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文颖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胃疾病
  • 3篇螺杆菌
  • 3篇肝炎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端粒酶活性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胃癌
  • 2篇相关性胃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活性
  • 2篇肝病
  • 2篇肝脏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机构

  • 5篇沈阳市传染病...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六人...

作者

  • 8篇戴文颖
  • 3篇卞丽
  • 3篇张姝娜
  • 3篇吕丹
  • 2篇曹艳雪
  • 2篇袁媛
  • 1篇卞丽
  • 1篇孙丽萍
  • 1篇李悦
  • 1篇安平
  • 1篇安平
  • 1篇宋春芳
  • 1篇高华
  • 1篇王佳贺
  • 1篇董明
  • 1篇王兰
  • 1篇安萍
  • 1篇许春
  • 1篇杨桦
  • 1篇吕丹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血清IL-8和NO含量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8(IL 8)和NO浓度 ,探讨其与HP感染的关系 ,以及HP感染引起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 ,导致胃癌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 8浓度 ,镀铜镉粒还原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 IL 8浓度在正常组织 (2 2 .5 0± 1.87pg ml)、浅表性胃炎 (34.99± 7.89pg ml)、萎缩性胃炎 (6 5 .2 7± 10 .6 0pg ml)及胃癌 (94 .84± 11.0 9pg 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萎缩性胃炎组NO浓度 (39.93± 5 .4 3μmol L)明显高于胃癌组 (37.0 2± 4 .13μmol L ,P <0 .0 5 ) ,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P(+)组IL 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 )组 (77.30± 2 0 .92pg ml,39.16± 14 .4 0pg ml,P <0 .0 1;39.77± 5 .5 7μmol L ,35 .35±5 .2 4 μmol L ,P <0 .0 1) ;CagA(+)HP组IL 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 )组 (83.4 5± 16 .92pg ml,6 6 .2 4± 2 3.2 1pg ml,P <0 .0 1;4 0 .97± 4 .5 9μmol L ,37.6 2± 6 .5 8μmol L ,P <0 .0 5 )。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组的IL 8与NO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881和 0 .995 ) ,正常组和胃癌组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IL 8和NO浓度与CagA(+)HP菌株感染密切相关 ;血清IL 8和NO浓度测定与HP菌株CagA分型联合检测将有助?
宋春芳孙丽萍戴文颖袁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疾病白细胞介素-8胃癌前病变
端粒酶活性在不同类型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该研究通过检测正常胃粘膜、不同肠化分型及有无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和胃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观察不同类型胃疾病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Hp感染对慢慢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及根除Hp前后其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进...
戴文颖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幽门螺杆菌胃癌
文献传递
认知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康复干预介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06/2003-12沈阳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研究所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病例来诊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全部患者能够按计划随访并完成测查。对照组实施抗病毒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相同抗病毒药物治疗下实行针对性的认知干预。抗病毒治疗前后让患者填写症状自评量表,评价两组心理状态差异、抗病毒依从性及抗病毒疗效。结果:干预组在接受认知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中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方面评分明显较干预前改善(t=6.383,3.498,3.216,4.953,P<0.01)。干预组抗病毒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84%,χ2=6.832,P<0.05);干预组抗病毒治疗应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76%,χ2=6.801,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认知干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慢性乙肝的认知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其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
张姝娜安平曹艳雪戴文颖卞丽吕丹王佳贺
关键词:病人依从
肝组织学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筛选价值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穿刺病理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行肝穿刺,用HAI系统对肝脏组织学进行评分,HAI评分为4分≤得分≤16分者纳入观查组,而得分<4或>16分者被剔除观察组。观察组94例及未肝穿对照组83例采用α1b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1次/日×1月,1次/隔日×5月,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经过筛选的观察组94例患者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44.7%)明显高于对照组(24.1%,P<0.01);HAI评分在4分~8分的患者对于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30.0%)与对照组(24.1%)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而HAI评分在8分~12分者及12分~16分者对于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67.7%、65.2%,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差异显著。结论经过肝穿刺病理选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未经肝穿选择的患者,且肝脏组织学评分越高的患者对干扰素的疗效越好。
安萍吕丹卞丽王静波曹艳雪张殊娜戴文颖许春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肝组织学肝脏组织学停药后
甘乐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戴文颖李悦张姝娜卞丽吕丹
关键词:脂肪性肝炎肝功能血脂血糖药理作用影像学表现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端粒酶活性检测和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疾病、端粒酶活性与胃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TRAP ELISA方法 ,检测 94例胃粘膜活检标本 ,其中正常胃粘膜 10例 ,浅表性胃炎 2 1例 ,萎缩性胃炎 33例 ,不典型增生7例 ,胃癌 2 3例。胃粘膜病变中HP阳性 4 1例 ,HP阴性 2 0例。结果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与正常胃粘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最强 ;HP阳性胃粘膜病变组与HP阴性胃粘膜病变组比较有十分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HP感染可使端粒酶活性表达增强 ,促进细胞增殖。HP相关性胃疾病增殖特性与胃癌的增殖特性相似。
高华戴文颖王兰董明袁媛
关键词:端粒酶幽门螺杆菌胃疾病细胞增殖
甘乐治疗酒精性肝病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甘乐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1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甘乐注射液80 mg/d静点;对照组52例给予水溶性维生素0.5 g、15种氨基酸250 ml及门冬氨酸钾镁20 ml/d静点,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7%)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4%;76.9%)(P<0.0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乐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良好疗效且安全可靠。
戴文颖张姝娜卞丽吕丹安平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疗效安全性
肝细胞移植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杨桦戴文颖
关键词:肝细胞移植遗传代谢性疾病终末期肝病正常肝脏原位肝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