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珏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腹膜
  • 7篇腹膜透析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内瘘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瘘
  • 1篇代谢
  • 1篇动静脉内瘘术
  • 1篇动静脉内瘘狭...
  • 1篇端侧
  • 1篇端侧吻合
  • 1篇端侧吻合术
  • 1篇端端
  • 1篇端端吻合
  • 1篇端端吻合术
  • 1篇端吻合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机构

  • 10篇溧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朱珏
  • 4篇史兰英
  • 3篇许建国
  • 2篇谢胜
  • 2篇陈涛
  • 1篇张雅琴
  • 1篇童丽春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沙司他口服治疗对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口服治疗对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9月-2023年8月纳入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规律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观察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炎症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χ^(2)=1.911,P=0.167);治疗后,观察组Hb高于对照组(t=6.275,P<0.05)、RBC高于对照组(t=8.213,P<0.05)、Hct高于对照组(t=8.421,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I更高(t=5.202,P<0.05)、转铁蛋白更高(t=8.618,P<0.05)、TIBC更高(t=9.489,P<0.05),而SF更低(t=8.672,P<0.05)、TSAT更低(t=7.955,P<0.05)、CRP更低(t=3.612,P=0.001)、IL-6更低(t=3.130,P=0.0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725)。结论:相比皮下注射EPO,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应用罗沙司他口服治疗,更能够改善铁代谢情况,减少炎症发生,促进Hb生成,提高治疗有效率。
任宁君葛丹亘朱珏王丹
关键词:铁代谢微炎症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需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采用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采用低位-直管模拟鹅颈隧道成型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漂管率、堵管率情况。结果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中出血量(187.21±1.32)mL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中出血量(247.21±1.32)mL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手术时间(107.21±1.32)min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手术时间(127.21±1.32)min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后两周漂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0.00%<20.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后6个月漂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4.00%<24.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堵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4.00%<24.00%)(P<0.05)。结论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比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更能改善手术情况,降低术后漂管率、堵管率,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朱珏林笑笑史兰英芮静娟
关键词:并发症
一种肾内科用腹膜透析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肾内科用腹膜透析管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腹膜透析管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偏转移位的缺点,包括固定壳体以及缝制在固定壳体两端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
朱珏
文献传递
3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相关因素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将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30例患者进行重点分析,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与未发生腹膜炎者对比,发生腹膜炎者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体重较轻,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肾病病程、性别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年龄、透析时间、体重、合并症等因素相关,与肾病病程、性别无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将高龄、透析时间长、低体重、合并症多的患者作为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朱珏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一种腹膜透析自动换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膜透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膜透析自动换液装置,包括腹膜透析入液袋、腹膜透析引流袋和箱体,所述腹膜透析入液袋的下端连接有入液管的一端,所述腹膜透析引流袋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的一端,所述入液管的端部和排液管...
朱珏
文献传递
心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透析服务,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早期心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结果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出院后家庭角色、社会功能、情绪、健康状态、疾病自护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68.57%,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为腹膜透析患者做好一般透析治疗服务,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生活状态较好。
芮静娟史兰英朱珏童丽春许建国
关键词:心理干预腹膜透析焦虑生活质量
两种动静脉内瘘术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自体血管前臂动静脉内瘘术(AVF)端侧吻合术与端端吻合术的方法,评估术后的内瘘通畅率,吻合口直径及透析流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自体血管前臂AVF患者,其中端侧吻合术35例,端端吻合术35例。结果:端侧吻合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1%,高于端端吻合组的85.7%(P<0.05);3个月通畅率为94.2%,高于端端吻合组的77.1%(P<0.05);术后3个月吻合口口径及透析血流量均高于端端吻合组(P<0.05)。结论:自体血管前臂AVF采取端侧吻合术是首选方法。
朱珏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端端吻合术
一种带有计量功能腹膜透析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膜透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计量功能腹膜透析装置,包括透析主管,所述透析主管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且第一支管的顶端连接有透析液袋,第二支管一端连通有废液导出袋;透析液袋的顶端设有液位传...
朱珏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术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20年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术(PTA)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治疗中的应用,选本院肾内科接受超声引导下PTA治疗的AVF狭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肾内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AVF狭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术后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和内瘘自然流量;统计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和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术后疗效显著提高。AVF狭窄处血管内径、透析血流量、内瘘自然流量均较术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再狭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超声引导下PTA治疗AVF狭窄比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和再狭窄率少,安全有效。
朱珏许建国谢胜陈涛吴倩史兰英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狭窄安全性
谷胱甘肽联合α-酮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联合α-酮酸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80例CK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胱甘肽(每次4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酮酸(每次4~8片,每日3次),2组均治疗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红蛋白(Hb)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vs.73%,P<0.05);2组BUN、Cr、24 h尿蛋白定量、CRP均降低,Ccr和Hb增高,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有21例患者肾功能恶化,未恶化的患者Hb、Ccr水平高于恶化患者,而BUN、Cr、24 h尿蛋白定量及CRP水平低于恶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OR=0.362,95%CI:0.169~0.775)、BUN(OR=2.061,95%CI:1.186~3.581)、Cr(OR=6.398,95%CI:2.005~20.416)、Ccr(OR=0.386,95%CI:0.238~0.628)、24 h尿蛋白定量(OR=1.591,95%CI:1.073~2.358)以及CRP(OR=5.217,95%CI:2.101~12.954)均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谷胱甘肽结合α-酮酸治疗CKD疗效优于谷胱甘肽单用,BUN、Cr、24 h尿蛋白定量、CRP、Hb、Ccr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朱珏许建国谢胜陈涛吴倩张雅琴史兰英
关键词:谷胱甘肽Α-酮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