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翔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梗死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灌流
  • 3篇中毒
  • 3篇灌流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室
  • 2篇心脏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支气管哮喘患...
  • 2篇他汀
  • 2篇气管
  • 2篇重症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哮喘
  • 2篇哮喘患者

机构

  • 16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16篇曹翔
  • 6篇李艳美
  • 3篇于海涛
  • 3篇李伟东
  • 3篇王立波
  • 3篇于海波
  • 3篇李晶
  • 2篇马雪梅
  • 2篇张军武
  • 1篇胡金玲
  • 1篇刘忠柱
  • 1篇高占群
  • 1篇金艺华
  • 1篇唐庆喜

传媒

  • 4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右心室梗死45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右室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 1999~ 2 0 0 2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室心肌梗死者进行综合临床分析。结果 :合并下壁心梗者 30例 ,单纯右室心梗者 2例 ,合并前壁心梗者 13例 ,死亡 10例。发生率为 18.6 7% ,死亡率 2 2 .2 2 %。结论 :单纯右室心肌梗死者较少见 ,合并下壁心梗多于合并前壁心梗者 ,双支病变发生率较高 ,且因休克、低血压等表现不明显很容易漏诊 ,治疗相对困难 。
王立波李艳美曹翔
关键词:急性右心室梗死
血液灌流技术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来自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联合药物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中枢神经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肝肾损害、心律失常、肺水肿、中间综合征和呼吸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诊急救加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流灌注技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显著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实用价值。
王周华李艳美李伟江金艺华胡金玲曹翔
关键词:血液灌流药物疗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不稳定性心绞痛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病36小时内开始使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入院36小时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脂,对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4,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口服),和对照组(n=36,维生素E烟酸酯口服)。分别于服药后1.5个月,3个月时复查血脂。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显示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1),达到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的降酯目标值:TC和LDL—C分别为79.2%、8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7%(P<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于UA患者早期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清TC及LDL-C水平,可较长期应用。
王立波李艳美曹翔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UA血脂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倍他乐克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的疗效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倍他乐克静脉注射加口服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早期常规治疗的同时立即注射倍他乐克5 mg,间隔2 min再注射1次,共3次。注射完毕15 min后在第一个24 h内,口服倍他乐克50 mg,1/6 h,然后口服100 mg/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倍他乐克50 mg/12 h。结果:静脉注射倍他乐克组心绞痛缓解率达94.6%,对照组为68.3%。结论:早期足量静脉注射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李艳美王立波曹翔张军武
关键词:倍他乐克不稳定型心绞痛静脉注射口服治疗疗效缓解率
辣椒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梗死面积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辣椒素灌胃治疗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梗死面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辣椒素治疗组。所有大鼠计算心脏/体重比,采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各组心肌梗死面积,超声影像系统分别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明显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肌梗死组LVEDV、LVESV、心脏/体重比、梗死面积均明显增加,而LVEF明显减少;经辣椒素治疗后所有数据都明显发生相反的变化(均P<0.05)。结论辣椒素灌胃可改善心功能及保护心肌,可以把辣椒素作为新型的心血管系统保护药物。
曹翔李晶于海涛于海波薛晴
关键词:辣椒素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缓解、首次排便、血淀粉酶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预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李伟东单静曹翔李艳美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滤过重症胰腺炎
灵芝三萜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对结扎冠状动脉后造成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ECG)、心肌酶与心功能、血清黏着斑激酶(FA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30只(体重大约220 g)用随机数字原则平均分成假手术组、缺血组、灵芝三萜组。缺血组以左冠脉结扎手术法建立缺血模型,同时用BL-420F生物信号采集放大系统描记ECG,判断模型建成的依据是:以Ⅱ导联为准,出现ST段向上抬高(呈弓背形)或明显的病理性Q波。灵芝三萜组手术操作同缺血组,灌胃灵芝三萜。假手术组在手术具体操作方面为打开胸腔后冠状动脉仅穿线并不真正结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生理盐水。28 d后观察每组ECG改变、血清SOD、MDA、FAK变化及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和心肌酶的各项指标。结果与缺血组比较,灵芝三萜组心电出现ST段抬高明显抑制;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5);血清FAK与MDA显著下降;血清SOD值明显增大;心肌酶学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同工酶(MB)、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显著下降;心功能数据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灵芝三萜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升高SOD、降低MDA)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症状;减少FAK抑制心肌凋亡并经整合素信号通路而减弱心肌梗死,进而达到保护心肌作用。
李晶孔芳翠于海波于海涛薛晴曹翔
关键词:灵芝三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梗死面积
6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2020年
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就诊的6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精神异常的有38例(55.9%),头晕12例(17.6%),四肢震颤13例(19.1%),共济失调11例(16.2%)。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脑萎缩(40例)、脱髓鞘病变(5例)和脑梗死(13例)。戒酒、大剂量B族维生素、清除氧自由基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CT和(或)MRI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补充B族维生素和清除氧自由基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孔芳萃高占群曹翔
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影像学表现
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的研究
2019年
探讨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及其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急诊内科及呼吸内科收治的哮喘患者共60例,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危重度组,并以相同时间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22细胞在各组患者外周血中所占细胞百分比,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IL-2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百分比以及IL-2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增加,TH22细胞百分比以及IL-22 mRNA表达水平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TH22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22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并与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分类号:R746.1。
李伟东单静曹翔马雪梅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TH22细胞IL-22
急性重症毒物中毒血液灌流治疗效果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毒物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方法:重症中毒意识障碍病人,在洗胃后内科综合性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则在洗胃后内科综合治疗。结果:血液灌流组中抢救成功率为91.3%、抢救至意识清醒时间平均8h,对照组抢救成功为65%,抢救至意识清醒时间平均34h,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快捷、安全。
李艳美曹翔刘忠柱张军武
关键词:急性重症中毒血液灌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