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作品数:30 被引量:12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病例229:22岁女性髓质海绵肾合并高血压 被引量:1 2021年 患者,22岁,女性,2个月前(2020年1月23日)因停经2个月,查性激素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可能性大",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21 d后,月经恢复正常。1个月前行左乳纤维腺瘤切除术时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82/122 mm Hg(1 mm Hg=0.133 kPa)。无发作性肌无力,无阵发性心悸、乏力、面色苍白。 武丰源 张英 杨超前 王瑶 姜一农 宋玮关键词:面色苍白 阵发性心悸 髓质海绵肾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合并高血压 性激素 大连湾地区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使用及血压控制情况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了解大连湾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为该血压预防和控制奠定数据依据。方法:①选择2003-01-01/12-31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地区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61例,均对检查及调查项目知情同意。②根据高血压危险度将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n=33):Ⅰ~Ⅱ级,无危险因子,无靶器官损害;中危组(n=77):Ⅰ~Ⅱ级+1~2个危险因子;高危及高危以上组(n=151):Ⅲ级并存有1或3个以上危险因子或靶器官损害和/或糖尿病(并发症);Ⅰ~Ⅱ级伴有心血管并发症。③测量患者血压,测量时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合并症以及吸烟、饮酒史等。行常规心电图、血脂、血糖、肾功能检测。血压控制水平判定标准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1mmHg=0.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围(≤90mmHg)或舒张压下降≥20mmHg以上],有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达到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用药总例数;控制率=显效例数/用药总例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药物应用情况:261例患者中,185例患者进行药物降压治疗,治疗率70.9%;其中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25例(13.5%)和160例(86.5%)。高危及高危以上组、中危组、低危组中分别有130例(70.3%),44例(23.8%),11例(5.9%)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中,以复方制剂处方率最高,占76.2%,其中复方降压片117例,降压O号24例;钙拮抗剂24例(13.0%);再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0例(5.4%);最后为β受体阻滞剂5例(2.7%);另外一些中成药5例(2.7%);185例用药患者中,163例患者使用单一降压药物,两种药物联合应用19例,只有3例应用3种降压药物。②血压控制情况: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185例患者中显效14例(7.6%),有效165 谭书彬 夏慧馨 姜一农 张英关键词:农村人口 阿托伐他汀钙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ATV)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HUVEC)表达E-选择素(E-selectin,E-sel... 刘巍立 姜一农 旅朝霞 张英关键词:ATV 阿托伐他汀钙 细胞间黏附分子 HUVEC 文献传递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发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观察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血压变化,探讨餐后低血压(PPH)临床特点及其与心、肾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病房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1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PPH诊断标准分为PPH组(n=153)和非PPH组(NPPH组,n=38),探讨PPH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行心脏超声、肾功能检查,探讨PPH对心脏及肾脏损害的影响。结果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1例中,153例在不同餐次出现至少一次PPH,PPH总发生率80.1%。早餐及午餐PPH发生率高于晚餐(P<0.05);早餐、午餐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晚餐[(18.3±14.9)、(20.3±14.6)比(15.5±13.0)mm Hg,均P<0.05],三餐后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PP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80~89岁高龄老年组早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较60~69岁低龄老年组增大[(26.3±12.1)比(16.8±15.0)mm Hg,P<0.05]。根据三餐的餐前收缩压之和取平均值分为3组,餐前平均收缩压较高的C组(≥160mm Hg)与B组(140~<160mm Hg)的PPH发生率高于收缩压较低的A组(<140mm Hg)(P<0.05);且C组和B组三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高于A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餐餐前平均收缩压是PPH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50,95%CI 1.021~1.079)。PPH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大于NPPH组(P<0.05),而PPH组与NPPH组在肾功能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PH发生率为80.1%,三餐中以早餐及午餐PPH发生率较高,晚餐PPH发生率最低;三餐餐前平均收缩压是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H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PH的发生可能会引起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结构的改变。 路岩 朱丹 郝宇 张英 宋玮 程云鹏 杨晓蕾 姜一农关键词:餐后低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 左心室结构 肾素前体激活人肾系膜细胞ERK1/2诱导TGF-β的表达 2010年 目的:观察肾素前体(prorenin)能否激活体外培养的人肾系膜细胞(HRMCs)膜表面的肾素(前体)受体[(P)RR],从而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方法:体外培养HRMCs。以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阻断剂olmsartan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阻断剂PD123319孵育细胞,再以prorenin刺激细胞,并用ERK1/2抑制剂PD98059和HRP(handle region peptide)干预。用免疫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和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测定目的蛋白水平,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RNA水平。结果:Prorenin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RMCs后,在阻断AT1和AT2受体时,能激活(P)RR使ERK1/2磷酸化增强、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增高。这种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是(P)RR激活后效应,并可被ERK1/2信号通道阻断剂PD98059阻断。HRP不能阻断(P)RR激活所致的ERK1/2磷酸化,不能使TGF-β表达降低。结论:在体外培养的HRMCs中,prorenin能够激活(P)RR,使ERK1/2信号通道活化导致TGF-β水平增高。而HRP不能阻断(P)RR激活后ERK1/2的磷酸化及TGF-β表达的增多。 