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萍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早期护理干预在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与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根据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针对其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7.2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51.82%,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占23.36%,气管切开/插管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占81.69%,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占74.65%,泌尿道插管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占75.0%,说明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侵入性操作的护理和管理,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 袁咏梅张燕萍
-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
- 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2010年入住NICU共254例患者的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ICU共发生医院感染14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56.69%。远高于医院平均例次感染率2.93%。其中住院时间长、高龄患者是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4.86%;共检出病原菌139株,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属为主,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菌;侵袭性操作、滥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诱因。结论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通过缩短住院天数、加强病房管理、发扬慎独精神、重视呼吸道管理、规范无菌操作规程,严格侵入性操作指征、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合理使用抗菌素等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张燕萍丁晓萍许波银
-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 一种环境微生物检测标本接种工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微生物检测标本接种工具,涉及实验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两个袖套,箱体上连接有支撑板和气泵,支撑板上连接有套筒,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有滤芯,套筒内侧壁连接有支撑架,滤芯插...
- 许波银李娴袁咏梅褚少朋蔡花季楠曹艳张燕萍
- 文献传递
- 环节控制在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 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实行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护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 张燕萍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环节管理安全防护
-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探讨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制定目标性监测方案,建立目标性监测日志,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入住神经内科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目标监测。结果共监测2682例,感染135例、163例次,例次感染率6.08%,比未开展目标性监测前的平均例次感染率13.77%下降7.69%;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多见,分别占34.36%及26.3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00%,真菌占32.95%。结论通过前瞻性目标监测可及时准确获得患者资料,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及时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袁咏梅张燕萍
-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院感染
-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实施效果,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重点对3种导管留置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共监测1050例次,发生医院感染279例次(26.57%);与同期平均医院例次感染率(3.0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医院例次感染率为34.36‰,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例次感染率(8.42‰);2008、2009年日医院例次感染率分别为46.48‰、26.62‰,2009年较2008年下降19.86‰;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导尿管留置相关性导管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5.36‰、9.58‰)(、45.62‰、24.39‰)、(10.80‰、8.71‰),分别下降5.79‰、21.23‰、2.12‰;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以3种导管留置患者为主,目标性监测可针对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实施全程管理,重点干预诊疗操作中的医疗行为;是减少医院感染的科学监测方法。
- 丁晓萍张燕萍姜燕南袁咏梅许波银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各临床监控小组相配合,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史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10月25日0-24时期间内的所有住院病人,按现患率调查要求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逐份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医院感染46例(5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27%(2.62%);重症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85%,治疗(治疗+预防)性用药占72.32%,病原菌送检率为27.71%。结论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了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应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规范呼吸机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
- 张燕萍何俊凤
- 关键词:医院感染抗菌药物现患率调查多重耐药菌
- 介入放射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教学医院,介入放射科是特色专科。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院内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为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规律,对我院介入放射科2...
- 张燕萍丁晓萍
- 关键词:医院感染介入放射科住院时间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化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外周血TM和TF及CGRP水平变化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血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TF)、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感染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47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并发CRBSI作为CRBSI组,413例未并发CRBSI作为N-CRBSI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M、TF、CG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后CRBSI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TM、TF、CGRP水平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CRBSI的诊断价值,分析不同感染程度外周血TM、TF、CGRP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TM、TF、CGRP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性。结果年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移动、导管材料、肠外输注营养、合并基础疾病及外周血TM、TF、CGRP水平均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CRBSI发病影响因素(P<0.05);TM、TF、CGRP联合诊断乳腺癌患者化疗后CRBS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敏感度达98.39%、特异度达70.98%,高于任一单一指标(P<0.05);乳腺癌化疗后CRBSI不同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TM、TF、CG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M、TF水平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CGRP水平与感染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TM、TF、CGRP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CRBSI均具有诊断价值,TM、TF、CGRP水平同CRBSI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对临床判断乳腺癌化疗后CRBSI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 金小红顾冬梅张燕萍刘小曼阙纤沣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降钙基因相关肽
- 实施过程控制持续改进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为了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探索ICU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以ICU感染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质控点,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早期目标干预。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过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持续改进了ICU医院感染管理内涵质量,使ICU综合目标质量管理合格率由2004年的87.2%上升至2006年的95.3%,降低了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过程管理模式是预防为主的、科学的、先进的、现代的管理方法。
- 顾萍袁咏梅丁晓萍鲁菊英张燕萍许波银姜燕南
- 关键词:过程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