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四川某铅锌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阐明四川某铅锌矿矿床的构造特征,并展示了该矿床主要断裂益门断裂(F1)、EW向的隐伏断裂(F2)和F3等深大断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F1贯穿至基底,起导矿作用;F2起容矿和导矿作用。同时F2的破碎带为矿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矿空间,成矿物质附近聚集成矿。综上,可见:在成矿过程中,构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胡丽马成龙孙志强
- 关键词:构造控矿铅锌矿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碎屑岩储层成藏差异性及控制因素——以镇北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延长组碎屑岩储层油气成藏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文章在大量钻井岩心、薄片鉴定、测试分析及试油成果资料等系统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镇北地区延长组长4+5储层及成藏特征,揭示了成藏差异性,建立了成藏模式,分析了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盆地西南部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西部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东部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东部储集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西部高;储层孔隙度8%~15%,渗透率0.1×10^(-3)μm^(2)~1.0×10^(-3)μm^(2),储层整体为低孔、低渗储层,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区,东部储层物性优于西部;认为优质烃源岩、生烃异常高压、有利沉积相、优质储层分布是油气富集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盆地西南部长4+5主要发育了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两种油藏类型,东部为岩性油藏,西部发则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东、西部成藏特征差异性明显;东部烃源岩厚度大且生烃增压形成的异常压力值高,可形成连续性好、规模较大的油藏,而西部所形成的油藏规模小。
- 赵俊兴彭帅杰熊哲高航杨森张忠义王龙玉赵亮孙志强阮昱
- 关键词:晚三叠世储层特征成藏模式鄂尔多斯盆地
- 渤海海域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 本文以陆相层序地层学、沉积学为理论基础,以测井、地震、地质等多种学科分析为手段,对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进行了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研究。
论文首先根据区域大地构造和沉积背景资料,根据钻/测井和地震资料,...
- 孙志强
- 关键词: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层系生储盖组合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有关油气生储盖组合的研究,国内外石油勘探学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分类方案,并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常见的以孔隙型油气通道为前提并已达成共识的是下伏式、上覆式、互层式、侧变式、封闭式等组合类型。但对以构造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的四川盆地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来说,这种生储盖组合分类方案是有所不及的。针对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现状,应实施以储层为中心的、动态实用的生储盖分类方案,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
- 孙志强马成龙胡丽
- 关键词:四川盆地生储盖组合海相碳酸盐岩
- 塔里木盆地北部白垩系划分探讨研究
- 2010年
- 目前在塔里木盆地内,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是勘探程度较高、油气探明储量较大的区域,同时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资源地。而该区白垩系又是盆地内重要的含油气层段,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马成龙胡丽孙志强
- 关键词:白垩系塔里木盆地北部