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 作品数:20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校园用照度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校园用照度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体、操作面板和电源槽,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且控制模块的上端安装有铝箔板,所述铝箔板的外侧安装有外罩板,且外罩板的左侧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上方安装有指示灯,...
- 张勇张莹
- 文献传递
- 乌鲁木齐市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为改善和加强放射卫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151家不同等级医院的放射诊断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个人年均有效剂量并对机房防护性能和X射线机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测。结果:2013年乌鲁木齐市医用放射人员年人均照射剂量为1.13mSv,与国内部分省市相比属低水平。但介入放射学工作者暴露水平高于其他医学放射工作者(H=386.09,P<0.05)。机房观察窗、控制室门、机房门及候诊区检测合格率依次为99.72%、99.72%、98.89%、98.33%和100.00%。X射线机管电压指示偏离、曝光时间指示偏离、有用线束半值层、输出量重复性及输出量线性检测合格率依次为99.4%、99.7%、100.0%、99.4%和99.2%。结论:乌鲁木齐市医用放射工作者职业暴露处于低剂量水平,但介入人员高于其他医学放射工作者,应予重点关注。绝大部分医疗放射诊疗机构的机房防护和X射线机性能良好。
- 张勇谢娜李华
- 关键词:放射医师乌鲁木齐
- 某乘用车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对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并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资料。结果该企业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卫生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相关要求;主焊线二保焊操作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6.80 mg/m3,超过职业卫生标准限值4.80 mg/m3;清漆喷涂室清洗操作位甲苯、二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分别为101 mg/m3和284 mg/m3,超过职业卫生标准限值100 mg/m3;清漆喷涂操作位甲醛最高容许浓度(MAC)为1.70 mg/m3,超过职业卫生标准限值0.50 mg/m3。结论该企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需要在防尘、防毒、防噪方面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发生。
- 张勇郭雅蓉徐良军
- 关键词:职业病汽车制造
- 2021—2022年西北某城市地铁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城市地铁站多位于地下,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换气不足,人群密集复杂,存在较高的卫生隐患。[目的]了解某市地铁一号线空气质量状况,为防治有害因素和保障乘客健康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于2021年夏季(7~8月)和2022年冬季(1~2月)在某市地铁一号线站厅、站台、车厢分别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分层抽样选取6个站点,每个站点于早高峰时段(9:00—11:00)、平峰时段(11:00—13:00)、晚高峰时段(19:00—21:00)连续监测3d,车厢监测频次相同。监测指标包括物理因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化学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臭氧;生物因素:空气细菌总数;辐射因素:氡。监测结果按照不同位置、不同时段和季节进行比较和讨论。[结果]根据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某市地铁一号线物理因素多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站厅、站台、车厢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车厢风速、噪声。物理因素在不同位置有差异(P<0.05),其中夏季不同位置中车厢温度最低,M(P25,P75)为23.9(23.3,24.6)℃,车厢风速及噪声最高,分别是0.78(0.37,1.11)m·s^(-1)、76.0(72.0,80.3)dB;冬季不同位置中站厅、站台温度最低,分别为16.2(13.2,17.2)℃、16.2(13.4,17.0)℃,车厢相对湿度最低,为26.4%(24.2%,27.9%),车厢风速和噪声最高,分别是0.83(0.47,1.18)m·s^(-1)、74.5(70.1,78.3)dB。物理因素在不同时段有差异(P<0.05),夏季不同时段中早高峰、平峰时段温度较低,分别是24.0(23.0,24.8)℃、24.2(23.2,24.9)℃,晚高峰时段相对湿度较低,为41.9%(37.0%,47.8%);冬季不同时段中早高峰、晚高峰时段温度最低,分别是16.8(13.4,19.7)℃、16.5(15.1,19.4)℃,平峰时段相对湿度最低,为26.8%(24.7%,28.6%),晚高峰时段风速最高,为0.28(0.19,0.51)m·s^(-1)。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辐射因素均符合GB 37488—2019的要求。[结论]�
- 张莹马宇熙张勇阿巴百克力·阿不力米提郝文渊杨浩峰
- 关键词:地铁站台车厢空气质量
- 新疆某电石厂职业病危害控制调查
- 2013年
- 目的调查新疆某60×104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及其效果。方法通过现场检测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34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7种。涉及49个岗位,17个工种,企业现场检测,其中共检测粉尘点位76个,合格44个,合格率58%;检测化学毒物93个点位,合格84个,检测合格率为90.3%;噪声检测涉及41个点位,合格35个,合格率为85.4%;高温检测涉及30个点位,合格点位28个,合格率为93.3%。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强度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新疆某60×104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以煤尘、电石粉尘、氯气、氧化钙、噪声、一氧化碳为主。企业要把超标作业点及其劳动者作为重点监视和管理对象;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职工个人防护,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 何华廖秀峰韩明明张勇
