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啸

作品数:55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水利工程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3篇泥沙
  • 10篇回淤
  • 9篇物理模型试验
  • 7篇泥沙回淤
  • 7篇模型试验
  • 7篇海域
  • 7篇航道
  • 6篇海岸
  • 4篇洋山深水港
  • 4篇淤泥质海岸
  • 4篇深水港
  • 4篇数学模型
  • 4篇物理模型试验...
  • 4篇码头
  • 4篇岸线
  • 4篇波浪
  • 3篇悬沙
  • 3篇淤积
  • 3篇淤泥
  • 3篇淤泥质

机构

  • 55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5篇徐啸
  • 21篇佘小建
  • 19篇崔峥
  • 18篇毛宁
  • 17篇张磊
  • 4篇沈莹
  • 3篇张镜潮
  • 2篇高亚军
  • 1篇陈永平
  • 1篇匡翠萍
  • 1篇孙林云
  • 1篇邸哲敏
  • 1篇张金善
  • 1篇余小建
  • 1篇刘家驹

传媒

  • 9篇台湾海峡
  • 9篇水运工程
  • 4篇海洋工程
  • 4篇泥沙研究
  • 4篇水道港口
  • 3篇水利水运工程...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六届中国...
  • 1篇江苏水利
  • 1篇海岸工程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第十八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4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海港公园工程厦门湾潮汐水流物理模型馆有关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首先介绍了潮汐水流整体物理模型的作用和功能,讨论目前在厦门海港公 园建设厦门潮流模型实验室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国内一些类似大型实验室情况的 介绍,提出厦门潮流模型的设计方案;根据实际需要,建议分两期实施.最后指出,物 理模型试验是非常专业化的工作,模型馆正常运转的关键是运作体制和人才培养.
徐啸
关键词:海洋工程
杭州湾及洋山深水港动力和泥沙条件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杭州湾为强潮河口湾,在杭州湾喇叭口地形条件下,向湾内潮流逐渐增强。杭州湾水体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口,由于众多岛屿的掩护作用,湾内泥沙输移主要受控于潮流。洋山深水港水域动力和泥沙条件基本也遵循上述规律。杭州湾海域总体上呈冲淤基本平衡、略有淤积形势。据此分析了洋山深水港水域动力和泥沙输移特点,总结出深水港方案规划的16字方针:“封堵汊道、归顺水流、减少回淤、航行安全”。
徐啸佘小建崔峥毛宁张磊
关键词:洋山港海洋动力
厦门高集海堤开口改造工程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潮汐水流和悬沙淤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厦门高集海堤开口改造工程潮流泥沙问题,研究表明,高集海堤开口后,东、西海域两股水流的汇流区和分流区在高集海堤附近,东海域涨潮流速有所增大,落潮流速有所减小,西海域则相反;随着开口宽度增大,流速变幅增大,开口大于800 m后流速变幅趋缓;海堤开口后净输水方向为自东海域向西海域,有利于厦门湾内水体与外海的交换;高集海堤开口对东渡港区泥沙淤积影响不大.综合分析认为高集海堤开口宽度800~1 000 m较为合适,开口800 m时大潮条件下1d的净输水量约0.91×108m3,东渡北港区港池年平均回淤强度增大0.18 m/a左右,航道淤强增大0.05 m/a左右.
佘小建徐啸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泥沙
厦门市海沧新城外围滩涂整治工程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海沧新城外围滩涂各整治方案条件下的水流特点,以及各整治方案的实施对厦门西海域水流条件的影响。试验表明,受大屿、大兔屿等岛屿的掩护,现状条件下海沧新城外围滩涂水域水流流态复杂,局部出现回流和缓流区。整治试验...
佘小建徐啸
关键词:厦门西海域整治工程物理模型试验
文献传递
近岸取沙对岸滩稳定性影响——波浪动床物理模型试验被引量:1
2018年
为满足各种基本建设对沙源的需求,希望在近海滩涂取沙,为此需回答取沙后对岸滩稳定性的影响。文章通过波浪动床试验,研究曹妃甸东侧滩涂取沙区实施后的向-离岸泥沙运动及岸滩剖面冲淤类型的变化,据此评估取沙对岸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徐啸佘小建崔峥
应用现场实测波浪资料直接计算沿岸输沙率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应用波能流守恒法则,导得可直接应用现场实测波浪资料计算沿岸输沙率关系式。通过两个实例计算,说明计算值与实际沿岸输沙率一致。
徐啸
京唐港曹妃甸港区泥沙运动及冲淤趋势分析
薛渤珣邸哲敏徐啸佘小建崔峥毛宁郭春和刘文斌陈鹏雁
该课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曹妃甸沙岛是古滦河三角洲前缘沙坝堆积体,泥沙沉积物主要为细沙和粉沙,构造比较密实,经过近百年海岸动力作用,边界条件与动力条件已基本达到动态平衡,而且利用潮汐通道建设深水港区以及在大面积...
关键词:
关键词:京唐港泥沙运动
厦门港嵩屿港区二期博坦水域流场特征研究
通过潮汐水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厦门港嵩屿港区二期方案实施后对博坦水域水流流场的影响,研究水流变化特征。试验表明嵩屿港区二期建设后,博坦水域主流集中在码头后方150范围,二期岸线北侧有回流存在,码头水域水流平均流速在0.40...
张磊佘小建徐啸崔峥毛宁
关键词:流场
文献传递
厦门港潮汐水流及浑水悬沙整体模型设计被引量:4
1995年
厦门港潮汐水流及浑水悬沙整体物理模型于1989年建成后,已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模型的设计思想、相似准则、浑水悬沙相似理论的探讨、模型设计方法以及模型沙的选择等。
徐啸
关键词:物理模型潮汐
厦门嵩屿电厂取水区域泥沙问题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在现场实测资料及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针对嵩屿电厂三期工程具体特.点,分析了九龙江河口及取水口水域的自然条件和河床冲淤变化,计算了取水口附近泥沙回淤量,并对取水口区域岸滩稳定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嵩屿电厂三期取水口建成后,其附近泥沙回淤强度为25~27cm/a。
徐啸
关键词:泥沙回淤河口泥沙水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