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荣 作品数:22 被引量:8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基于波场分离理论的逆时偏移成像条件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2012年 逆时偏移成像方法与其它算法的成像方法相比,由于算法不受地层倾角的限制,因此针对陡倾角构造和复杂地质模型地区的成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特别是在盐丘发育的地区优势更加明显.实际应用过程中,逆时偏移通常是应用互相关成像条件构建成像,然而,这种成像条件会产生低频、强振幅的噪音,如果不能彻底消除这些噪音,那它就会严重影响甚至淹没有效信号,特别是在浅层的强反射界面上方往往会出现大量的低频噪音,从而使得浅层构造基本无法识别.基于传统互相关成像条件的这一局限,本文提供了一个新的成像条件,它能在有效成像的同时消除这些低频、强振幅的干扰噪音;其具体实现思路就是将炮点及检波点波场分离成它们的单程波传播分量,然后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对分离后的波场进行成像,从而实现逆时偏移成像.通过对模型数据和实际野外数据的实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徐兴荣 王西文 王宇超 胡自多 刘文卿 高厚强关键词:逆时偏移 波场分离 成像条件 MPFI五维插值规则化技术在川中地区资料中的研究及应用 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由于地形条件等采集环境以及采集成本的影响,观测系统可能常常变化,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存在地震道缺失、炮检点分布不规则、覆盖次数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导致实际资料不规则、不完整引起较为严重的空间假频问题。但... 孟会杰 曾华会 徐兴荣 赵玉莲 郄树海Walkaway VSP保真处理技术在火山岩体成像中的应用 2022年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渐深入,人们对精细地震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Walkaway VSP(后简称W-VSP)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吐哈盆地马朗凹陷马中地区M68井VSP数据处理实例,介绍了应用Geo-East软件处理系统对W-VSP资料的处理方法。根据数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三分量旋转、Tar补偿、波场分离等处理技术,针对低频信息采用具有良好保真性的处理模块,处理后的资料显示火山岩形态更清晰,波组强、弱关系更明显。与地面地震数据相比,W-VSP数据成像结果能更精细地刻画火山岩的形态,展示了W-VSP技术在地震勘探精细构造解释中的作用和发展潜力。 徐兴荣 孟会杰 王艳香 丁振峰 王建华 李东升关键词:波场分离 预条件弹性介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1 2020年 相对于纵波勘探,多波地震勘探能够得到更多的地下介质信息,弹性波逆时偏移(Elastic reverse time migration,ERTM)是当前偏移方法中较为精确的方法。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基于反演理论,可为岩性储层评价提供更加保真的高分辨率反射系数成像剖面,成为当前成像方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从建立线性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出发,应用伴随状态法得到了逆时偏移数据重构算法,并引入最小二乘理论,利用汉森矩阵的逆对梯度进行预处理,实现了预条件弹性介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算法(Preconditioning elastic 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P-ELSRTM)。在实现算法的基础上,对SEG/EAGE二维盐丘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弹性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Elastic 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ELSRTM)相比,P-ELSRTM成像分辨率更高,保幅性更好,收敛速度更快。另外,P-ELSRTM对含有随机噪音的观测数据适应性更强。 刘梦丽 徐兴荣 王小卫 胡书华 刘金涛表层Q值确定性求取与空变补偿方法 被引量:21 2019年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基于地层吸收补偿的传统方法大多数偏于解决中、深层地层的吸收衰减问题,没有考虑速度、厚度变化剧烈的近地表吸收衰减作用,因此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地表模型的确定性定量补偿方法,该方法基于地表一致性原理,引入表层相对衰减系数的概念,在共炮检域迭代计算相对衰减系数,结合表层旅行时求表层相对品质因子Q,由实测的绝对Q约束标定相对Q,建立表层Q模型,然后实现稳定的表层Q时空变补偿。