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德菲

作品数:26 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介入
  • 6篇心病
  • 6篇护理
  • 6篇冠心病
  • 6篇干预
  • 5篇动脉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梗死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心肌
  • 4篇心理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老年
  • 4篇冠心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动脉介入
  • 3篇心功能

机构

  • 20篇海南医学院
  • 6篇海南医学院附...
  • 2篇海南省干部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曾德菲
  • 7篇邓靖
  • 6篇麦苗
  • 4篇孙广晓
  • 4篇王红霞
  • 3篇左琦
  • 2篇李天发
  • 2篇陶桂兰
  • 2篇张玉卓
  • 1篇黎海文
  • 1篇蔡小霞
  • 1篇黄滟
  • 1篇张艳
  • 1篇郑海华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心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ACS择期PCI术患者30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均干预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两组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AQ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双心护理能有效缓解ACS择期PCI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林静曾德菲黄滟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生活质量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同期6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SAA、BDNF水平差异,分析两项指标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评估血清SAA、BDNF水平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BDNF水平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神经损伤程度的加重或梗死面积增大,血清SAA水平逐渐升高,而血清BDNF则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SA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BDNF水平则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水平与NIHSS评分、梗死面积、mRS评分呈现正相关,而血清BDNF水平与NIHSS评分、梗死面积、mRS评分则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与BDNF联合检测评估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80.0%。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SAA、BDNF水平与神经损伤程度、脑梗死面积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项指标有助于早期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邓靖曾德菲邢孔玉张玉卓
关键词:脑梗死高血压血清淀粉样蛋白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家属对脑卒中患者设立预先指示的态度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方便取样法,抽取海口市某三级老年病专科医院脑卒中患者家属249名,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家属对脑卒中患者设立预先指示(advance directives,AD)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生命终末期治疗的选择上,家属为自己选择的治疗与为患者选择的治疗一致性较差(Kappa=0.249,P<0.01)。家属的代理决策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否有过住院经历、家属代理决策的结果、家属对AD的态度是影响家属对患者设立AD态度的主要因素。
吴小昙曾德菲郑海华史宝欣
关键词:脑卒中家属
不同有氧运动强度用于老年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有氧运动强度用于老年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7例,其中A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中强度有氧运动,C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于患者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对比3组干预效果,对比3组干预前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心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及心输出量(CO)]以及Toll样受体4(TLR4)、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差异,最后对3组患者行6个月院外随访,统计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B、C组总有效率87.23%、91.49%显著高于A组65.96%,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且TC、TG、LDL-C水平A组>B组>C组,HDL-C水平A组
符惠丽曾德菲邢孔玉邓靖林燕仔左琦
关键词:有氧运动高脂血症冠心病老年不良心脏事件
山茶油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皮下血肿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山茶油改善冠心病患者皮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112例冠心病患者,且术后均出现皮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山茶油涂抹治疗,对照组应用金黄散涂抹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皮下血肿消退的程度和消退时间,疼痛感和不适感等症状表现,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山茶油和金黄散对冠心病患者皮下血肿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皮下血肿消退程度大、消退时间短、疼痛感和不适感均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山茶油相较于金黄散而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皮下血肿方面具有更好疗效,能促使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干预中值得推广应用。
曾德菲邓靖邢孔玉符惠丽杨洋
关键词:山茶油金黄散冠心病皮下血肿疗效评价
随访护理对肥胖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公共性健康问题[1]。在中国,有近400万的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和超重者人口的增长,由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原因而诱发的心力衰竭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2]。心力衰竭不仅其本身的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会引发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陶桂兰麦苗曾德菲
关键词:随访护理肥胖慢性心力衰竭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被引量:44
2014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及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王红霞麦苗孙广晓曾德菲
关键词:冠心病并发症心绞痛护理
精准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精准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CHD)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CHD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肿胀值,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法(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两组患者36项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胀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VA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皮下血肿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睡眠及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并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林静曾德菲黄滟张玉卓左琦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准备进行PCI手术患者21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6例)与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与PCI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变动脉数量、支架数量及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和手术后肌钙蛋白增幅情况。结果:两组病变动脉数量及支架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肌钙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在术后24 h达到最高值,观察组增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48%,低于对照组的1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PCI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使其治疗风险下降,生活质量提高。
曾德菲邢孔玉邓靖林静黄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理干预不良情绪
PNF模式下的呼吸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模式下的呼吸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PCI术后患者11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PNF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训练,PNF组予以PNF模式下的呼吸训练,二组均干预14d。比较二组干预前和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摄氧量(VO_(2)Peak)、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值、5次坐立试验(FTSST)和6min步行试验(6MWT)等评估数据。结果干预后,二组FEV1、VO_(2)Peak、和FEV1、FVC和FEV1/FVC水平治疗前相比增高(P<0.05),且PNF组FEV1、VO_(2)Peak、和FEV1、FVC和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PNF组干预后FTSST降低(P<0.05),6MWT增高(P<0.05)。结论相比常规呼吸训练,PNF模式下呼吸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能力。
陈玉柳曾德菲魏俊萍符惠丽李闰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肺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