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剑桥

作品数:36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肠癌
  • 14篇直肠
  • 14篇直肠癌
  • 14篇腹腔
  • 14篇腹腔镜
  • 8篇结直肠
  • 8篇结直肠癌
  • 7篇手术
  • 7篇术后
  • 6篇结肠
  • 4篇诊治
  • 4篇直肠癌根治
  • 4篇直肠癌根治术
  • 4篇乳腺
  • 4篇结肠癌
  • 4篇便秘
  • 3篇蛋白
  • 3篇氧合酶
  • 3篇诊治分析
  • 3篇乳腺癌

机构

  • 36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尹剑桥
  • 26篇殷红专
  • 26篇闫兆鹏
  • 25篇苏琪
  • 16篇孙威
  • 16篇刘宝林
  • 11篇梁逸超
  • 4篇曹献馗
  • 4篇王大路
  • 3篇崔东旭
  • 3篇张小薄
  • 3篇陈爱山
  • 3篇韩思佳
  • 3篇邱芳
  • 3篇邢飞
  • 3篇梁宇
  • 2篇王鹤令
  • 2篇魏晰麟
  • 2篇李午生
  • 2篇于宏

传媒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中国医学工程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9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统计2组患者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乳瘘发生情况、治疗后继续哺乳例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VAS评分及ICAM-1、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继续哺乳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乳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效果显著,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有关。
尹剑桥王延海韩晔韩思佳何贵金邱芳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分析: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结直肠肛门病外科病房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我院结直肠肛门病外科2010年...
闫兆鹏尹剑桥吴迪殷红专梁逸超王大路任笑云苏琪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1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收治的11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7例治愈,死亡4例。手术次数2-4次,平均2.5次。住院时间11-56d,平均43d。治愈患者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1例。结论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起病较急,病死率较高,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切开引流,反复多次的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营养支持等治疗。
闫兆鹏孙威苏琪殷红专尹剑桥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清创会阴部
褪黑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对大鼠肝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褪黑素处理3、6、12、24h组(Mel组),同样乙醇溶媒对照组(Al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也分别按3、6、12、24h各自分为4组,总共为12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不同时点测定血清肝组织生化酶:ALT、AKP、对肝组织进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LT在再灌注后各时点Mel组均显著低于Alc及Ns对照组(P〈0.05),AKP在再灌注后6、12、24h,Mel组显著低于Alc及NS对照组(P〈0.05),Mel组再灌注后各时点的Caspase-3染色阳性细胞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c组和NS组,P〈0.05),以上各项指标在各时点Alc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能够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肝功能损害,抑制肝细胞Caspase-3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崔东旭柴芳尹剑桥张小薄魏晰麟刘宝林
关键词:褪黑素缺血再灌注损伤脱噬作用
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分析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肠道外科手术已进入微创时代,腹腔镜单独治疗结肠癌有着局限之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结肠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单独腹腔镜治疗结肠癌46例与双镜联合治疗结肠癌52例进行比较,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d内、术后1年及3年检测患者CEA、CA19-9的情况,并分析局部及远期转移等情况。结果双镜联合治疗组术后1年及3年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独腹腔镜治疗组,TNMⅢ期术后3年远期转移患者中,双镜联合组转移4例(25%)优于腹腔镜治疗组转移6例(4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远期结局上看,TNMⅡ期可腹腔镜单独治疗,而TNMⅢ期双镜联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殷红专闫兆鹏梁逸超孙威尹剑桥刘宝林苏琪
关键词:内镜腹腔镜结肠癌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腹膜外隧道乙状结肠造口的患者生活质量随访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传统直肠癌造口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腹膜外造口可以减少造口处的并发症,利用腹腔镜进行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术操作,讨论能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方法开腹式Miles术与腹腔镜下操作Miles术进行对比,分析近远期造口处并发症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腹腔镜下操作造口处近远期并发症低于开腹式,ADL评分2年DuckeS B、C期分别为(69.3±12.2)、(63.7±12.8),优于对照组的(59.3±13.3)、(51.4±13.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操作Miles术造口处并发症明显低于开腹式,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殷红专梁逸超闫兆鹏孙威尹剑桥刘宝林苏琪
关键词:直肠癌乙状结肠手术方式
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肌力恢复及提高康复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肌力恢复及提高康复支架,包括上支撑活动板、下支撑固定板,所述的上支撑活动板一端与下支撑固定板一端铰接,在所述的上支撑活动板与下支撑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上支撑活动板升降控制机构;在所述...
尹剑桥
文献传递
ERβ蛋白和CO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和环氧化酶-2(CO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β、COX-2在6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其中大肠腺瘤13例及远癌正常大肠组织10例作对照。结果:ERβ及COX-2在远癌组织中阳性率低于腺瘤性息肉组及腺癌组的表达,其中远癌组织组与腺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瘤性息肉组与腺癌组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结直肠癌病例中ERβ、COX-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层次无关(P>0.05),而与Dukes分期、有无转移淋巴结相关。结论:ERβ、COX-2在正常组织、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逐步上调,ERβ和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转移、进展。ERβ、COX-2蛋白在结直肠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殷红专梁逸超闫兆鹏孙威尹剑桥刘宝林苏琪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Β环氧化酶-2结直肠癌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肠道功能、肝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2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SFC患者,随机分成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肝功能白蛋白变化、转氨酶变化、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总结SFC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经验。结果 EEN组术后排气2.53±0.49d,术后排便时间3.13±0.30d,术后住院时间12.53±0.32d,均较DEN组减少(P<0.05);EEN组术后7d白蛋白与DEN组相似(P>0.05),但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DEN组(P<0.05);EEN组谷草转氨酶水平低于DEN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腹泻发生率(71.4%VS 75.0%)及吻合口瘘发生率相似。结论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保护肝功能,不增加腹泻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孙威刘宝林闫兆鹏陈爱山曹献馗殷红专尹剑桥苏琪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度功能性便秘肠道功能肝功能
血红素氧合酶-1在结直肠癌中的过表达与意义
2014年
目的: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HO-1)在良、恶性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8例结直肠癌、17例结直肠炎性息肉及20例结直肠癌周围正常组织患者的石蜡标本中HO-1的表达情况,使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HO-1的平均光密度值随着肿瘤分化程度提高而上升,结直肠癌组织HO-1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炎性息肉及直肠癌周围良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HO-1的平均光密度值与性别、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HO-1在结直肠癌中呈现高表达,与结直肠良性病变及癌变存在相关性,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联。
梁宇殷红专尹剑桥闫兆鹏庄依泽苏琪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红素氧合酶-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