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红
- 作品数:44 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技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25例LR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行缝扎DVC,11例行免缝扎DVC。结果 2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放。缝扎DVC组及免缝扎DV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6±24.7)min和(236±26.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37.5±120.2)m L和(322.2±104.9)m L,围术期输血率分别为14.3%和18.2%,术后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为21.4%和9.1%,2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率及6个月后尿失禁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VC技术在LRP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基础上简化了手术操作,可能更有利于术后尿控的早期恢复。
- 戴志红刘志宇高玉仁王梁孙香友
- 关键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 Ⅰ期完全腹腔镜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 探讨Ⅰ期完全腹腔镜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例单侧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影像学、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检查示输尿管癌及膀胱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手术方式采用完全腹腔镜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尿流改道术.结果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其中1例为尿毒症患者.手术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12例患者尿流改道均采取健侧输尿管皮肤造口.平均手术时间350.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约400ml,围术期输血2例,分别为600ml及800ml;术后平均住院8.2d.术后并发症淋巴漏3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病理结果:输尿管癌合并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10例,肾盂原位癌、输尿管癌及浸润性膀胱癌1例,输尿管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1例.1例尿毒症患者于术后第3天死亡,余11例患者随访3-56个月,其中10例患者术后行辅助GC方案化疗3个周期;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8、10个月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合并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少见,Ⅰ期完全腹腔镜单侧肾、输尿管、全膀胱切除术用于治疗上尿路癌合并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可行的术式,腹腔镜技术熟练的医师开展此术式是安全有效的.
- 戴志红白杰刘志宇王梁王镇伟崔昊昱高玉仁
-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 国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系统评价国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文献,按既定标准筛选共纳入文献17篇,共1 552例患者,原位新膀胱术753例,回肠通道术52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76例。Meta分析结果示:与回肠通道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相比,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更高(P<0.000 1,P=0.003);回肠通道术组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对比较原位新膀胱术与回肠通道术的特异性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模块(P=0.001)、躯体状况(P=0.000 1)和社会家庭状况(P=0.03)方面,原位新膀胱术后优于回肠通道术;情感状况(P=0.20)和功能状况(P=0.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国内有限的证据得出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选择原位新膀胱术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 汪鑫刘志宇王梁戴志红崔昊昱蔡凯
-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生命质量META分析
- 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分析及学习曲线探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评价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124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经腹膜外腹腔镜组(LRP组)78例,开放手术组(ORP组)46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式围术期数据,LRP组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多的变化趋势;以2014年1月为节点,LRP组78例分为A(2014年1月前完成,共38例)、B(2014年1月之后完成,共40例)两组,比较开放与LRP B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比较LRP A、B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78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LRP组手术总体时间明显长于开放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LRP组优于ORP组(P〈0.05);围术期输血率、术后6个月尿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LRP组低于O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加逐渐缩短,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的两种手术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P A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6个月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等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较明显的学习时间曲线,当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后会较开放手术更具明显优势。
- 戴志红白杰高玉仁王梁孙香友王镇伟崔昊昱刘志宇
- 关键词:前列腺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 联合吸除法治疗中央型肾错构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肿瘤切除联合吸除法治疗中央型巨大肾错构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1月收治的1例中央型巨大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顺利于后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200 min,热缺血时间45 min,术中出血1 200 ml,术中输血600 ml。术后病理确诊为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住院时间6天,术后5天离床活动。随访9个月肾功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肿瘤切除联合吸除法用于治疗复杂中央型肾错构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但对于巨大肾错构瘤,肿瘤吸除后创面大、易出血,有关并发症及肿瘤学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崔昊昱王梁戴志红常成王镇伟陈志岐苏婕刘志宇
- 关键词:肾错构瘤保留肾单位腹腔镜
-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乳糜漏1例并文献复习
- 王镇伟刘志宇戴志红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RCP)治疗膀胱癌病例中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病理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1月行RCP的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2~90岁,平均6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发现前列腺癌。结果:178例患者中,13例(7.3%)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偶发癌,病理类型均为前列腺腺癌,5例(38.5%)前列腺偶发癌具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TNM分期pT_1期3例,pT_2期8例,pT_3期2例。Gleason评分≤6分8例,Gleason评分7分3例,Gleason评分≥8分2例。前列腺偶发癌患者与未患前列腺偶发癌者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膀胱癌病理类型为尿路上皮癌,膀胱癌T_NM分期pT_1期4例,pT_2期3例,pT_3期3例,pT_4期3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无前列腺癌死亡病例。结论:膀胱癌患者中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较低,膀胱癌伴发前列腺偶发癌短期预后并不差于单纯膀胱癌。
- 蔡凯刘志宇王梁戴志红崔昊昱苏婕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膀胱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原发性输尿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因、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输尿管大细胞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CT检查提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输尿管镜检查结果倾向于尿路上皮癌。由于患者肾功能较差,行肿瘤局灶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回报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输尿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极罕见的恶性肿瘤,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因发病率极低,其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早期手术切除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戴志红刘志宇王梁熊永江
-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织化学
- 右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下位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女,27岁。2015年11月因右侧腰部胀痛不适于我院门诊查超声示:右肾大小14.2cm×7.7cm,集合系统重度分离,皮质受压变薄。门诊以"右肾积水(重度)"为初步诊断收住入院,入院后完善肾动态显像示:左GFR 76.98 ml/min,右GFR 56.92 ml/min,右肾上极血流灌注和肾小球滤过功能良好;CTU示:下组肾盏扩张积水(图1、2)。进一步完善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图3),
- 万胡强刘志宇王梁戴志红常成崔昊昱王镇伟
- 关键词: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肾积水
- 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探讨
- 刘志宇戴志红王梁崔昊昱王镇伟高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