宋玮 陈佳 张英 任丽丽 米芋枚 路岩 姜一农关键词:人肾系膜细胞 HANDLE REGION PEPTIDE 酒石酸伐尼克兰戒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酒石酸伐尼克兰戒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名健康吸烟男性随机分为酒石酸伐尼克兰戒烟组36名,单纯咨询戒烟组42名,不戒烟组35名,另选49名健康不吸烟男性作为对照组,临床随访12周,监测4周持续戒烟率;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12周前后健康吸烟者与对照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结果](1)酒石酸伐尼克兰戒烟组第9~12周4周持续戒烟率高于单纯咨询戒烟组(72%,48%,P〈0.05)。(2)健康吸烟者的FMD较对照者降低[(6.5±2.8)%,(17.1±3.7)%,P〈0.05],二者的EI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12周后戒烟成功组FMD得到改善[(6.7±2.9)%,(15.6±3.5)%,P〈0.05],戒烟失败及不戒烟组FMD无改善[(6.4±3.6)%,(7.2±2.6)%,P〉0.05;(6.6±3.2)%,(6.7±2.6)%,P〉0.05];12周后各组EI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酒石酸伐尼克兰戒烟组与单纯咨询戒烟组成功者FMD均较戒烟前明显改善,但前者优于后者[(17.5±4.0)%,(13.7±2.8)%,P=0.037]。(5)12周末酒石酸伐尼克兰戒烟组与单纯咨询戒烟组失败者FMD均较戒烟前无改善(P〉0.05),且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吸烟者早期即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酒石酸伐尼克兰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戒烟药物,应用该药物戒烟成功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较明显。 路岩 杨晓蕾 姜一农 张英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功能 戒烟 病例216:结节病相关肉芽肿性血管炎导致高血压及急性肾梗死1例 2020年 患者,男性,14岁,主因突发晕厥1次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排尿后突发双下肢无力,继而晕厥,约1 min缓解。于医院就诊发现血压增高、蛋白尿,以继发性高血压收入院。查体心率80次/min,血压175/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0次/min,体温36.5℃。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颈静脉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心肺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宋玮 赵吉 董玉冰 张英 钱妮 路岩 姜一农 潘晓杰关键词:血管杂音 阳性体征 结节病 锁骨上窝 急性肾梗死 肾素(前体)受体在高糖诱发的内皮细胞舒缩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5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舒缩功能障碍等损害过程中是否有肾素(前体)受体((P)RR)的过度激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15、30mmol/L)干预细胞24h、48h后收取细胞,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P)RR以及反映血管舒缩功能的生物标记物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siRNA的方法抑制(P)RR的表达后,观察葡萄糖对内皮细胞上述作用的改变,进一步分析其机制。结果高糖显著上调内皮细胞(P)RR的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上调内皮素1(ET-1)的表达,抑制一氧化氮(NO)的合成。(P)RR-siRNA虽能抑制高糖引起的ET-1mRNA表达增高,但不抑制其蛋白表达。(P)RR-siRNA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NO降低。高糖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增加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合成,(P)RRsiRNA能显著抑制高糖对eNOS和ADMA的影响。结论高糖能够激活内皮细胞(P)RR的表达;(P)RR可能通过ADMA/eNOS通路介导了高糖诱发的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 郭然 宋玮 张英 刘莹 路岩 姜一农关键词:高糖 内皮细胞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肾素(前体)受体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表达 2013年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P)RR存在于肾系膜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脏、大脑等细胞和器官中,具有升高血压,导致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等作用。有关(P)RR在内皮细胞表达的报道仍然有限,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探讨(P)RR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表达。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分娩后的新鲜婴儿脐带,获得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HUVECs,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P)RR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实验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呈多角形和单层铺路石样排列。经过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棕褐色物质核周围分布密集,细胞边缘颗粒相对较少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提示该细胞为HUVECs。未加(P)RR抗体的对照组,可见呈紫色的苏木素复染的细胞核,未见细胞膜及细胞浆,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阴性。加入(P)RR抗体的(P)RR组,呈DAB染色阳性的棕褐色反应产物存在于细胞膜上和细胞浆中,提示免疫细胞化学(P)RR相关抗原阳性。结论HUVECs中存在(P)RR的表达,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 陈佳 宋玮 张英 杜作义 米芋枚 任丽丽 姜一农 林玉壁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阿托伐他汀钙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浓度依赖性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具有调脂作用的阿托伐他汀钙在不同浓度下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2-05/2003-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完成。将健康婴儿脐带进行无菌处理,用D-Hank’s液冲洗脐静脉,1g/L胶原酶消化、离心,置于37℃、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中培养,选择第2,3代细胞作为实验用。②用肿瘤坏死因子40μg/L、不同浓度(0.005~1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mRNA水平进行分析。③用曲线图表示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影响下的变化趋势。结果:①在mRNA水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所表达的E-选择素与细胞黏附分子1均具有浓度依赖性。②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mRNA呈促进作用,即阿托伐他汀钙在0~10μmol/L的浓度区间内,随着其浓度由0,0.005,0.01μmol/L渐升至10μmol/L,E-选择素mRNA的表达呈逐渐升高的趋势。③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呈双向性,具有浓度差异性。即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由0,0.005,0.01μmol/L升至0.05μmol/L,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高浓度(0.05~10μmol/L)区间,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0.05,0.1μmol/L渐升至10μmol/L,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的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在基因水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着确切的调节作用,且存在着浓度依赖性,并在不同的浓度区间,对不同的黏附分子作用不同。 刘巍立 姜一农 旅朝霞 张英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