经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目前在多个地区实际资料应用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苏勤 曾华会 田彦灿 徐兴荣 肖明图 吴杰关键词:迭代计算 复杂地表共反射面叠加及在庐—枞盆地的应用 在地震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获得零偏移距剖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在常规处理中,获得零偏移距剖面的方法有共中心点(CMP)叠加、正常时差校正(NMO)、倾角时差校正(DMO)叠加、叠前偏移等,这些方法都要求知道宏观的... 徐兴荣关键词:复杂地表 基准面重建 文献传递 高原咸化湖盆复杂地表三维连片地震成像技术研究 李斐 王孝 王宇超 冯心远 王建华 王述江 肖明图 赵玉合 徐尚成 赵玉莲 鲁烈琴 吴杰 王西林 冯会元 徐兴荣 项目的研究以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为主,同时紧密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反演以及综合地质评价技术。首次提出基于变参函数拟合的层析反演和三维静校正量高低频分解与重构技术,解决了连片处理的静校正难题;提出井约束条件下块间能量一致性技术...关键词:关键词:地震成像 地震资料解释 基于波场分离的逆时偏移成像条件研究及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7 2012年 与传统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相比,基于双程波的逆时偏移方法针对地下陡倾角地区和复杂地下地质条件地区的成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逆时偏移方法的实现通常有3个步骤:①在时间域实现震源波场的正向外推;②在时间域实现检波点波场的反向外推;③应用合理的成像条件构建成像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来构建成像,然而,互相关成像条件构建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会产生强振幅的低频噪音,这些噪音会极大地降低资料的信噪比,容易导致浅层构造被噪音掩盖而无法识别,仅采用单纯的带通滤波并不能很好地滤除这种噪音。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波场分离理论的逆时偏移成像条件,此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这些特定的噪音,其核心思路就是将震源及检波点波场分离成它们的单程波传播分量,然后仅在反射点处利用互相关的成像条件构建成像结果,从而实现逆时偏移成像。Marm-ousi模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同时,采用文中提到的成像条件在准噶尔盆地百口泉地区进行了逆时偏移测试,测试结果充分证明新成像条件对野外资料的适应性。 徐兴荣 王宇超 胡自多 刘文卿 吕彬 韩令贺 杨哲关键词:互相关 准噶尔盆地 逆时偏移 层位约束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在尼日尔AG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4 2022年 准确成像一直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个难题,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虽然可以将地下地质构造准确归位到其真实深度及空间位置,但取决于速度建模的精度。为了能够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基于GeoEast-Diva速度建模软件,应用层位约束的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在构造模型约束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尺度网格逐步进行层析反演、不断迭代,最终得到相对准确的速度模型,以提高成像质量。利用该方法对非洲尼日尔AG区块进行速度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建立高精度的深度域速度模型,成像结果能准确反映地下介质情况,深层底劈构造成像效果得到改善,由横向速度变化引起的构造假象得以消除。 孟会杰 徐兴荣 王艳香 彭飞飞 王建华 李东升关键词:偏移成像 偏移速度建模与成像技术 被引量:6 2010年 偏移速度建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偏移成像的效果。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虽能部分适应速度纵横向的变化,但由于没有考虑射线弯曲,所以在速度纵向变化较大时偏移效果并不理想。而弯曲射线各向异性叠前偏移方法则考虑了成像射线的弯曲及速度各向异性,更有利于消除了地层倾角和反射点弥散的影响,建立的速度模型更准确、更符合地质变化规律。采用沿层速度分析技术获得目的层面上准确的速度信息,通过CRP反偏移速度分析技术逐步优化速度模型,借助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取得显著的成像效果。同时指出了在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地下构造复杂时,深度偏移才能恢复地下真实构造形态。采用相干反演法与均方根速度转换法联合建立层速度模型,利用层析成像技术优化地质模型,通过深度偏移方法研究和偏移效果的对比,总结了建立精确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和步骤,使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在效果和效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王小卫 刘文卿 徐兴荣 张小美 蒋波关键词:地震勘探 偏移成像 射线路径 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