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伟德
- 作品数:59 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大连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肝细胞并肝内移植及软肝煎应用对肝纤维化形成大鼠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 为了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横向分化为肝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骨髓源性的肝细胞肝内移植定向分化,笔者向肝纤维化形成大鼠肝脏内移植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肝细胞,观察其分布、分化情况,并观察联合应用中药软肝煎对肝纤维化形成...
- 安伟德
- 关键词:肝细胞肝纤维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肝细胞及肝内移植研究被引量:25
- 2005年
-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移植情况。方法首先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分离和培养,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0μg/L)和表皮生长因子(EGF,1.5mg/L)诱导定向分化。肝纤维化形成的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使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向肝纤维化形成的SD大鼠肝脏移植,对照组用BrdU标记未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脏标记细胞的分布及BrdU+/ALB+细胞数量。结果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细胞CK8及ALB表达阳性。移植2周后大鼠肝脏均可检测到BrdU标记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rdU+/ALB+细胞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分化为肝细胞,移植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白蛋白表达细胞数更多。
- 安伟德胡祥曹亮王金晶刘巨超李力宋旭华徐迎新
- 关键词:定向分化肝细胞肝内移植
- 乳斑及其与胃癌腹膜微转移的关系
- 2009年
- 乳斑与胃癌腹膜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乳斑在胃癌腹膜微转移过程中具有防御、杀死、支持作用,利用和发挥这些作用对治疗胃癌微转移和胃癌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 孙锡同安伟德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乳斑
- 34例胆管囊肿的外科治疗与疗效分析
- 1999年
- 安伟德李大勇
- 关键词:胆管囊肿外科手术病因手术方式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被引量:2
- 2006年
- 刘忠胡祥沈忠义白云清安伟德田大宇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腹腔镜下应用防粘连补片治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会阴疝1例报告被引量:9
- 2021年
- 老年男性患者,以“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加乙状结肠造瘘术后6年,骶尾部可复性包块9月余”为主诉入院,站立时会阴部肿块突出,且伴有坠胀感,平卧可消失,无腹痛、便秘及排尿困难等。查体:会阴部切口瘢痕愈合,站立时可见会阴部一肿块,大小约7 cm×9 cm,呈半球状,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边界清;平卧后肿块可还纳,皮下可触及直径约8 cm缺损区域,腹部CT示盆底可见腹腔内容物及肠管影外凸(图1)。
- 郑永健安伟德向甫陈更张伟国
- 关键词:腹部CT瘢痕愈合骶尾部
- 胃癌腹膜微转移与网膜乳斑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观察网膜乳斑在腹膜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小鼠分成3组,向小鼠腹腔内打入1×106经Dil荧光标记的BS186MFC胃癌细胞,3组小鼠分别于24、48、72 h被杀死取其大网膜,免疫荧光标记大网膜乳斑中的巨噬细胞,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乳斑区胃癌细胞的变化.结果 乳斑与非乳斑区在24、48、72 h不同时间点标记胃癌细胞比率分别为484:1、136:1、10:1.各时间点胃癌细胞在乳斑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记细胞数在乳斑与非乳斑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网膜乳斑对胃癌细胞的腹膜微转移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 孙锡同安伟德曹亮胡祥
- 关键词:胃肿瘤网膜乳斑肿瘤转移
- 经肱动脉主干对复发乳腺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动脉区域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经肱动脉主干放置静脉穿刺用硅胶管26~28cm,压迫患侧颈总动脉、肱动脉,而后,采用5-FU0.5g、MMC10mg、美蓝1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注入导管内。结果经1~2个疗程后,20例病人局部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提高,为进一步行二次根治术创造了条件。结论本方法毒副作用小,疗效佳,优于一般化疗。
- 朴京华安伟德李玉文
- 关键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动脉主干复发乳腺癌区域灌注化疗肱动脉导管内
- 基质条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分化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曹亮胡祥安伟德刘巨超王金晶徐迎新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多聚赖氨酸胶原蛋白
- 多发早期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研究不典型增生与多发胃癌的多阶段多中心发生的相互关联性。方法:选取53例早期胃癌的胃标本,全部制成病理切片利用ABC免疫组化法分析多发胃癌的PCNA表达状况。结果:分化型多发早期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粘膜中的PCNA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单发早期胃癌例,作为癌前病变的不典型增生粘膜PCNA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肠上皮化生粘膜,而且PCNA阳性细胞率随着不典型增生的异型程度的增高而明显上升,重度不典型增生、邻接癌灶的不典型增生粘膜的PCNA阳性细胞率与癌之间无显著异差。结论:不典型增生是分化型多发胃癌多阶段发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胡祥安伟德毕伟刘革
- 关键词:多发性胃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