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陆茜

作品数:55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21篇骨髓
  • 17篇综合征
  • 15篇增生
  • 14篇异常综合征
  • 14篇增生异常综合...
  • 14篇骨髓增生
  • 14篇骨髓增生异常
  • 14篇骨髓增生异常...
  • 7篇干细胞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综合征患者
  • 6篇淋巴
  • 6篇急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文献复习
  • 5篇复习

机构

  • 42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宋陆茜
  • 36篇常春康
  • 18篇李晓
  • 13篇吴凌云
  • 12篇苏基滢
  • 9篇张曦
  • 9篇周立宇
  • 8篇贺琪
  • 7篇肖超
  • 6篇徐黎
  • 5篇应韶旭
  • 5篇浦权
  • 4篇刘宏
  • 4篇郭娟
  • 4篇张征
  • 4篇徐黎
  • 4篇杨莲萍
  • 3篇吴东
  • 3篇张耀
  • 2篇许峰

传媒

  • 10篇诊断学理论与...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5篇白血病.淋巴...
  • 3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初步评估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难治、复发性ITP患者18例,给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18例患者接受22个疗程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治疗有效率为68%,完全反应率为45%,部分反应和微小反应率为23%,无效率为32%。自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开始中位治疗反应时间为3周(1-17周),中位疗效持续时间13周(1周-42个月)。大多数反应持续时间短,随访中位时间20个月(1-52个月),36%患者的治疗反应维持时间超过6个月,27%患者的治疗反应维持时间超过1年,随访结束,4例患者存在持续疗效。未行脾切除患者对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反应较脾切除患者好(P=0.037)。应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失败及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脾切除的ITP患者后续治疗效果差。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性、复发性ITP,疗效较好,患者容易耐受,20%左右患者有远期疗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失败ITP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差。
周立宇张征宋陆茜张曦苏基滢李晓常春康
关键词: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遗传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起病及进展是由于造血干/祖细胞形成优势恶性克隆而发病,本病生物学特征和发病机制是复杂的,造血微环境与造血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参与其无效造血过程,作为造血微环...
宋陆茜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遗传易感性免疫学表型
文献传递
化疗后恰当时机使用G-CSF能显著提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含量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COAEP化疗后选择不同时机使用G-CSF对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产率的影响。选择39例恶性淋巴瘤(NHL和HD)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相同的动员化疗方案(COAEP),包括CTX400mg/m2d1,VLB2mg/m2d1,Ara-C60mg/m2×d1-5,VP-16 60mg/m2×d1-5,prednisone40mg/m2×d1-5。历史对照组(12例)在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点首次回升时使用G-CSF(filgrastim)。试验组(27例)在外周血白细胞稳定回升(白细胞在首次回升后仍会出现波动2-3天)时使用G-CSF。G-CSF以5μ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直至最后1次PBSC采集前。2组患者开始使用G-CSF后每日进行血常规检查,当白细胞总数大于10.0×109/L,单个核细胞(MNC)大于1.0×109/L时使用COBE血细胞分离机,以自动干细胞分离程序采集PBSC。结果表明,2组病例都使用了烷化剂(累积剂量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获得26.4×106/kg CD34+细胞,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3.1×106/kg CD34+细胞(p=0.0031)。结论 :化疗后选择恰当的时机使用G-CSF能显著提高移植物中CD34+细胞含量。
徐黎常春康干蔚瑾苏基滢张曦吴凌云宋陆茜贺琪周立宇肖超刘宏李晓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G-CSF动员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IgA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提高对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IgA肾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激活与复制,激活的乙型肝炎病毒导致IgA肾病的发生。结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及早行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可能会降低IgA肾病的发生风险。
张征李晓周立宇常春康苏基滢张曦宋陆茜
B细胞淋巴瘤2蛋白抑制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血液系统常见的克隆性疾病。近年来尽管在MDS遗传异质性特征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仍落后于其他髓系肿瘤。细胞凋亡失调现象在MDS中较为常见,获得性凋亡抵抗是其化疗耐药的常见原因。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细胞内在凋亡途径的抗凋亡蛋白将成为具有MDS潜在治疗价值的新型药物。BCL-2蛋白抑制剂类药物先后经历了三代迭代研发,最终优化后获得了高选择性BCL-2同源结构域3(BH3)模拟小分子寡肽ABT-199,即维奈克拉(VEN)。VEN具有高效特异阻断BCL-2蛋白的活性、降低骨髓原始细胞的凋亡阈值的优点,体外具有与阿扎胞苷(AZA)协同治疗MDS作用。通过对开展中的VEN联合AZA在MDS中关键临床试验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初步数据的综述,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宋陆茜常春康
关键词:凋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的预测及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nerve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NES)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Bortezomib-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BiPN)的预测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79例应用硼替佐米为基础诱导化疗的MM患者,采用临床评估和NES分别评估其基线周围神经病及治疗后的BiPN情况,并比较2种评估方法间的差异。结果:79例MM患者中,31例(39.2%)在硼替佐米用药前已存在基线NES异常,其中最终有20例(64.5%)发生了BiPN,且发生于早期及2级以上BiPN也集中发生在基线NES异常患者中。相较于骨髓浆细胞、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等其他预后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基线NES异常是对是否发生Bi PN唯一有组间差异的因素(χ2=6.410,P=0.011)。4个疗程后,通过临床评估和(或)NES评估诊断为Bi PN的33例患者中,由临床评估诊断的患者为25例(75.8%),而经后续NES诊断的Bi PN为17例(51.5%),2种评估方法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3,P=0.051)。33例诊断为BiPN患者中有9例(27.3%)的临床评估与后续NES判定结果一致,24例(72.7%)两者判定结果不一致,2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较差(rn=0.220,P=0.051)。结论:基线NES异常对预测BiPN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BiPN临床评估的价值依旧重要,后续NES仅能作为Bi PN临床评估的补充。
陆弘逾曹亚峰顾俊王静陈梅宋陆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硼替佐米神经电生理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难点及对策初探被引量:21
2014年
本文介绍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在上海市构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指出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考核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常春康宋陆茜
关键词:专科医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造血细胞(HC)及经分离所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征包括表型(形态学及免疫学表型)、分化功能和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其是否同时受累并为其参与MDS发病提供...
宋陆茜郭娟贺琪杨莲萍顾树程张征张曦吴凌云李晓常春康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细胞生物学特征
文献传递
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及意义不明的克隆性细胞减少症研究现况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在髓系肿瘤中大规模的基因组筛选,先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潜质未定的克隆越来越多的被检测到。新定义了未达MDS诊断标准的前驱MDS的疾病状态,包括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HIP)及意义不明的克隆性细胞减少症(CCUS)。文章概述了前驱MDS状态的相关标准及相互关系的研究现况。
宋陆茜常春康
关键词:血细胞减少髓系肿瘤
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后并发走马疳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0年
急性白血病由于造血系统中某一系列细胞的肿瘤性增生导致白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异常白细胞在组织器官内广泛浸润,加上目前治疗仍以化学治疗为主,联合用药、强化治疗可使药物杀伤癌变细胞的能力增加近10倍,但这些治疗对骨髓幼稚细胞抑制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造血细胞,以上原因使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消耗增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机会性感染增多。
宋陆茜吴凌云常春康李晓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