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
- 作品数:47 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D_(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一些临床预后指标,并且评估哪一项指标对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更为有效。方法对59例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进行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esmin、S-100、Bcl-2、Ki67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同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包括形态学类型、性别、肿瘤大小、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和核分裂象。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和相关分析。结果59例患者,随访2~9年,40例患者健在,15例患者死于GIST,4例患者死于其他原因。肿瘤直径≥5cm、有坏死、没有淋巴细胞浸润、每5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象大于5个、Ki67增殖指数大于5%、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都可以作为GIST患者手术后的预测指标;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核分裂象呈正相关。结论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是GIST患者最好的预测指标,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代替核分裂象,视为一项很有用的预测指标。
- 孙梅张兴义王玉新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BCL-2
- 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 目的: 研究外阴鲍文氏病和鲍文样丘疹病的免疫组化和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发生在外阴的39例鲍文氏病、34例鲍文样丘疹病和32例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 鲍文氏病属于原位癌而鲍文样丘疹病可视为...
- 孙梅邹洪杰
- 关键词:鲍文氏病鲍文样丘疹病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鳞状细胞癌
- 文献传递
- 细胞周期蛋白D1、Ki-67和bcl-2的表达与CD117阳性的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Ki-67和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GIS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59例手术切除GIST标本进行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cyclin D1、bcl-2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包括形态学类型、肿瘤大小、坏死和核分裂象.所有病例随访2~9年.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和相关分析.结果随访40例患者一直健在,15例患者死于GIST,4例患者死于其他原因.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有坏死、核分裂象在每50个高倍视野>5个、Ki-67增殖指数(LI)>5%、cyclin D1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都可以作GIST患者手术后的预测指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是独立的预测指标;Ki-67 LI≥5%和核分裂象≥5/50 HPF呈正相关(r=0.532,P<0.01 );cyclin D1与bcl-2强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73,P<0.05).结论肿瘤大小、坏死、核分裂象、cyclin D1、Ki-67增殖指数和bcl-2可作为GIST患者临床预测指标;核分裂象和Ki-67增殖指数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cyclin D1 与bcl-2呈明显相关性, 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代替核分裂象作为一项很有用的预测指标.
- 孙梅张兴义邹洪杰孙亚欣李东复
- 关键词:KI-67抗原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细胞周期蛋白D1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
- DA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增殖
- 2007年
-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和培养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ric cells,DC)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健康大鼠管状骨中,无菌下提取骨髓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大鼠骨髓前体细胞,培养10d,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DC形态学特征,LPS刺激1~2d,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未成熟和成熟的)CD80、CD86和OX62的表达水平进行DC表型检测。结果 培养的骨髓细胞胞浆突起大而长,呈树突状,具有DC的典型形态。培养7d未成熟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OX62表型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95%、52.93%和45.66%。培养11d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OX62表型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5.93%、81.38%和96.36%。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骨髓DCs的体外诱导方法,为研究DC的功能及其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 苏纪权付学奇石东磊朱志成孙梅王荣有张兴义
- 关键词:树状突细胞体外诱导
- Smad蛋白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检测TGFβ1、TGFβ受体Ⅱ及其下游Smad调节因子等基因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TGFβ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纯化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应用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TGFβ1、TGFβ受体Ⅱ、Smad4、Smad6、Smad7的表达。结果:TGFβ1、TGFβ受体Ⅱ、Smad6、Smad7与内参照GAPDH比值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0.721±0.214、1.001±0.312、0.689±0.12和0.221±0.124)与MCF7细胞(0.698±0.324、0.998±0.217、0.718±0.257;0.246±0.138)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0.498±0.221)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1.132±0.314)(P<0.05)。结论:Smad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TGFβ对乳腺癌的促癌作用有关联。
- 陈志明曹红十李荣贵史艳芬孙梅李玉林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聚合酶链反应
- 稳定咬合板短期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
- 在临床实践中普遍认为稳定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有效的,但大多数的临床试验研究都缺乏随机、对照和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本试验将36 名TMD 患者随机分...
- 孙梅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文献传递
- 绝经后阴道出血32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王玉欣孙梅
- 关键词: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病理分析PMB血性阴道不规则出血早期诊治
- 高度同源性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背景:目前关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分离培养及扩增的方法尚未统一。目的:拟在体外建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分离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6/12在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手术切除的人腹部脂肪由吉林大学附属医院提供,提供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方法:取腹部脂肪,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用0.1%Ⅰ型胶原酶37℃振荡消化60min,过滤后离心,将位于最下层的片状沉淀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G-DMEM条件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1×109L-1接种于6孔板中,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孵箱内培养,待细胞接近80%~90%融合时消化传代。取P3代细胞,分别进行成骨及成脂肪诱导。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免疫学表型、细胞周期、生长曲线;观察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分离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呈漩涡状排列。P3代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CD73,CD105,CD166,CD44及CD29阳性,而CD31,CD34,CD45及HLA-DR阴性;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增殖特点,83.81%细胞处于G0/G1期,仅16.19%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在接种后前2d处于生长潜伏期,第3~6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第6天达峰值,以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进入生长平台期,平均五六天传代1次。成骨诱导2周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3d后,细胞内有小脂滴出现,油红O染色呈阳性。结论:分离脂肪组织的过程中去除大体可见的血管与结缔组织可减少细胞污染;胶原酶浓度为0.1%和振荡消化时间为60min时,可使基质细胞和脂肪基质纤维成分有效分离,以及使胶原酶与组织得到充分接触,从而获得高度同源性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 杨旭芳何旭张丽红孙梅徐红高云鹤李玉林
- RNAi沉默STAT3基因表达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家族3(STAT3)对Lew is肺癌细胞凋亡、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2.1-U6-siRNA-STAT3重组质粒转入小鼠Lew is肺癌细胞,同时分别设立转染空质粒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阴性对照。于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分别用W estern b lot和RT-PCR测定STAT3基因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用MM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状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Lew is肺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质粒明显抑制STAT3蛋白的表达、降低STAT3 mRNA水平并诱导Lew is肺癌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生长明显受抑。结论Psilencer2.1-U6-siRNA-stat3 Lew is转染肺癌细胞后,可有效抑制STAT3蛋白表达和STAT3 mRNA的表达,诱导Lew is肺癌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
- 王春光孙梅王荣有赵雪俭张兴义
- 关键词:RNASTAT3LEWIS肺癌凋亡
- 应用数字病理分析软件分析60例乳腺癌分子分型
- 2014年
- 乳腺癌是一种生物学特性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即使是相同组织病理类型,相同分期,相同治疗的患者预后也不尽相同,这提示乳腺癌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近年来,以肿瘤分子表达差异为基础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引起国内外肿瘤学者的高度关注。为指导临床制定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必要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进行深入的研究。
- 孙亚欣张志超许传杰高洪文孙梅
- 关键词:分子分型乳腺癌病理分析恶性肿瘤组织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