94.7%。30.3%患者在肿瘤治疗期间发生VTE。42.9%(12/28)肺癌术后患者VTE出现在术后90 d内,术后30 d内风险最高。55.0%(22/40)晚期复发转移肺癌患者VTE出现在确诊复发转移9个月内,确诊后3个月内风险最高。92.1%接受了抗凝治疗;93.4%经过治疗好转,6.6%因VTE死亡。吸烟史、诊断肺癌时ECOG评分对VTE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结论:肺癌患者可能发生VTE,合并VTE者临床特征复杂,需重视围手术期、晚期转移性患者VTE的预防、评估和筛查。
- 王阿曼方凤奇李佳刘莹夏云龙刘基巍
- 关键词: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