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 作品数:16 被引量:6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小板输注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etallomatrix protease9,MMP-9)、金属基质蛋白酶2(metallomatrix protease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观察输注的血小板是否能促进晚期肺癌的转移。方法选取输注血小板的89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血小板输注是否有效[血小板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7.5为输注有效]分成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血小板输注前及血小板输注后(12~24 h)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0.90%(72/89)。在血小板输注后,有效组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有效组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高于血小板输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有效的血小板能使晚期肺癌患者血清MMP-9、MMP-2及VEGF的水平升高,可能对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促进作用,提示在给肺癌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应该更谨慎。 韩丽娜 孙楠 王珊 赵莎 周欣亮 赵学涛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肿瘤浸润 库存血加热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37℃温浴前后正常献血员的红细胞上白细胞分化抗原相关指标来评价温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是否有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温浴不同温度和时间对红细胞CD35[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CD59、CD55、CD58、CD44s表达的影响,为库存红细胞安全、有效地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血液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经检测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血液标本50份,每份均分成8段(A、B、C、D、E、F、G、H组)分别行4℃保存,37℃加热10,20,30,60,120,180 min和40℃加热30 min处理,并进行后续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R1及红细胞CD58、CD59、CD55、CD44s分子水平。结果红细胞CD35、CD58、CD55、CD44s阳性率和分子水平在37℃加热后30 min内无显著变化,之后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红细胞CD59阳性率和分子水平在37℃加热180 min内变化不显著。结论库存红细胞37℃温浴30 min以内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库存红细胞37℃温浴30 min为最佳。 孙楠 温转 韩丽娜 彭华 李捷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功能 库存血 循环免疫复合物 白细胞分化抗原 库存血加热对于血浆中IL-8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温浴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为库存红细胞安全、有效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血液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经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的血液标本50份,每份均分成8段(A、B、C、D、E、F、G、H组)分别行4℃保存,37℃加热10、20、30、60、120、180min和40℃加热30min处理,并进行后续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IL-8浓度。结果加热能明显上调IL-8水平,并且有时间依赖性,随加热时间延长IL-8水平逐渐增高,B、C组血浆IL-8浓度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E、F、G、H组血浆IL-8浓度与A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库存红细胞37℃温浴30min以内对血浆IL-8浓度无明显影响,之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 孙楠 温转 韩丽娜 彭华 李捷关键词:输血 红细胞免疫功能 白细胞介素8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6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128名,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自体(输血)组:72名以ANH联合自体血回输的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异体(输血)组:56名拟行异体血输注的同类患者。记录2组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测定术前、术后3及10 d T细胞亚群(CD3^+、CD4^+、CD8^+)与NK细胞含量以及IgG、IgM和补体C3水平。观察自体组血液采集及回输过程中不良反应及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1)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失血量(m L/人):1 320±410(自体组)vs 1 290±390(异体组)(P>0.05);自体组术前采集自体血(426±68)m L/人、术中回收血(538±136)m L/人,异体血输注率18.05%(13/72)、平均输血量(632±230)m L/人[异体组相应为100%(56/56)与(1 068±316)m L(P<0.05)];2)自体组术后3、10 d CD3^+、CD4^+、CD8^+、NK细胞含量以及IgG、IgM、C3水平明显优于异体组(P<0.05)。3)自体组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术后肠道排气时间(d)1.41±0.37(自体组)vs 1.78±0.40(异体组)、切口拆线时间(d)5.4±1.9(自体组)vs 6.0±2.3(异体组)及住院时间(d)5.8±2.6(自体组)vs 7.3±2.9(异体组)(P<0.05)。结论 ANH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孙楠 温转 程建欣关键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回收式自体输血 异位妊娠 手术 免疫 预后 胃癌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微小RNA-579-3p/含锌指和BTB域4通路的作用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579-3p(miR-579-3p)/含锌指和BTB域4(ZBTB4)通路在胃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筛选胃癌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50例患者胃癌和癌旁癌旁组织中miR-579-3p、ZBTB4表达;检测胃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HGC27、AGS、MKN45中miR-579-3p的表达, 分析miR-579-3p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物信息学分析miR-579-3p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579-3p与ZBTB4的调控关系。应用miR-579-3p抑制物(inhibitor)干扰HGC27细胞株miR-579-3p表达,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生物信息学筛选后RT-qPCR检测结果发现miR-579-3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59±1.307比1.326±0.419, t=9.959, P<0.01), miR-579-3p表达与胃癌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4.500、7.714, P<0.05);miR-579-3p在胃癌细胞株表达均高于GES-1(P<0.01)。