- 关键词:电石职业病危害
- 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分析——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新疆某医学院校8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其一般情况、PSQI总分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民族、年级大学生睡眠质量各因子分及PSQI总分的差异。结果 771名医学院校大学生中146人有睡眠质量问题(18.9%),其中女生111人,PSQI评分最高分17分,最低分0分,总均分为(5.23±2.72)分;不同性别大学生PSQI总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得分与男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大学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得分不全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生活节奏、休息被干扰、睡前饮食以及心情。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不同个体特征间睡眠质量问题发生情况不同,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针对有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 张尚孝张勇杨晓燕宁丽
- 关键词: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 新疆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学习倦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和学习倦怠现状以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新疆某医学院校7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医学院校大学生有146人(占18.9%)存在睡眠质量问题;344人(占44.6%)存在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组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维度上得分以及PSQI总分均高于无学习倦怠组(P<0.01);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医学院校大学生PSQI总分和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维度得分以及学习倦怠总分均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66、0.179、0.091、0.242,P<0.05)。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欠佳,学习倦怠问题严重;其睡眠质量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 张尚孝杨晓燕张勇宁丽
- 关键词:医学生睡眠质量学习倦怠
- 改良型多孔玻板吸收管
- 本实用新型属于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环境监测样品采集过程中使用的改良型多孔玻板吸收管,该改良型多孔玻板吸收管材质为硬质塑料。传统的多孔玻板吸收管存在缺点和不足:采样人员转移采样吸收液时操作不方便,倾倒时不易倒干净;同时,多孔...
- 王新建石骁昵刘妍陈爽张勇马宇熙
- 乌鲁木齐市2015-2019年PM_(2.5)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15—2019年空气PM_(2.5)变化特征及来源,为进一步治理空气PM_(2.5)污染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2015—2019年PM_(2.5)的监测数据,检测2019年米东区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并采用富集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污染来源。结果2015—2019年乌鲁木齐市PM_(2.5)年均浓度中位数分别为42.0、34.0、38.0、31.0、26.0μg/m^(3);Mn的富集因子小于5,Be、Cr、Ni、Tl四种元素的富集因子小于100,Sb、As、Cd、Pb四种元素的富集因子大于100;共解析出3个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7.44%,15.49%和13.29%,累计贡献率86.22%,因子1负荷系数较高的元素是Sb(0.898)、Al(0.856)、As(0.820)、Be(0.815)、Cd(0.744),是冶金工业、建筑及道路尘、燃煤的混合源;因子2负荷系数较高的元素是Cr(0.902)、Pb(0.846)、Mn(0.782)、Cd(0.613),是冶金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尘的混合源;因子3负荷系数较高的元素是Tl(0.574),是冶金工业、燃煤的混合源。结论2015—2019年乌鲁木齐市空气PM_(2.5)污染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防治措施有效;2019年米东区PM_(2.5)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工厂污染排放、燃煤燃烧、建筑工地及路面扬尘、机动车排放,仍需加强管控。
- 张莹马宇熙张勇刘芳沙日吐亚杨浩峰
- 关键词:金属元素富集因子法
- 某医院医务人员肌肉骨骼疾患与睡眠质量、职业紧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肌肉骨骼疾患(MSDS)的发生现状,分析其与睡眠质量、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14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以及《职业应激核心问卷》对其MSDS、睡眠质量和职业紧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MSDS年患病率为67.9%(281/414),周患病率为58.5%(242/414),其中,颈、腰、肩均为医务人员MSDS高发部位,其年患病率依次为67.9%、67.6%和54.6%,周患病率依次为56.5%、58.5%和47.8%。58.9%(244/414)的医务人员存在睡眠问题;睡眠质量差组医务人员颈、肩MSDS年患病率和周患病率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组(P<0.05)。30.2%(125/414)的医务人员存在职业紧张;职业紧张组医务人员颈、肩MSDS年患病率和周患病率均高于非职业紧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工作要求均是MSDS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睡眠质量差、职业紧张程度高的医务人员发生MSDS的可能性较大。
- 宁丽张勇关素珍刘继文
- 关键词:医务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