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小麦
  • 9篇病虫
  • 8篇病虫害
  • 8篇虫害
  • 6篇绿色防控
  • 5篇锈病
  • 5篇条锈病
  • 5篇小麦条锈病
  • 4篇特点及原因分...
  • 4篇作物
  • 3篇农业
  • 3篇主要病害
  • 3篇病害
  • 2篇有害生物
  • 2篇玉米
  • 2篇植保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病
  • 2篇水稻病虫
  • 2篇水稻病虫害

机构

  • 28篇河南省植保植...
  • 5篇全国农业技术...
  • 3篇安徽省植物保...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职业...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8篇彭红
  • 6篇吕国强
  • 6篇徐永伟
  • 4篇赵文新
  • 4篇刘万才
  • 4篇吕国强
  • 3篇张国彦
  • 3篇于思勤
  • 2篇曹雯梅
  • 2篇王建敏
  • 2篇张志刚
  • 2篇黄冲
  • 2篇陈战锋
  • 2篇赵中华
  • 2篇孙斌
  • 2篇姜玉英
  • 2篇王江蓉
  • 1篇闵红
  • 1篇李好海
  • 1篇康振生

传媒

  • 10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果菜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植物医学
  • 1篇河南省植保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针虫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
金针虫是我省农作物的一种重要地下害虫,主要在小麦、玉米等作物苗期危害较大,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近年来,由于高毒长残效期的农药禁用、秸秆还田、小麦玉米套种等多种因素,造成了金针虫种群数量增加,危害逐步加重。金针虫长期在...
徐永伟彭红
关键词:金针虫地下害虫
文献传递
河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从河南省9个地市蔬菜大田内采集到49份表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典型黄化及曲叶症状的番茄样品,为了明确引起TYLCD的病原,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对49份番茄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从32份样品中扩增得到约500bp的特异性片段,阳性检出率为65.3%。随机选择番茄HNAY3、HNKF2、HNXY1、HNLY1、HNNY1、HNXC2、HNXX1及HNSQ1样品进行DNA-A全基因组扩增及克隆测序,结果表明,DNA-A全长均为2 781nt,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共编码6个ORFs。聚类分析表明,这8个分离物与我国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这些结果表明,引起河南省大田番茄上TYLCD的病原是TYLCV。
黄狮纠敏李萌汪伦记彭红李净净王浩权
关键词:番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关键技术被引量:35
2019年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对1989年以来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赤霉病在河南省流行频率提高、为害损失增大,已经成为小麦的常发性病害。调查发现,麦田病残体带菌率10%以上,能满足大发生的菌源量需要。引起河南省小麦穗腐的优势病原菌为禾谷镰刀菌、假禾谷镰刀菌和链格孢,分离频率分别为29.69%、12.89%和42.19%。对赤霉病病菌多菌灵抗性监测结果表明,豫南麦区多菌灵抗性菌株平均比率达10.99%,河南省尚未检测到对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产生抗性的菌株。43个主栽小麦品种在赤霉病自然发病条件下,普遍表现为不抗侵染。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L/hm^2、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900~1 500 mL/hm^2、40%丙唑·戊唑悬浮剂450~600 g/hm^2、20%叶菌唑悬浮剂300~600 g/hm^2及0.3%四霉素水剂1 0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
于思勤马忠华张猛彭红柴春莉崔荧钧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药性
河南省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
张国彦刘一彭红
关键词: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咯菌腈丙环唑戊唑醇三唑类杀菌剂孢囊线虫病
文献传递
河南小麦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现状调查被引量:5
2021年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五类主要农业从业人员对植保基本知识的认知及对河南省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采纳意愿、行为等情况。初步了解了河南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下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五类群体人员对病虫害绿色防控知识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合理化建议。
张志刚孙斌曹雯梅吕国强彭红
关键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河南省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3年
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玉米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世界性、多食性、暴发性害虫。自1999年甜菜夜蛾在我省大爆发之后,我们一直在关注甜菜夜蛾在我省的发生情况。现在将2000年来我省甜菜夜蛾发生情况做一总结、分析,为未来我省甜菜夜蛾发生趋势预测积累历史资料,以便更准确预测预报,服务生产。
彭红张国彦徐永伟
关键词:甜菜夜蛾历史资料
河南省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和防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
彭红张玉华吕国强
关键词:主要病害病叶率全蚀病烯唑醇包衣种子氰烯菌酯
文献传递
2006年河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今年我省小麦条锈病总体中度发生,局部偏重或重发生。其中南阳、驻马店、信阳、漯河等市发生较重,局部严重发生,黄河以北地区轻发生,其它地区中度发生。全省发生面积1451.61万亩,遍
彭红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孢子捕捉发生面积
文献传递
河南省小麦黑胚病预警与防治决策专家系统研制开发
近年来,小麦黑胚病在我国黄淮小麦主产区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提高小麦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目前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还不十分清楚,缺少必要的测报方法,广大群众和农技人员对该病的基本知识也了解不够,防治上无从下手。为了准确预测黑胚病...
王会伟袁虹霞邢小萍孙炳剑彭红闵红吕国强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系统研制
文献传递
2023年全国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研究报告被引量:12
2023年
为客观反映病虫草害防控的成效和贡献率,202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4省系统开展了小麦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工作。通过统一设置严格防控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和完全不防治对照区,采用多点试验测产的方法,检验防治技术的有效性,评估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结果表明,2023年全国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为27.58%,在严格防控情况下,植保贡献率比农户自防高10.04个百分点;在统防统治条件下,植保贡献率也比农户自行防控高5.85个百分点;在完全不防治病虫草害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均超过30%,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分别为31.76%、35.28%、33.62%和32.65%,平均33.33%。结果同时还显示,麦田杂草的为害更加严重,如果不防治杂草,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4省的为害损失率分别增加5.66%、5.36%、9.33%和10.61%,平均7.74%。
刘万才李跃彭红商明清李娜石珊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草害损失率防控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