转染miR-579-3p抑制剂的HGC-27细胞活性(0.500±0.068比1.223±0.089, t=15.780, P<0.01)、迁移率(0.228±0.039比0.533±0.056, t=7.707, P<0.01)和侵袭细胞数[(89.000±7.550)个比(206.700±8.505)个, t=17.92, 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RT-qPCR结果显示miR-579-3p inhibitors组波形蛋白(Vimentin)(0.248±0.030比1.061±0.150, t=9.258, 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0.178±0.030比1.013±0.195, t=3.320, P<0.01)和连接蛋白细胞黏附分子(Nectin-4)(0.465±0.065比1.042±0.154, t=5.990, P<0.01)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3.249±0.460比1.000±0.175, t=7.990, P<0.0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抑制miR-579-3p表达后Vimentin(0.420±0.271比1.004±0.095, t=3.528, P<0.05)、MMP-2(0.663±0.119比0.922±0.068, t=3.283, P<0.05)、Nectin-4表 刘文博 王冰雨 李勇 李英杰 翟建宁 孔凡铭 孙楠 檀碧波关键词:胃癌 微小RNA 上皮-间充质转化 生物信息学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以行自体血回输的39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自体输血组,对照组为单纯输注异体血的同类患者50例。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气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自体血洗涤前低切全血黏度(LSBV)、高切全血黏度(HSB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等明显升高(P<0.05),两组输血后血沉(ES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红细胞比容(HCT)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24hpH值、标准碳酸氢根(SB)、碱剩余(BE)、缓冲碱(BB)、K+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升高,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环境无显著影响。 孙楠 温转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 全髋关节置换 血液流变学 IL-6及IL-8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估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和预测价值,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择2019年3—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收治的首次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7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术后感染组28例和术后未感染组5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的血清IL-6、IL-8水平和术后3 d的降钙素原(PCT)水平,通过ROC曲线观察IL-6、IL-8、PCT及联合检测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形状、分期、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感染组中手术时长≥140 min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手术时长<140 min的患者比例(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感染组患者术后3,5,7,10 d的血清IL-6、IL-8水平及术后3 d的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未感染组(P均<0.05)。以IL-6、IL-8、PCT及联合检测建立ROC分析模型,ROC-AUC分别为0.719,0.636,0.751,0.901,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达87.62%、特异度达79.67%,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IL-6、IL-8、PCT及联合检测对结肠癌术后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可为结肠癌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韩丽娜 任晓亮 柴叶静 劳帅 田国 孙楠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结肠癌 术后感染 ROC曲线 建立安全有效的输血信息管理 被引量:3 2011年 输血是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它涉及的部门、人员、程序、环节多,任何一个细节的差错与失误,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立健全输血管理体系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临床输血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中最主要的环节;同时输血科也是连接医院、患者。 孙楠 魏迎 温转 吴学工 李捷关键词:输血科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管理 限制性输血策略对ICU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策略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本院204名ICU患者的临床输血及病历资料。根据不同输血指征,将患者分为宽松性输血组(n=95,Hb<100 g/L为输血指征)与限制性输血组(n=109,Hb<70 g/L为输血指征)。入院时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和一般资料采集;记录红细胞输注总量、入院时基础Hb、ICU内输血前后Hb、出院时Hb等;调查和比较2组临床结局。结果宽松性输血组与限制性输血组比较:1)平均年龄及不同年龄段病例所占比例、APACHEⅡ评分及APACHEⅡ评分>20分病例所占比例具有可比性(P>0.05);2)红细胞输注量(m L)6.7±4.3 vs 4.4±3.6(P<0.05),在ICU内输红细胞后及出院时Hb值(g/L)71.2±16.3 vs 56.7±13.6、90.1±15.9 vs 79.9±13.7(P<0.05);3)ICU停留时间(d)64±43 vs 50±31、住院时间(d)98±56 vs 71±39、MODS评分(分)18.9±4.0 vs 12.9±3.3、SOFA评分(分)6.5±2.7vs 5.3±2.8、器官衰竭发生率(%)93.68 vs 79.82、重症感染率(%)65.26 vs 51.38、肺水肿发生率(%)54.74 vs 33.95、心力衰竭发生率(%)55.79 vs 36.70,<60 d无机械通气时间(d)31.9±26.3 vs 39.7±28.1(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实施限制性输血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孙楠 温转关键词:限制性输血 重症监护患者 输血指征 输血策略 临床预后 库存血加热对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温浴不同温度和时间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血液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经检测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血液标本50份,每份均分成8段(A、B、C、D、E、F、G、H组)分别行(4℃保存,37℃加热10,20,30,60,120,180 min和40℃加热30 min)处理,并进行后续实验。采用红细胞免疫酵母菌花环法检测各处理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RR)。结果经过37℃加热30 min(D组)后,库存血的RBC-C3bRR、TRR逐渐升高,之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经过37℃加热60 min后,库存血的RBC-ICR逐渐升高。结论库存红细胞37℃温浴30 min以内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无明显影响,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库存红细胞37℃温浴30 min为最佳。 孙楠 温转 韩丽娜 彭华 李捷关键词:红细胞免疫功能 库存血 循环免疫复合物 免疫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