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慧明

作品数:31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5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中医
  • 7篇翻译
  • 5篇中医翻译
  • 4篇学术流派
  • 4篇隐喻
  • 4篇英译
  • 3篇中医术语
  • 3篇文化
  • 3篇传承
  • 2篇新闻
  • 2篇疫情
  • 2篇隐喻认知
  • 2篇黄帝
  • 2篇黄帝内经
  • 2篇翻译理论
  • 2篇《黄帝内经》
  • 1篇对齐
  • 1篇新闻编辑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格

机构

  • 25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25篇孙慧明
  • 18篇李成华
  • 6篇孔冉冉
  • 5篇王振国
  • 4篇张庆祥
  • 2篇孙慧
  • 2篇张昕
  • 1篇王华
  • 1篇常现兵
  • 1篇刘杰
  • 1篇张丰聪
  • 1篇王文姮
  • 1篇李军海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青年记者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山东商业职业...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中国医学人文
  • 1篇学报编辑论丛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齐文化对齐派医学形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齐派医学是指形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以古齐国为主要地域并以秦越人、淳于意为主要代表的医学学派。齐派医学植根于齐文化,它伴随着齐文化的兴旺发达经历过辉煌的历史,深厚的齐文化底蕴是齐派医学形成的基础,独特的文化背景赋予齐派医学深刻的文化内涵,齐文化对齐派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孙慧明张丰聪王振国
关键词:齐文化学术流派
中医翻译理论与话语权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古代中医的对外传播是以汉语为媒介的。但近年来,中国在中医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缺失,表现为中医英译标准选词中的话语权不足、现代医学阴影下中医文化的矮化等,这亟需重塑中医翻译话语权。在辨清翻译研究概念逻辑的基础上,笔者主张基于理论视角重塑中医翻译话语权,即秉持中医文化翻译思想,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导,构建“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多维度交叉融合的中医翻译理论,指导中医典籍翻译实践,在中医术语翻译标准选词中赢得主导权,避免中医翻译“去中国化”倾向,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李成华孔冉冉孙慧明
关键词:中医翻译话语权翻译理论
历史地理学视阈下的齐鲁医派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齐鲁医派深深植根于齐鲁文化的沃土。齐鲁医派的产生和发展,是在齐鲁大地特有的地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齐鲁医派结合齐鲁大地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生活习性、体质等具有地域特点的多方面内容,灵活运用中医理论不断探索、创新,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治疗疾病的新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孙慧明李成华王振国刘杰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齐鲁文化中医学术流派
论《黄帝内经》修辞学特征
2023年
依据现代修辞学理论,将《黄帝内经》(《内经》)修辞格归为材料、意境、词语、章句四个层次。材料层次的修辞包括譬喻、映衬、借代等辞格,意境层次的修辞包括比拟、避讳等辞格,词语层次的修辞包括省略、警策等辞格,章句层次的修辞包括对偶、排比、层递等辞格。基于对《内经》常用修辞的分析,认为修辞除具备语言学功能外,还有助于将复杂的医理形象生动地阐释出来,是中医语言与中医理论和思维模式的桥梁。研究《内经》的修辞学特征,能深化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中医文化的阐释,为传承中医精华、创新中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李成华孔冉冉孙慧明
关键词:《黄帝内经》修辞格词语修辞
中医药与国家形象自塑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在政府推动下,中医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疗效也得到国内外民众的认可,中医药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增长和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证实了其疗效确切,有力回击了国外个别媒体“污名化”的报道,对国家形象的自塑起到积极作用。在翻译中准确阐释中医药理论及其疗效,增强文化自信,能为中医药塑造国家形象搭建桥梁。
李成华孙慧明孔冉冉
关键词:中医药国家形象服务贸易疫情防控媒体报道翻译
生态翻译“三维”译论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初探被引量:8
2019年
诞生于中国本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转换为翻译方法,着眼于整体与中医学的整体观不谋而合,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一翻译理论与中医学有着认知同源性和隐喻同构性,为解读中医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语言维视角提示中医翻译要语义对等,文化维提示中医翻译要传递文化内涵、体现民族特色,交际维提示译者关注原文交际意图的实现,“三维”译论同时为评价中医翻译提供了标准。
李成华孙慧明孙慧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医翻译
论中医翻译的文化自信被引量:11
2020年
文化自信是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在学术机构的助推下,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话语权的问题。通过发掘中医翻译中的文化自信,认为民族性原则和音译法、直译法、异化翻译等源语导向的翻译方法有效地传递了中医文化,体现了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医翻译,也将为中医翻译工作者在国际标准制定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李成华孙慧明孙慧
关键词:中医翻译文化自信民族特色
矢志岐黄 精研杏林——记国医大师张灿玾
2024年
注重经典强化根基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张灿玾幼承家传,自15岁开始,跟随祖父与父亲学习中医,午夜一灯,晓窗千字,习以为常。他对《黄帝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中的重要条文能熟读,并深谙其义。
孙慧明孙艺真王文姮
关键词:《金匮要略》国医大师《伤寒论》经典医籍学习中医
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被引量:11
2019年
中医实践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具有医学价值,还蕴含着文化和社会经济价值。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促进了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的薪火相传,各中医学术流派都有一群有较高医学造诣的学者,汇聚了中医人才;中医学术流派促使中医学术理论、临床诊疗方法和治疗用药思路不断创新,催生了名医名家,形成了新的医学流派,推动了学科建设发展。
孙慧明李成华王振国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社会功能
中医院校学术英语课程体系的双层构建被引量:3
2021年
学术英语(EAP)是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设置的,是依托专业内容的语言教学。本文基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差异,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指向,以输出为驱动的EAP课程体系双层构建的设想。这一体系基于本科生的专业英语需求开展中医英语教学,基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需求开展英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并分别设计实施了项目教学法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基于需求差异构建的EAP课程体系,解决了长期以来英语学习和专业脱节的问题,能够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提升研究生EAP写作水平。
李成华孙慧明孔冉冉
关键词:中医院校学术英语课程体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